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大联考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大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冬半年林木向阳面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梨的现象,称为冻裂。为保护树木,树干上常常刷上白漆。图示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_____坡向的树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A.①B.②C.③D.④2.与②处相比,④处树木长势更好,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坡度小B.蒸发量小,土壤湿润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D.降水量大,地下水位浅【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冬半年林木向阳面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树干刷上白漆以防冻裂;①②③都地向阳面,④在阴面受冻裂最轻;②地处山谷光照条件差;③在山的东侧,海拔低,①在山的西南坡海拔较高,相比①光照条件较好,最易发生冻裂,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选A正确。【2题详解】②地处南坡向阳,④在北坡背阴;与②处相比,④处光照条件差蒸发量小,土壤湿润树木长势更好。选B正确。【点睛】树木的生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与温度、降水、太阳辐射;坡向影响太阳辐射、水分及土壤状况;阳坡光照条件好,但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阴坡,光照条件差,蒸发-2-弱,水分条件较好。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完成下列各题。3.读图可知A.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B.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P国面积较L国大D.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4.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是A.ab=cd=adB.ab=cda'b'C.ad=bcb'c'D.b'cadbc【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根据经纬线的特点,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以东经160°和西经20°经线圈来划分东西两半球的,图示L国位于东半球,纬度0°-30°之间是低纬,L国位于低纬度;由图示经纬度跨度可以看出,P国面积较L国面积小;图示b点(23°26'N,15°E)对跖点应为(23°26'S,165°W),故A项正确。【4题详解】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b和cd、a′b′、b′c′图上距离相等,但跨越的实际距离ab=cd,abb′c′a′b′,因此比例尺ab=cdbc;bc和b′c′相比,bc图上距离小,实地距离大,故比例尺bc较小,B项正确。【点睛】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3-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劣弧范围内,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治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图示为八月某日我国都阳湖湖口站和进贤站南北方向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该日,湖口站的湖陆风转换及对应的时刻是A.陆风转湖风——07:00左右B.湖风转陆风——12:00左右C.陆风转湖风——18:00左右D.湖风转陆风——20:30左右6.与湖口站相比,进贤站湖陆风相互转换的时间A.仅陆风转湖风提前B.仅湖风转陆风提前C.湖陆风转换均推迟D.湖陆风转换均提前【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湖泊的热容量大,受湖陆热力差异的影响,白天吹湖风,夜晚吹陆风;北部的湖口站湖风为南风,南部的进贤站湖风为北风;由图示可以看出,7:00-18:00风速为正距平的风为湖风吹南风,18:00-次日7:00风速为负距平的风为陆风吹北风;即可判断7:00左右由陆风向湖风转换,18:00左右由湖风向陆风转换。选A正确。【6题详解】-4-进贤站陆风在12:00时左右风速由正距平转为负距平,即转换为湖风;湖风在20:30时左右风速由负距平转为正确距平,即转换为陆风;可判断与湖口站相比,进贤站湖陆风转换均推迟。选C正确。【点睛】湖泊的热容量大,白天湖区气温低、气压高,周围的陆地区气温高、气压低,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晚反之。图示为北半球某地高空500百怕等压面分布剖面,a、b、c为剖面上3500米海上三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与a、c两点相对应的地面上的a、c两点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两地皆为晴朗天气B.两地皆为阴雨天气C.a地晴朗,c地阴雨D.a地阴丽,c地晴朗8.若a,c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南移动,若干小时后c点气压场移动到b点。则该时间段内b点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A.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B.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C.风向逐渐变得相反,风力逐渐增大D.风向逐祈变得相反,风力逐新减小【答案】7.C8.A【解析】【7题详解】高空和近地面高低气压相反;由图可知,3500米高度a点等压面下凹,为低压中心,c点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中心,即高空a为低压中心,c为高压中心,对应的近地面a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选C正确。【8题详解】a点为低压中心,c点为高压中心,过b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c指向a,北半球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b处吹东风;若a,c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南移动,若干小时后c点气压场移动到b点,b保持在高压中心c的南侧风向不变;但b处等压面的坡度变和缓,即3500米高度-5-的等压线变稀疏了,风力减弱。选A正确。【点睛】越往高空气压越低;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高压和低压的分布相反。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数向右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受向左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有一夹角;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示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距今约200万年)界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与III相比,Ⅱ时期A.极地冰川面积增大B.我国0°C等温线南移C.全球平均气温较高D.天山雪线降低10.四个冰期,陆地面积最大的时期是A.冰期IB.冰期IIC.冰期ⅢD.冰期Ⅳ【答案】9.C10.D【解析】【9题详解】与III相比,Ⅱ时期冰川界线偏北,说明平均气温较高冰川影响范围小;此时我国0°C等温线北移,天山雪线上升。选C正确。【10题详解】图示冰期I、冰期II、冰期Ⅲ分布的纬度高,冰期Ⅳ分布的纬度最低,陆地面积最大是冰期Ⅳ。