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
-1-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共计50分)1.最能体现“文化治国百代之业”的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独尊儒术C.唐太宗虚心纳谏D.明太祖大兴文字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焚书坑儒和文字狱都不利于思想发展和文化治国,故排除A、D项;唐太宗虚心纳谏主要体现了唐太宗在治国方面的个人素质,没有体现文化治国的内容,故排除C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体现了文化治国百代之业,故选B。2.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西学东渐的影响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经济重心的转移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南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故导致明代儒学家大都来自南方的现象的出现,本题应选C项。图片中的宋明儒学家并未受到西学的影响,故排除A项;B项由C项所致,与设问要求“根本原因”不符,故排除;明代的政治中心仍位于北方,故D-2-项的表述错误。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牲),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或人民大众)有判断是非的权利,天下事不再是天子个人的事,是天下人的事。故答案为C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属于顾炎武的思想,排除A项;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君民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地位),排除BD项。点睛:本题考查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的思想。与材料精神实质最为接近实际上也就是对材料主题的概括提炼,故本题可通过对材料中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等信息的分析得出。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答案】A【解析】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分别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开辟新航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系列事件共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故A项正确;B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材料;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点睛:材料“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反映了中国印刷术、火药和-3-指南针对世界的作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歌手周杰伦深情演唱了一曲《兰亭序》。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兰亭序》阼者王羲之草、楷、行各体皆精B.中国书法史上有“秦篆”、“汉隶”、“唐楷”之说C.柳公权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张旭、怀素之狂草别具艺术魅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A、B、D符合史实;C项中《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艺术,还可以考查三种主要的书法字体——楷书、草书和行书及其特点: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完整,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行书兼具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使用价值。6.我国农历“虎”(庚寅)年,从甲骨文中,看到“虎”字的象形,从商周的青铜器中,领略“虎”神韵,从春秋战国先秦的铜符虎、铜虎节,虎头带钩上,感受“虎”的威严,从汉代的画象砖、刻石上,体会“虎”的风采。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虎”字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A项为牛字,B项为猪字,C项为鸡字,D项为虎字。故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4-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7.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所指的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正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是奴隶制度和新兴封建制度激烈博弈的时代,符合题干主旨,而7世纪初期是我国唐王朝建立和发展时期,隋朝到唐朝的过渡没有经过砸烂旧传统和维护旧传统的博弈,因为两个王朝都是封建王朝,本质上没有改变,排除②。20世纪初期主要指新文化运动,属于第一种,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符合题干主旨,③对,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社会背景。8.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答案】A【解析】由“夷”到“洋”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通过学习西方,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蔑视到尊重,但反映不出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故选A,排除B;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洋”了,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都是西方中心,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对西方人称谓的变化,无法体现对西方外交政策的变化,排除D。9.文艺复兴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前期)本质上都是-5-A.传统文化的复兴B.传统文化的传承C.新型文化的兴起D.新型文化的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化持否定态度,所以既不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也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故排除A、B项;文艺复兴是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新文化运动则是宣扬西方文化,都属于新兴文化的兴起,而非延续,故排除D项。故选C。【点睛】比较型选择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同中找异,异中求同。这类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注重于能力考查。解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熟知,其次对史实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最后对应选项,得出答案。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有时比较的内容较复杂,可使用选项对应法,用选项对应历史事件。10.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孟子②董仲舒③孙中山④卢梭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仁政和民本,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包含有反对专制暴政和民本思想的内容,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也体现了反对专制暴政和民本的内容。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发展历程,在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变更之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11.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提出“新三民主义”-6-④确定“三大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不属于孙中山其后所做的努力。为了挽救中华民国,孙中山与共产党展开合作,并在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确立了三大政策。所以①③④属于孙中山此后的努力,故排除A、B、D项。故选C。12.由于城市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世俗文学。根据这一历史现象我们可以推知()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就可以得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故D正确;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不符合题意,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无法体现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错误。【点睛】“由于城市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世俗文学”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与政治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13.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调是红色,代表忠勇正义。包公“铁面无私”,其脸谱的主色调为A.白色B.黑色C.黄色D.蓝色【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京剧。在京剧脸谱中,白色一般代表阴险狡诈,黑色一般代表无私正直,黄色一般代表枭勇凶猛,蓝色一般代表刚强骁勇。包公“铁面无私”,所以其脸谱的主色调-7-应该为黑色,故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14.《东西方文化解析》:“文化偏见不仅助长观念意识上的‘中心’思想,而且还会滋生霸道行为。如果说东方是王道的话,则西方就是不折不扣的霸道。”以下不属于西方文化霸道史的是A.古希腊的殖民扩张B.麦哲伦的环球航行C.伏尔泰极力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D.鸦片战争的爆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东西方文化。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所谓霸道指的是对外侵略扩张,侵犯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以古希腊的殖民扩张和鸦片战争都属于霸道的行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引发了西欧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也算是霸道行为。故排除A、B、D项。伏尔泰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为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寻找理论依据,是启蒙思想的范畴,不属于霸道行为,故选C。15.有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有人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名画的作者是A.顾恺之B.展子虔C.阎立本D.张择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绘画。根据“恍然如入汴京”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汴京指的是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顾恺之生活在东晋时期,展子虔生活在隋代,阎立本生活在唐代,当时都没有“汴京”的称呼,故排除A、B、C项。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故选D。16.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A.经典力学的诞生B.
本文标题: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4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