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求知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1941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这反映出美国A.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B.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C.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D.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1941年美国对苏联以正面评价为主,甚至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高度重视,结合时代背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法西斯势力猖獗,为应对共同的敌人,美国改变外交策略,寻求与苏联合作,故C正确;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展新政,逐渐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阴影,A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冷战开始的时间是二战后的1947年,时间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41年”“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结合所学二战的史实分析解答。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战场战局开始出现转折的先后顺序是A.太平洋、北非、苏德、中国B.苏德、中国、北非、太平洋C.中国、苏德、太平洋、北非D.北非、太平洋、中国、苏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战场战局开始出现转折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中途岛战役在1942年6月,北非阿拉曼战役在1942年10月,苏德战场斯大-2-林格勒战役在1943年2月结束,中国战场反攻在1945年,故太平洋、北非、苏德、中国顺序正确,故A正确。太平洋战场最早转折,故B错误。中国战场最晚转折,故C错误。北非战场第二个转折,故D错误。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3.下列为20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国际会议。它们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大西洋会晤1942年元旦26国华盛顿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①反映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变化②都由大国操纵并损害弱国利益③都体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④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通过国际会议来解决争端体现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变化,雅尔塔会议成立维护和平的联合国反映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但上述会议并非都由大国操纵并损害弱国利益,只有26国华盛顿会议才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所以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3-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做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C【解析】材料提及的事件,使得当时的交战双方都感到欢欣鼓舞,英国和中国是因为这一事件把美国拉入了战争,因此多了一个强大的盟友,结合备选项这一事件只能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故C项正确,AB项排除;D项是晚于C项,排除。5.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A.中途岛之战B.日德兰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不列颠之战【答案】D【解析】中途岛海战以美国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告终,能够证明当时掌握制海权的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故A不符合题意;日德兰海战中英国始终掌握着制海权,迫使德国最终退回北海基地,故B也与题意不符;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由于海上实力优于中国,最终取得了胜利,故C也与题意不符;不列颠之战过程中,英国是掌握制海权的,但是结果并能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故不能作为上述题目的论据,所以选D。6.《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进行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旨在A.使日本放弃在山东的权利B.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C.推动中国恢复领土主权-4-D.形成列强侵华的军事同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得······营谋特别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友邦人民”指的是帝国主义列强,条约要求各国在华权利均等,实际上使中国回到了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即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该规定并非旨在要使日本放弃在山东的权利;C选项错误,这一规定是使中国恢复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并非旨在推动中国恢复领土主权;D选项不符合史实,一战后列强并未组建侵华军事同盟。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7.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有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②都宣布旨在维护世界和平③都是由英法美等大国操纵④都是由美苏大国操纵⑤都具有大国强权色彩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②③D.①②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成立背景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在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操纵,具有大国强权色彩,①②⑤正确;国际联盟成立之初被英法操纵,联合国成立之初被美国操纵,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8.下图为秦始皇统一币制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统一后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5-②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状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④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并简化币制,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半两钱的圆形方孔的形式也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钱币的定制;秦始皇统一币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使用统一货币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B、C、D项。9.“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A.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B.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答案】B【解析】所述是贞观年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之后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温彦博的意见是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同时给之以官职,这样就没有后患了。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AC均是治理国家的常用策略,故排除;D明显不合题干主旨,属于无关项,故排除。点睛:唐代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对于缓和民族矛盾,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10.《尼布楚条约》用“中国”指称清朝疆域,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但康熙帝也强调:“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复为汉人所笑骂,自食其果。”以上信息不能说明-6-A.康熙帝打破了“汉人中心论”B.康熙帝重视确立自身的正统性C.康熙帝排斥和拒绝汉族文化D.《尼布楚条约》里的“中国”具有近代主权国家的含义【答案】C【解析】康熙帝反对的是“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并非排斥和拒绝汉族文化,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材料信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从材料中的“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来看,康熙帝打破了“汉人中心论”,重视确立自身的正统性,A、B项符合材料信息,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尼布楚条约》用“中国”指称清朝疆域,“中国”一词具有近代主权国家的含义,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11.孔子说:“为政先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材料表明“礼”A.体现为宽以待人B.是处理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最高准则C.是治国立身的基础D.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答案】C【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宽以待人的思想,故A错误;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而不是礼,故B说法错误;材料表明,礼是治国的原则,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立身的基础,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不同的人所要遵守的礼的内涵是不一样,而是强调对个人修养,对治国来说,都要重视礼,故排除D。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为政先礼……富而好礼……克己复礼”,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的“礼”的思想入手,结合治国的原则与个人修养,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12.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产、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这一“条例”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条例的出台的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遭到了荷兰的发对,引发了英荷两国的战争。故选B。A项错误,世界市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项是由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航海条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航海条例》的掌握情况。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在认再现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英国大革命时期,随着自身的实力的增长,颁布了《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荷兰在十七世纪是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当时的霸主,通过三次的英荷战争,荷兰一蹶不振,英国逐渐发展起来。13.“他(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利益B.宣布“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战事C.网罗人才,使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D.发表告别辞,告诫大家要摈弃党派的意见,维护联邦的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可知,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华盛顿调和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故答案为C项。A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不涉及调和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的矛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看法太过简单,不符合史实,排除。14.某次战役前,拿破仑发布公告称:万一“不能确切掌握胜利,你们将会看到你们的皇帝身-8-先士卒暴露于危险中,因为胜利不可悬而不决,尤当今日国家荣誉所系的法军荣誉正濒于危险之时更是如此”。同一天,法军一翼后撤,诱敌进攻……俄军陷入冰湖陷阱之中,联军损失三万多人。这次战役是A.奥斯特里茨战役B.滑铁卢战役C.莱比锡大会战D.莫斯科之战【答案】A【解析】【详解】在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打败奥地利和俄国军队,打败了第三次反法联盟,使拿破仑名声大振,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故选A。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兵败被俘,囚禁于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兵败被流放,莫斯科之战,拿破仑从俄国败退,排除BCD。15.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素有“圣雄”之美称。下列有关甘地的事迹,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明确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②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③发动“食盐进军”④被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A.①②④③B.①③②
本文标题: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7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