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卡中。下图中的S天体的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S、Y围绕木星旋转,S天体的自转周期为7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Y天体是A.恒星B.星云C.行星D.卫星2.关于S天体,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表层平均温度低的原因是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B.冰盖下面有海洋是因为其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C.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生命的进化发展提供条件D.木星为其表层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提供能量【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由村料可知,Y天体绕着木星旋转,应该是木星的卫星。D符合题意。【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S天体的自转周为7天,自转周期长,S天体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其表面气温较低。A不符合题意;由于S天体的表面温度较低,有冰盖减少了水气蒸发,是冰盖下海洋得以保存的原因。与其自转、公转周期没有关系。B不符合题意;液态水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生命进化发展提供条件。C符合题意;木星是行星不会对S天体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点睛】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是行星,绕着行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宇宙外部条件和地球自身条件,宇宙环境条件包括:太阳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2-扰;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的温度、存在液态水和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址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跤(cun)乌”的记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今天看来,日中“乌鸦”其实是A.耀斑B.黑子C.日珥D.太阳风4.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提供光热资源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C.产生极光现象D.各地降水量增加【答案】3.B4.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太阳活动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考点的理解。【3题详解】考点:太阳活动。黑子在肉眼里看到的太阳上是黑的,日中“乌鸦”其实是黑子,但并不是真黑,而是光球层上温度低的区域,答案选B;耀斑日珥的亮度都较大。日冕亮度极弱(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见)。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故ACD可排除。【4题详解】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在两极有极夜现象的地区产生极光现象,C对。不能提供光热资源,A错。不能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B错。太阳活动会影响气候,有的年份降水增加,但有的年份降水会减少,D错。-3-【点睛】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光球、色球、日冕;光球最强(地球获得的太阳光和热的能量基本上是由光球发出);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发生于色球层上。太阳活动黑子发生在光球层,黑子并不黑,只是温度略低,颜色稍暗。太阳活动耀斑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产生磁暴现象,太阳风活动引发极光现象。日本当地时间2018年6月10日11时35分,位于九州岛南部鹿儿岛市的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出现剧烈喷发,从当地拍摄的照片来看,火山灰在樱岛火山上空形成巨型烟云,十分壮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日本樱岛火山喷发,其火山灰的组成物质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6.火山喷发若诱发地震,则附近海面上人们的感受是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只有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答案】5.B6.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部圈层结构。【5题详解】火山灰的组成物质是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B正确。【6题详解】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横波给人的感觉是水平晃动,纵波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海面上的人们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B正确。-4-【点睛】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横波给人的感觉是水平晃动,纵波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大陆边缘的地売一般属于陆売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売,有宽有窄。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读大陆边錄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7.下列大陆边缘属于上图中A类大陆边缘的是A.我国东海岸B.墨西哥西海岸C.新西兰东海岸D.菲律宾东海岸8.下列山脉属于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的是A.阿特拉斯山脉B.西高止山脉C.安第斯山脉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9.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最可能是A.洋売与陆壳碰撞挤压B.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C.洋売与洋壳碰撞挤压D.洋壳与洋壳张裂分离【答案】7.A8.C9.A-5-【解析】【7题详解】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A图为稳定型,未处在大板块交界处,根据全球板块构造图如我国东海岸。活动型(B图和C图),根据海底地貌为海沟,陆地构造地貌为边缘山脉或岛弧,此大陆边缘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根据全球板块构造图,B类型形成边缘山脉,像科迪勒拉山系(墨西哥西海岸包含在其中),C类型形成岛弧,如亚洲东部的岛弧链,(菲律宾群岛包含其中)、新西兰南北二岛。故选择A。【8题详解】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A阿特拉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陆板块碰撞。B西高止山脉位于印度半岛为陆陆板块碰撞形成。C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洋板块碰撞。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大西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陆板块碰撞。故选C。【9题详解】C类大陆边缘为岛弧,应为挤压边界,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故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故选择A。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用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11.“数九”期间,我国北方地区()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B.昼短夜长,昼长变短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答案】10.C11.D【解析】-6-【10题详解】“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仍在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A、B错。移动方向是向北移,C对,D错。【11题详解】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我国北方地区昼短夜长,且昼长变长,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对。点睛:“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仍在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玻璃箱里,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年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集热板角的调整幅度为A.23°B.47°C.66.5°D.90°-7-13.一年中,活动支架最长的日期是A.12月22日B.9月23日C.6月22日D.3月21日【答案】12.B13.C【解析】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12题详解】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从图中可知,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互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最大,在冬至日最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73°26′,则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是16°34′;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6°34′,则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是63°26′,所以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夹角的变化幅度也是46°52ˊ,只有B正确。【13题详解】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面与集热板的夹角最小,所以活动支架的高度最短,C对。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活动支架最长,A错。春分、秋分长度居中,B、D错。《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煌(煌,无烙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受冷空气影响,加之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C.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减弱D.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增强15.下图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的气压变化的是-8-A.④B.③C.②D.①【答案】14.B15.C【解析】【14题详解】“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受冷空气影响,加之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降温快,B对。受暖锋影响时,雨后的夜晚,气温升高,A错。晴朗夜晚,地面辐射不变,大气逆辐射减弱,导致热量散失快,C、D错。【15题详解】“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是冷锋过境,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图示纵轴表示气压变化,锋面过境后气压升高的是曲线②,C对。曲线④气压先降低,后升高,是气旋过境,A错。③过境后气压下降,是暖锋过境,B错。曲线①过境气压先升后降,是反气旋过境,D错。下表为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纬度64°N50°N40°N30°N20°N0°N可能总辐射量(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9-有效总辐射量(W/m2)54.471.798.2120.8132.7108.8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洋流17.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A.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B.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C.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线多,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D.大气透明度高,吸收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答案】16.A17.B【解析】【1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纬度,A对;其余选项排除。【17题详解】赤道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B对。其余选项排除。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18.图示气象信息可能是哪一天A.11月18日B.9月23日C.8月28日D.3月28日19.此季节位于地中海沿岸城市罗马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多雨D.温暖少雨【答案】18.A19.C【解析】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该日昼长约10小时20分,昼短夜长,应是冬季。可能是11月18日。北半球是夏半年,昼长夜短。罗马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18题详解】图示是我国某地的气象信息,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该日昼长约10小时20分,昼短夜长,应是冬季。可能是11月18日,A对。9月23日是秋分,昼夜等长,B错。8月28日、
本文标题: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4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