选D正确。图示为某区域某时刻高空等压面(P1和P2)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11.图中P1等压面空间分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海拔高度差异B.气压带的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洋流增温增混12.此时,图中甲处河流A.可能会发生凌汛现象B.径流量达一年最大值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航运繁忙货运量巨大【答案】11.C12.A【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的影响。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等压面分布在亚欧大陆及西北太平洋,P1等压面向低空倾斜,说明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内陆是高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此时,图中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气压高,是北半球的冬季;甲处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可能会发生凌汛现象。【11题详解】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等压面分布在亚欧大陆及西北太平洋,P1等压面向低空倾斜,说明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内陆是高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与海拔、气压带移动、洋流无关。选C正确。【12题详解】此时,图中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气压高,是北半球的冬季;甲处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可能会发生凌汛现象,A正确;冬季径流量达一年最小值,B错;河流以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错;该河所在城市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价值低,D错。选A正确。图示为某世界著名海城地质剖面示意图,该海城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城。据此完成下列-7-各题。13.该海城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显著B.气温高,降水多,水循环极其活跃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D.地处内陆,与外部海水没有交换14.有专家推测该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A.周边汇入河流多B.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C.断层构造,相对下沉运动D.地壳运动的水平张裂作用【答案】13.C14.D【解析】【13题详解】图示海域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是红海,红海地处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加之地处两大陆之间,与外大洋海水交换周期长,沿岸缺少淡水河的汇入,导致该海域盐度高。选C正确。【14题详解】红海地处板块张裂带,地壳运动的水平张裂作用使该海域面积不断扩大;与河流汇入、温室效应、下沉运动无关。选D正确。【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是海水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因素:1、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2、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3、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4、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图示为中纬度某山峰等高线(单位:米)及两种自然景观分布图,究成下列各题。-8-1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中最准确的是A.该山地位于北半球B.山地北坡为迎风坡C.①与②地气温相等D.②地容易形成河流16.导致山峰顶部积雪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坡度B.降水C.气温D.风速【答案】15.B16.B【解析】【15题详解】由图示可知,森林在北坡分布的高度高于南坡,说明北坡为阳坡,该山位于南半球,A错;图示北坡积雪分布海拔低于南坡,说明北坡是迎风坡,B正确;①与②的海拔相等,但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因此气温不同,C错;②位于山脊线附近,不容易形成河流,D错。选B正确。【16题详解】图示北坡积雪分布海拔低于南坡,说明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坡度、气温、风速影响较小。选B正确。【点睛】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非洲的埃塞比亚是咖卟原产地。图示咖啡种植区是由荷兰人18世紀20年代传入后发展起来的。完成下列各题。-9-17.埃塞俄比亚与图示咖啡种植区共同具有的自然条件是A.热量充足B.全年多雨C.劳动力素质高D.海运便利18.图示地区四季如春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7.A18.A【解析】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影响气候的因素。【17题详解】埃塞俄比亚和拉丁美洲都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热量充足,适宜于种植咖啡,故选A。【18题详解】图中①地处巴西内陆高原,纬度较低,地势较高,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故选A。图示为1986~2006年中国一年两熟区北界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題。-10-19.自1986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区的面积大小变化是A.不断缩小B.不断扩大C.先缩小,后扩大D.先扩大,后缩小20.导致我国一年两熟区北界线移动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売板块北移B.栽培技术提高C.土壤肥力增强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19.B20.D【解析】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9题详解】读图可知,自1986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区的北界线逐渐向北扩展,面积不断扩大。故选B。【20题详解】读图可知,自1986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区的北界线逐渐向高纬度方向扩展,说明较高纬度地区的积温增加,温度上升,故导致我国一年两熟区北界线移动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故选D。雾是恶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品。据統计,重庆年均雾日37.2天(1973~2010年),自20世纪90年代起,重庆主城区日天数呈减少是势。图示为平均气温增加1℃,重庆各站雾日变化国(单位: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21.重庆大雾形成后持久不散,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B.白天地而辐射强C
本文标题: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大联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