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
-1-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一、选择题(30×2=60分)以下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否则无效。下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降水强度和河流径流规模相当的情况下,由于城区硬化面积广,河流水位上涨幅度大于郊区,原因是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2.海陆间水循环能A.调节全球水热平衡B.减缓全球变暖趋势C.改变大气物质成分D.增加全球水体总量【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图示在降水强度和河流径流规模相当的情况下,由于城区硬化面积广,河流水位上涨幅度大于郊区,是因为地表径流③增加,地表下渗②减少;①降水不变,.地下径流④减少。选B正确。【2题详解】海陆间水循环是大循环,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输送,能调节海洋与陆地间的水热平衡,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不能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会改变大气成分,全球的总水量是不变的。选A正确。【点睛】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2-④塑造着地表形态。“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的贵州兴义地区,当时那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下图为贵州龙化石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引起贵州兴义地区由海洋变迁为陆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沉积B.内力作用C.火山喷发D.海浪沉积4.与“贵州龙”化石属于同一类岩石的是A.花岗岩B.大理岩C.页岩D.玄武岩【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海陆变迁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是内力作用;流水沉积、海浪沉积是外力作用;火山喷发不会导致海陆变迁。选B正确。【4题详解】“贵州龙”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之中;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变质岩;页岩是沉积岩。选C正确。【点睛】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化石只能存在于沉积岩之中;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不可能存在化石。某日,小明在微信群聊“只有诗词表我意”上看到各位山东青岛的好友当天发的微信:甲: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乙:北风吹雁雪纷纷;丙:坐看青竹变琼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最符合青岛该季节特征的是A.昼长夜短B.当日日落正西方向C.某中学操场旗杆日影达一年最长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6.该日,青岛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造成的-3-A.B.C.D.【答案】5.D6.C【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季节下雪,气候寒冷是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日落西南;冬季北半球日影长,但该日不一定是冬至日,日影不一定达一年中最长。选D正确。【6题详解】该日青岛下雪、降温,可能是冷锋过境;图A是对流天气,多在夏季;图B是暖锋;图C是冷锋;图D是气旋。选C正确。下图示意局部气压带风带及对应环流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图中A.①为中纬西风带B.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③为东北信风带D.④为赤道低压带8.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湿润,主要受A.④控制B.③控制C.②控制D.①控制【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图示中高纬环流圈,①是由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中纬西风带;②为副极地低气压带;-4-③为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极地东风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选A正确。【8题详解】地中海气候冬季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温和湿润;图示①是中纬西风带;②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极地东风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选D正确。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历史变化示意图和某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各题。9.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10.Ⅱ阶段可能带来的问题有①养老负担日益加重②人口增长迅速,资源环境压力增大③国防兵源不足④就业压力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1.人口金字塔图所示国家的人口增长处于A.阶段ⅠB.阶段ⅡC.阶段ⅢD.阶段Ⅳ【答案】9.B10.D11.C【解析】【9题详解】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是从死亡率下降先转变的。选B正确。【10题详解】Ⅱ阶段是高出生、低死亡的高增长阶段,即人口增长迅速,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人口增长快、人口过多,就业压力大;这个阶段老龄化不重、劳动力丰富、国防兵源充足。选D正确。【11题详解】人口金字塔图表现0-4岁人口较14岁以上人口少,60岁以上人口较多,即出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应是处于阶段Ⅲ。选C正确。-5-【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增长处于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其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小强的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小强都随妈妈去上海度假;2010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上海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上海上中学,2015年小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小强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南地区考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小强及家人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暑假和妈妈去上海度假②小强到北京上大学③妈妈调到上海市任教④小强去西南地区考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小强的爸爸去上海工作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区建设B.上海的城市问题少C.上海的气候条件宜人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答案】12.B13.D【解析】【12题详解】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达一年以上的;小学时暑假和妈妈去上海度假,①不是人口迁移;小强到北京上大学,②是人口迁移;妈妈调到上海市任教,③是人口迁移;小强去西南地区考察,时间短④不是人口迁移。选B正确。【13题详解】上海经济发达,小强的爸爸去上海工作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不属于新区开发、上海与合肥的气候差异不大;上海是大城市,环境问题不少。选D正确。【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6-(一)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2.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4.矿产:是资源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5.自然灾害: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会迫使人们迁移。(二)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政治因素1、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3、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日本政府眼下最为担心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也许会沦为“幽灵国度”——其实,“幽灵城市”一词已然悄悄的成为了时下日本的流行语。目前,日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000万套的大关。另一方面,日本饮酒作乐的酒吧的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A.老龄人口占比越来越大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C.国家对酒吧类经营管理更严格D.出国工作的青壮年越来越多-7-15.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日本应采取的措施是A.大量接纳外来移民B.实施计划生育C.进行旧房拆迁改造D.降低房屋转让费用【答案】14.A15.D【解析】【14题详解】日本国内人口增长缓慢,老龄人口占比越来越大,对酒吧的消费需求日益减少,是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A正确;日本的经济不是不断萎缩衰退,B错;与国家对酒吧的管理严格无关,C错;日本人口萎缩,青壮年人口越来越少,并不是出国多导致的,D错。选A正确。【15题详解】日本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突出,针对这种状况应鼓励生育、适量接受移民,大量接受移民容易出现社会问题;旧房改造拆迁会消耗大量国家财力,不利于经济发展;降低房屋转让费,利于空置房屋的利用。选D正确。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16.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的数据是A.①B.②C.③D.④17.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B.人口数量越少越好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为8—9亿人口【答案】16.A17.C【解析】【16题详解】环境承载力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由表格可知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选A正确。-8-【17题详解】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合理人口容量的表现;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消费水平不同,人口的合理容量不同;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社会消费多生活富裕,人口合理容量小;社会消费水平低,人口合理容量大。选C正确。【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消费水平,其他的呈正相关;其中起首要作用的是资源。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8.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线是A.a线B.b线C.c线D.BC段19.表示商业区的范围是A.OAB.OA1C.ABD.A1B120.该图反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A.历史因素B.行政因素C.经济因素D.交通因素【答案】18.B19.A20.C【解析】【18题详解】图中a线,距市中心越近,付租能力越高,是商业区付租能力线;b线、c线距市中心越远,付租能力越低,分别表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付租曲线;BC段应为住宅区付租能力范围。选B正确。【19题详解】随着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大,OA间付租能力最高,随着距离市中心距离增大,商业区的现金支-9-付能力下降最迅速,说明OA是商业区;OA1区间a曲线迅速降低,商业区的优势下降;随着离市中心越来越远,AB付租能力下降的幅度b曲线介于其他两条曲线之间,应该为住宅区;A1B1应为住宅区和工业区。选A正确。【20题详解】距市中心的远近和地租水平高低影响了城市功能分区,其重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不是历史、行政和交通因素。选C正确。【点睛】城市土地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距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地租较高;因此在地租较高的地区应该布局付租能力较高的活动,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住宅区,住宅区一般位于距离城市较近的地区,这里地租水平比市中心低,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区位于城市的外围,这里距离市中心较远,这里的地租水平最低,地价较低,有利于工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工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低。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该城市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最适宜建在A.甲和戊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22.该城市欲建设一仓储批发区,最适宜建在A.甲B.乙C.丙D.戊【答案】21.A22.C【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图中甲地湖光山色,在城市近郊,环境优美,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戊在城市近郊、交通不便,地价较低,适宜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仓储批发区应在城市郊区,交通便利的地方【21题详解】-10-图中甲地湖光山色,在城市近郊
本文标题: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4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