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九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九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統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①非农人ロ比重呈上升趋势-2-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③人均GDP波动下降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01-200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和人口发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是A.开发区大规模建设B.城市化进人高水平阶段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D.城市人口自然増长迅速3.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増长率差异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A.非农劳动力过剩B.交通逐渐通畅C.居民购买力停滞D.土地供应紧张【答案】1.A2.A3.D【解析】【分析】本题以京津冀地区的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时空分异特征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该区域城市化【1题详解】读图可知,非农人口年均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①正确。年均增长率大于0即说明规模扩大,产值增加。因此②正确,③错误。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④错误。故A正确。【2题详解】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突变”,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不会引起人口突然增加,故排除B、C项。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故D错误。开发区大规模建设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大量迁入,故A正确。【3题详解】图中土地年均增长率大于0,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用地量增多,可能导致士地供应紧张,故D正确。图中经济年均增长率远大于人口年均增长率,说明经济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非农劳动力过剩说法错误;图中信息与交通是否通畅关系不大;社会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的比值始终大于1,说明人均消费额上升,购买力增强,故A、B、C错误。故选D。【点睛】第一小题解答时应注意增长率与”城市建成区面积”等总量的关系;第二小题解答时注意题干突变的要求。-3-曼彻斯特地处艾威尔河东岸,周围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很早就成为集市,是英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其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16世纪以前,曼彻斯特纺织业生产活动主要联系A.欧洲大陆弗兰徳尔B.城市周边乡村地区C.北海沿岸各大港口D.煤炭和铁矿开采区5.18世纪70年代开始、曼彻斯特许多纺纱厂和织布厂沿艾威尔河而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完善B.人口分布密集C.水运价格便宜D.水力资源丰富6.18世纪80年代后,多家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厂会①改变城市空间结构②扩大城市服务范围③促进城市环境改善④促进城市功能分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4.B5.D6.B【解析】本组试题主要通过曼彻斯特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体现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16世纪以前,曼彻斯特是周边地区的亚麻和毛纺织业中心,为原料指向型工业,而曼彻斯特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多为亚麻种植区和牛羊等养殖的牧区。因此,曼彻斯特的纺织业此时的生产活动主要联系曼彻斯特城市的周边乡村地区。故选B项。【5题详解】18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英国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对于曼彻斯特来说,河流沿岸建厂,主要-4-是为了可以充分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故选D项。【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多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建厂,使曼彻斯特成为英国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并成为大型的工业城市,因此扩大了城市的服务范围,促进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形成,同时也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由于工业活动的增加,人口会增加,可能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故选B项。强状箭虫是我围温带海域的浮游动物优势物种,最宜在水温10~20℃、低盐海域生存。自主游动能力弱,主要靠随波随流进行运动,下图示意4月份黄河ロ及其临近水域强壮箭虫密度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影啊强壮箭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A.太阳辐射B.海底坡度C.洋流D.海水盐度8.推测8月份图示水域强壮箭虫的密度会A.不变B.増加C.减少D.不确定【答案】7.C8.C【解析】本题以黄海区域强壮箭虫的分布曲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影响影响强壮箭虫空间分布及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7题详解】-5-本题考查影响强壮箭虫空间分布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强壮箭虫自主游动能力弱,主要靠随波随流进行运动,结合图示区域强壮箭虫沿黄海近海海域呈带状分布规律进一步推测影响强壮箭虫空间分布主要受洋流的影响,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强壮箭虫适宜在低盐海域生存,图中盐度最低的是黄河入海口,可该区域强壮箭虫数量稀少,D错;同一海域太阳辐射差别不大,A错;同样B也错误。故选C。【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强状箭虫的最宜在水温10~20℃,8月份海水水温高,强状箭虫的分布密度会减少,C正确;A、B、D错误,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結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该河流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10.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较大B.