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朝阳区八十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开学试题(含解析)
1北京市朝阳区八十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开学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A.糖蛋白:识别与保护B.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C.纤维素: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D.胰岛素受体:向细胞内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结构及其功能,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和功能相统一共同维持细胞内的生命活动。【详解】A、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用于细胞间的识别与信息交流,A正确;B、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的功能,B正确;C、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C错误;D、胰岛素受体能和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向细胞内传递信息,D正确。故选C。2.图表示膜之间的融合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可以表示胞吐过程B.融合过程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C.囊泡与高尔基体之间可以发生D.融合过程需要特定的物质帮助【答案】B【解析】【分析】2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详解】A、胞吐过程也是膜之间的融合过程,故图示过程可以表示胞吐过程,A正确;B、膜之间的融合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B错误;C、囊泡与高尔基体膜结构相同,它们之间可以发生膜之间的融合,C正确;D、由图可知膜之间的融合过程需要特定的物质帮助,D正确。故选B。3.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图字母和箭头分别表示不同淀粉酶及其作用部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二糖B.G淀粉酶可将淀粉完全水解C.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D.淀粉酶均可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D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水解部位是第7个葡萄糖和第8个葡萄糖形成的糖苷键;β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水解部位是第2个葡萄糖和第3个葡萄糖形成的糖苷键;G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水解部位是第1个葡萄糖和第2个葡萄糖形成的糖苷键。【详解】用β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为二糖(麦芽糖),A正确;用G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葡萄糖,即可将淀粉完全水解为单糖,B正确;用β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为二糖;用G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葡萄糖;用D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为多糖,即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C正确,D错误。3【点睛】本题考查淀粉的水解,抑制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4.感冒患者在发热门诊治疗时,医生会根据主要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引起感冒的病毒和细菌都可以A.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C.通过细胞分裂进行增殖D.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当中。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核糖体,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当中,利用宿主原料、核糖体等进行繁殖,A错误;细胞利用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细菌虽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好氧菌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但病毒不能,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通过细胞分裂进行增殖,C错误;无论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作为抗原,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5.TRAP酶为破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酶,其活性部位可与特定试剂结合呈红色。某小组研究叶黄素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细胞数(个)对照组34.16低剂量叶黄素组34.27中剂量叶黄素组32.71高剂量叶黄素组31.884A.不同剂量的叶黄素均可导致细胞死亡B.叶黄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可通过染色TRAP酶对破骨细胞计数D.可用有机溶剂从叶肉组织中提取叶黄素【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辩图的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题目并结合题干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低剂量的叶黄素细胞的数目比对照组多,中剂量和高剂量的细胞数目比对照组细胞数目少,说明中剂量和高剂量的叶黄素能导致细胞死亡,A错误;B、叶绿体中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膜,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TRAP酶为破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酶,其活性部位可与特定试剂结合呈红色,因此可以通过染色TRAP酶对破骨细胞计数,C正确;D、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无水乙醇,D正确。故选A。6.图为中心体复制过程示意图,其中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S和G2三个阶段,M代表分裂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B.新合成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中心体C.分裂期时中心体参与纺锤体形成D.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期(M)【答案】C5【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中心体复制过程示意图,其中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S和G2三个阶段,M代表分裂期,则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详解】A、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A错误;B、由图可知,新合成的每个中心粒与亲代的一个中心粒构成一个中心体,B错误;C、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C正确;D、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D错误。故选C。7.下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有利B.在昼夜温差为6℃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D.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昼夜存在温差时,在一定范围内,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一定温度,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25℃之前,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5℃之后不能确定。【详解】由图可知,日温为26℃时,夜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减6小,故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不利,A错误;在日温为26℃、夜温为20℃时,昼夜温差为6℃,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B正确;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夜晚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分析曲线图,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一定温度范围内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8.B基因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够保持DNA结构的稳定。环境中的一些致癌因素会导致细胞表面A受体的激活,进一步抑制B基因的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B基因开启B.B基因突变导致癌变易发生C.B基因可阻止细胞异常增殖D.A受体缺失可提高癌变机会【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B基因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够保持DNA结构的稳定,正常机体內B基因是开启的,A正确;B、B基因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够保持DNA结构的稳定,B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中DNA的结构发生改变而癌变,B正确;C、肿瘤细胞是一种异常(恶性)增殖的细胞,而B基因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可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C正确;D、B基因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细胞表面A受体的激活可进一步抑制B基因的活性,A受体缺失可促进B基因的活性,使细胞癌变的机会降低,D错误。故选D。79.下图1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答案】C【解析】【分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详解】由图1可知,这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为黑色,一条为白色,经过染色体复制和交叉互换后,白色的染色体上的一条单体含有部分黑色片段,黑色的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含有部分白色片段。则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及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为①与④或②与③。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0.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黏着素和分离酶的相关作用。研究还发现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S蛋白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S蛋白促进了过程1和过程2C.S蛋白可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前降解D.黏着素存在时,可发生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8【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提升学生分析图文信息,属于中档题,根据图1分析,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分离酶的作用下,同源染色体分离,而且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根据图2分析,一条染色体上黏着素连着两条染色单体,分离酶使得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分离酶使得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而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A正确;B、过程1和过程2都存在分离酶,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2表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S蛋白抑制了过程1和过程2,B错误;C、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而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有分离酶存在,故S蛋白可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前降解,C正确;D、根据图1分析,黏着素存在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仍可发生,D正确。故选B。11.下列实验所用主要试剂及仪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清水、盐酸、光学显微镜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解离液、清水、甲基绿、光学显微镜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培养液、血球计数板、光学显微镜D.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MS培养基、酚红、涂布器、酒精灯【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生物基础性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详解】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不能选择盐酸,盐酸会使细胞死亡,A错误;B、甲基绿是对DNA进行染色的试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需要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需要使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B错误;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实验材料是酵母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C正确;9D、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应该用选择培养基,D错误。故选C。12.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充足时间后,置于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则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第一次:每条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被标记B.第一次:半数的染色体含有被标记的染色单体C.第二次:每条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被标记D.第二次:半数的染色体含有被标记的染色单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DNA复制成的新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有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到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每条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详解】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充足时间后,DNA分子中都含3H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第一次分裂时:由于DNA半保留复制,这两个DNA都是1条链含3H,1条链不
本文标题:北京市朝阳区八十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开学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4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