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频命题点2生物的进化真题领航——目标方向导入高考1.(2019·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解析:B[本题借助基因频率的计算,考查考生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试题中对基因频率与分离定律的考查,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分析与推断要素。图中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d的基因频率=12×Dd的基因型频率+dd的基因型频率,因此,Dd的基因型频率=2×(d的基因频率-dd的基因型频率),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0.3-(1-0.95)]×2=0.50,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0.9-(1-0.18)]×2=0.16,B错误;囊鼠的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浅色岩Q区囊鼠种群中D、d基因同时存在,故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为1-0.18=0.82,浅色岩Q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为1-0.50=0.50,D正确。]2.(2019·全国Ⅲ卷,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2-解析:A[本题借助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解释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试题通过考查特殊情况下的分离定律,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分析与推断要素。基因型为Bb的1000对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1000个子代的基因型有BB、Bb、bb三种,比例应为1∶2∶1,由于bb受精卵死亡,故子一代BB、Bb、bb个体数目依次为250、500、0,A正确。]3.(2018·全国Ⅰ卷,29)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解析:(1)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共同进化最好的例子。(2)物种间的捕食关系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食物来源广泛、充足的物种,它会优先捕食数量较多且较易捕食的物种,这样其他的物种就容易生存保留下来。(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者通过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或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获得能量,从而维系生命活动。答案:(1)共同进化(2)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3)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知识拓展——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1.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是,二者杂交后代不可育。2.卷翅突变体不能飞行,若将它们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它们的生存能力一定比正常翅野生型个体差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一定,若将种群放在风大的海岛上,那么卷翅突变体由于不能飞行,受大风的影响小,反而能够生存下来,而正常翅野生型个体存活率低。核心整合——掌握必备生物知识1.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填图)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分析(填空)考向立意——突破关键能力,掌握核心素养-4-[考向]以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互关系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1.(2019届高三·临沂检测)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解析:B[该动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3+1/2×0.4=0.5,a的基因频率为1-0.5=0.5。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即0.25,A正确;由题意知,该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可以认为遵循遗传平衡定律,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即发生自交,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1/4=0.4,C正确;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也会发生改变,D正确。]2.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A.1/16B.1/20C.1/32D.1/40解析:D[根据题干可知,该种群在除去白眼雌性果蝇前符合遗传定律。因为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故该种群中PXB=3/4,PXb=1/4,所以雌性群体中,PXBXB=9/16,PXBXb=3/8,PXbXb=1/16;雄性群体PXBY=3/4,PXbY=1/4。除去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后,剩余群体的雌果蝇中PXBXB=3/5,PXBXb=2/5,随机交配后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2/5×1/4×1/4=1/40。故选D。]3.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5-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解析:B[因该果蝇种群长期保持vv的基因型频率为4%,所以v的基因频率为0.2,V的基因频率为0.8,进而计算出引入纯合长翅果蝇前,vv基因型的果蝇有0.04×20000=800(只),Vv基因型的果蝇有2×0.2×0.8×20000=6400(只),VV基因型的果蝇有0.8×0.8×20000=12800(只)。引入纯合长翅果蝇后,v基因频率为(800×2+6400)/(40000×2)=0.1,V的基因频率为1-0.1=0.9,A正确,B错误;Vv、vv基因型的果蝇数目不变,该种群个体总数增加一倍,所以Vv、vv的基因型频率降低了50%,C、D正确。]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若已知AA、Aa、aa的基因型频率,求A(a)的基因频率,则:A%=AA%+12×Aa%;a%=aa%+12×Aa%。(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若A%=p,a%=q,则:AA%=p2,aa%=q2,Aa%=2pq。所以,a%=aa%,A%=AA%。(3)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雌性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显性个体数+雌性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1)。1.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6-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解析:B[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难度适中。先由赖氨酸的密码子分析转录模板基因碱基为TTC,确定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①③处插入、缺失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④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AAA,还是赖氨酸,②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GAG,对应谷氨酸。]2.脆性X染色体是指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出现过量的CGG∥GCC重复序列,导致DNA与蛋白质结合异常,从而出现“缢沟”,染色体易于从“缢沟”处断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脆性X染色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脆性X染色体更易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C.男性与女性体细胞中出现X染色体“缢沟”的概率不同D.由于存在较多的CGG∥GCC重复序列,脆性X染色体结构更稳定解析:D[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难度适中。脆性X染色体是因为基因中出现过量的CGG∥GCC重复序列,这属于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为基因突变,A项正确;脆性X染色体易于从“缢沟”处断裂,说明其易于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B项正确;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故女性体细胞中出现X染色体“缢沟”的概率更大些,C项正确;较多的CGG∥GCC重复序列使染色体结构不稳定,D项错误。]3.多倍体鱼类较正常鱼个体大、生长快速、抗逆性强。下图是采用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利用二倍体鱼培育多倍体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a、b分别受精后发育成的①和②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相同B.育种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7-C.秋水仙素阻止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育种过程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作用的原理不同解析:B[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难度适中。①是由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和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而成的,含有3个染色体组,②是由二倍体的受精卵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而成的,含有4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均可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正确;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错误;在育种过程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作用的原理相同,D项错误。]4.人类Y染色体上的S基因能控制合成睾丸决定因子(TDF),TDF能诱导原始性腺发育成睾丸,无TDF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六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8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