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核心素养提升练三十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资源的分布范围,该资源正在遭受人类的破坏。读图回答1~3题。1.该资源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2.该资源的减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包括()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能够较好协调该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2C.加强资源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资源管理和保护【解析】1选B,2选D,3选A。第1题,图中资源为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是其被破坏的根本原因。第2题,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与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有关,与热带雨林的破坏无关。第3题,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好当地环境,又能使当地受益从而促进发展。(2018·武汉模拟)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的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完成4~6题。4.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是()A.黄河径流量大B.黄河输沙量大C.地壳上升运动D.沿海海平面上升5.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③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①②③B.②③④3C.①③④D.①②④6.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解析】4选B,5选C,6选B。第4题,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导致黄河含沙量极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向渤海推进,在入海口处沉积,从而使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第5题,河水为淡水,含盐量低,故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近海沿岸有河流的稀释作用,含盐量低;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受黄河水稀释,土壤盐分含量较低;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由黄河径流堆积而成,含盐量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受海洋影响,含盐量较高。第6题,读材料可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的磷主要是陆源磷”,即磷主要来自陆地,故总磷含量整体上应由陆向海递减、由河道向外递减;“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故氮含量应与植物的分布一致,近海滩涂地区植物较少,故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2019·河南联考)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7.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4C.土壤水分充足D.泥炭土层深厚8.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A.年均降水量B.太阳辐射量C.地表下渗量D.气温日较差9.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解析】7选B,8选D,9选C。第7题,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第8题,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温日较差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第9题,材料显示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2018·南阳模拟)下图为某国南部地区沼泽地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沼泽地水源主要来自()5A.西部高山地区的冰雪融水B.东南风带来的大气降水C.盛行西风带来的大气降水D.东北风带来的大气降水11.针对图示地区的主要社会问题,该国沼泽地的开发方向应该是()A.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B.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发展旅游业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发展水稻种植业D.加快对外改革开放,发展电子工业【解析】10选B,11选C。第10题,根据经纬度,图示位于非洲东部沿海,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影响;图中沼泽地水源主要来自东南风带来的大气降水;图示地区位于热带,缺少冰雪融水,不受盛行西风、东北风影响。第11题,图示非洲地区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粮食短缺,该国沼泽地的开发方向应该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发展水稻种植业,缓解粮食不足问题;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旅游业、电子工业不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下图为我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重点区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28分)(1)比较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最主要人为原因的不同。(2)如果丁地区森林遭到破坏,可能对长江中、下游产生哪些不利影响?(3)请说明戊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4)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为过度农垦;乙地位6于草原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最主要人为原因为过度放牧;丙地地处内陆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最主要人为原因为水资源利用不当。第(2)题,丁地位于长江上游,森林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泥沙在下游的河湖淤积,使河湖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重。第(3)题,水土流失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自然环境方面主要从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人类活动主要与植被的破坏有关。第(4)题,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上可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增加森林资源的面积和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砍伐两大方面。答案:(1)甲:过度农垦;乙:过度放牧;丙:水资源利用不当。(2)河流含沙量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河、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发。(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于夏秋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过度垦殖、樵采、开矿等。(4)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木材利用效率;开发木材替代品;从国外进口木材。13.(能力挑战题)(2018·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势低洼,由于生境条件不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沼泽(下图)。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并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的先民仅在出露水面的小块高地上耕作。甘蔗生长需年积温5500~8500℃,需水量大却怕涝。20世纪初,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4000公顷的甘蔗,收获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了种植甘蔗,当地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水与沼泽地的联系。此后,克拉莎草沼泽生境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张。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甘蔗种植。(1)说明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种植业只出现在小块高地的原因。7(2)分析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析甘蔗种植后,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和水质的变化特点及原因。(4)分析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扩张的原因。【解析】第(1)题,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高地处因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故种植业仅出现在小块高地。第(2)题,甘蔗喜欢高温多雨环境。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光热、土壤等方面。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湖泊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土壤较肥沃。第(3)题,种植甘蔗需要大量的水源导致沼泽补给水源减少,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造成水体污染,最终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减少,水质变差。第(4)题,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是指其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该环境变得适合红树林繁殖,从而促使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延伸。答案:(1)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2)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奥基乔比湖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以草本沼泽为主,土壤较肥沃。(3)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沼泽补给水源减少,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导致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造成水体污染。(4)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延伸。【方法技巧】湿地资源问题出现的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8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三十二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4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