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15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安徽六校联考)下图为世界某科技公司的清洁能源开发计划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区B类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B.纬度低,多晴朗天气C.内陆地区,热力环流强D.高差大,河流流量大2.D类能源丰富的地质条件是()A.地壳断裂下陷B.板块消亡边界C.板块生长边界D.地壳断裂上升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B类能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中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可以判定是太阳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第2题,D类能源丰富的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板块交界处,是地热资源;这里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是地壳活动地带,地热资源丰富。答案:1.A2.B3.读我国有效风能与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关于我国风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2①新疆、内蒙古地区因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②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风能资源最丰富③东部沿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间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④四川盆地地势起伏大,风能资源贫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新疆、内蒙古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半年盛行偏北风,风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地区春夏季节热力作用大,对流旺盛,且地势开阔,因此多大风,但该地风能资源并不是最丰富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风和夏季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四川盆地因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很难入侵,夏半年台风也很难影响到这里。读下图,完成4~5题。4.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有所减缓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C.灾毁耕地总体呈增大趋势D.建设用地总体呈减小趋势5.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①酸雨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臭氧层破坏3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第5题,我国实施生态退耕的地区主要是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答案:4.B5.C(高考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的是绿水比例最大而非绿水量最大的流域。气候干燥的塔里木河(内流河)流域降水后蒸发(腾)水(即绿水)的比例远大于其他流域(外流河,径流量大、蓝水比例高),故选A。第7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区,水分蒸发旺盛,非生产性绿水很多;覆膜种植农作物,植物根系获得更多的水分,从而增加植物蒸腾量,使生产性绿水比例大量增加,故选C。答案:6.A7.C(2019·邯郸模拟)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读下图,完成8~9题。8.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9.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4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丹麦纬度位置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第9题,丹麦位于西欧,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慢,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开发与发展。答案:8.D9.D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据此完成10~11题。10.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①土地资源②矿产资源③淡水资源④气候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春季最大C.水面养殖产量高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该电站上部开发利用风能资源,中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都属于气候资源,④正确;电站建在滩涂处,利用了土地资源,①正确;该电站没有开发利用矿产资源,②错误;该电站最下层开发利用的是海水资源,并非淡水资源,③错误。故D项正确。第11题,电站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季风力强,风力发电量较大,故A项错误;夏季太阳高度大且白昼时间长,太阳能发电量最大,故B项错误;由于太阳能光板的遮挡,水面养殖产量较低,故C项错误;高大的风力发电塔和风叶会影响候鸟迁徙,太阳能光板会影响鸟类迁徙和栖息,故D项正确。答案:10.D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下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5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塘坝机井水窖数量7643873183748蓄水量(万m3)411430174171858265(1)概括西海固地区的水资源特点。(8分)(2)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8分)(3)该地区家家户户在院落里面建有水窖,用来蓄积各种淡水,供人畜饮用。分析夏冬季节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8分)解析:(1)特征描述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需先总体概括再具体描述,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指出水质的特点。(2)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展开分析即可。(3)西海固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可蓄积雨水;冬季温度低,可蓄积冰块与积雪。注意此处为“水窖”,而非“水井”,主要用来储藏从别处运来的淡水。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匮乏);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矿化度高,水质差。(2)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3)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可以蓄积雨水(地表径流);冬季河流结冰,可开凿河冰,放入冰窖,冰块融化后使用;也可蓄积少量的积雪。13.(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6(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10分)(2)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2分)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地处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沿岸沙洲受加那利寒流影响较大。(1)富塔贾隆高原降水量大,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故被称为“西非水塔”。(2)从图中可看出,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沙漠和时令河较多,所以要发展农业生产,合理分配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是关键。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2)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1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课后达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