下渗量较小C.融雪量较少D.地下水补给较多11.近年来,该河径流量有小趋势,与此无关的是A.气候暖干化B.过度放牧C.大量开采矿产D.冰川融水减少【答案】9.C10.B11.D-6-【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条河流的径流量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例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径流量变化的影因素【9题详解】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根据图示分析该地降水量200-300mm左右,降水集中在夏季,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有结冰期,故此判断为能蒙古地区,C正确;青藏高原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华北平原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河流径流量大小的因素,据图判断4月份降水量小于4月,A错;该地为能蒙古缺乏高山冰雪补给,4月份融雪量大,C错;地下水的补给一年中较为稳定,变化较小,D错;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此时地表融雪量大,冻土消融速度慢,阻隔地表水下渗,导致径流量增加,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径流量变化的因素,河流径流量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冬季积雪量减少,春节季节性积雪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A错误;过度放牧会大量打机井及饮用河流水,导致径流量减少,B错;大量矿产资源的开发会消耗大量水,也会造成径流量减少,C错;内蒙古地区缺乏冰川融水的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减少无关,D对。【点睛】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思路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②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③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7-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受地形地势影响,短促的起伏大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参果喜光热,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延迟成熟;根系发达,并能分泌酸性物质;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口感甜润、皮薄汁多,是国际公认的优质保健水果。云南石林县石漠化严重,这里的石漠化土地属于成土母质(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原始物质),从没有长过庄稼。这样的石漠土质,却成为最适宜人参果生长的“沃土肥田”,出产的人参果品质好,并且经过三到五年的连续种植后,能够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为提高经济效益,当地人参果示范基地采用单枝吊蔓技术种植,即在大棚顶部拉上铁丝,将吊绳绑在铁丝上,另一端绑在植株基部,将植株绕在吊绳上(图a)。图b为人参果常规种植。(1)分析石漠土质对人参果品质的有利影响。(2)说明采用单枝吊蔓种植的原因。(3)分析人参果种植对改造当地石漠化土地的作用。(4)请对当地人参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石漠化土地以沙石为主,透气性好(土质疏松,利于扎根生长);利于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有机质积累;石头风化物提供较多的矿物质,使果实富含微量元素;土地-8-未经过种植,人为污染少(未受人为污染)。(3点即可)(2)吊蔓种植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减少阴阳面,糖分更多且分布更均匀,口感更好,品质优(果形匀称,着色均匀;光照均匀,果实光泽度好)【增加光照也可以】;由于人参果果皮薄,可以减少地表对果实表皮的破坏;增加生长空间,提高产量。(1、3点减少病虫害和减少地表对果实的破坏为必答点)(3)发达的根系,固定成土母质,减缓水土流失;根系分泌酸性物质,可加速石头风化,进土壤的形成;增加土地中的微生物量,也能增土壤有机质。(4)引进和培育人参果优良品种(加快吊蔓等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开发人参果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借助互联网,发展“农户+互联网”模式,扩大消费市场;结合人参果采摘等打造人参果旅游文化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从生产(生态保护)、加工、营销(品牌建设)、知名度四方面答题)【解析】【详解】(1)本题结合人参果的生长习性及石漠土质的特点即可。由材料可知石漠土质为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因此本题解答的关键点为“岩石”及“疏松风化物”。“岩石”比热容小,升温与降温更快,受其影响当地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果实有机质积累;“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因此风化物可以提供较多的矿物质,使果实富含微量元素;“疏松风化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利于作物扎根生长。当地“从没有长过庄稼”,因此人为污染少。(2)本题主要考查重点在于学生的读图能力。对比图a与b可知,单枝吊蔓可以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增加生长空间,提高产量。果实悬挂,减少因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阴阳面,果形匀称,着色均匀,同时光照条件更好,口感更好;由于人参果果皮薄,地表为岩石的风化物,因此果实悬挂可以减少地表对果实表皮的破坏。(3)由材料可知,当地石漠化土地为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因此地表颗粒粗大,不利于保存水分;由“很难生长植物”可推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少;位于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人参果发根系发达,可固定成土母质,可减缓水土流失;根系分泌酸性物质,可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人参果生长可以增加土地中的微生物量,也能增土壤有机质。(4)可持续发展应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培育优良品种、对农产品进行生加工、创建品牌效应、发展观光旅游、加强宣传,扩大消费市场等措施即可促进经济增长,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9-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12月9日,北极圆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挪成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长1533米,跨越椰威北部德奥福特峡湾
本文标题: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九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