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双链结构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功能和基本组成单位,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水稻的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双链结构,B正确;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HIV病毒的核酸是RNA,其水解可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点睛】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功能、基本组成单位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中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细胞器中完成的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和染色质,-2-核仁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核糖体RNA(rRNA)的合成。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据此答题。【详解】A、细胞质中的化学反应不都在细胞器中完成的,如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A错误;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B正确;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核仁与rRNA形成有关,rR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故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A。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油进入细胞过程中需要载体协助B.神经递质通过血液运输到作用部位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D.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是双向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物质跨膜运输,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相关知识,分析作答。【详解】A、甘油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故A项错误;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后发挥作用,不由血液运输,故B项错误;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分泌胰岛素,故C项正确;D、内质网对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行折叠、加工,然后用囊泡将未加工完全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中进行进一步加工,高尔基体加工完成后,又通过囊泡将加工完全的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附近,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外。在此过程中,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是单向的,故D项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3-A.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在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可逆反应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ATP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ATP和ADP的转化:【详解】A、每个ATP分子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其结构可表示为A-P~P~P,其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在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种类不同,能量来源和去向不同,故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不是一个可逆反应,B错误;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A正确;D、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故ATP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不能作为无氧呼吸的底物C.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D.有氧呼吸只有第三阶段产生ATP【答案】A【解析】A、人体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因此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A正确;-4-B、葡萄糖既能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也能作为无氧呼吸的底物,B错误;C、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能产生[H],C错误;D、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D错误。6.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材料B.“调査人群中的某遗传病发病率”,要求做到随机取样和样本数量足够大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提取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H2O2和H2O2酶作实验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调査人群中的某遗传病发病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相关知识,分析作答。【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紫色的大液泡,故“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材料,A正确;B、“调査人群中的某遗传病发病率”,要求做到随机取样和样本数量足够大,B正确;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分离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错误;D、H2O2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故“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H2O2和H2O2酶作实验材料,D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B.若解离的时间短,则压片后细胞相互重叠的多C.显微镜下应该选择排列疏松且呈长方形的细胞进行观察D.视野中处于某时期的细胞越多,则分裂过程中该时期所占的时间越长【答案】C【解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A正确;若解-5-离的时间短,细胞没有充分分离,则压片后细胞相互重叠的多,B正确;显微镜下应该选择排列紧密且呈正方形的细胞进行观察,C错误;视野中处于某时期的细胞越多,则分裂过程中该时期所占的时间越长,D正确。8.如图是一动物(2n)体内的某个细胞分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C.该动物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该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相同D.该细胞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详解】A、由分析可以知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因为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C、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该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相同,C正确;D、该细胞从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错误。故选D。9.某纯合植株突变形成杂合植株,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则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1:3:2B.2:5:2C.4:4:1D.1:2:2【答案】A【解析】假设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aa,突变后基因型为Aa,由于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则产-6-生的雌配子A:a=1:1,产生的雄配子A:a=1:2,因此其自交产生的后代AA:Aa:aa=1:3:2,故选A。10.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脱氧核苷酸链、核糖核苷酸链和多肽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精确的模板B.都需要细胞器直接参与C.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D.都能在细胞核内完成【答案】A【解析】【分析】在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两条母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能量,(5)产物是2个DNA分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一条链,(2)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3)酶:解旋酶和RNA聚合酶,(4)能量,(5)产物是RNA。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的条件:(1)模板:mRNA链,(2)原料:20种氨基酸,(3)酶,(4)能量,(5)产物是多肽。【详解】A、真核细胞中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有模板,分别是DNA双链、DNA模板链和mRNA,A正确;BD、真核细胞中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不在细胞器上,线粒体间接供能,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BD错误;C、DNA复制需要解旋酶,转录和翻译不需要解旋酶,C错误;故选A。11.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B.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D.双链DNA中碱基A与T之和一定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答案】D【解析】-7-试题分析:A、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A正确;B、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正确;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正确;D、双链DNA中碱基A与T之和不一定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A和C或A和G或C和T或G和T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D错误.故选:D.12.下列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B.培养温度、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该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D.用含32P的大肠杆菌作实验材料不影响本实验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还留在大肠杆菌外部,因此搅拌离心后,在含有大肠杆菌的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而在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上清液中不能检测到放射性。【详解】A、培养的时间过长,新形成的噬菌体已经进入溶液中,培养的时间过短,噬菌体还没有完全侵染大肠杆菌,都会使上清液中也含有放射性,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B、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培养温度与离心时间等都是无关变量,适宜即可,B正确;C、实验结果是在含有大肠杆菌的沉淀物中检测到了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中,C正确;D、用含32P的大肠杆菌作实验材料,会导致上清液和沉淀物都有很强的放射性,得不到应有的实验现象,会影响本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D。13.某昆虫的长翅(A)对残翅(a)、黑身(B)对灰身(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已知仅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该昆虫受精卵不能发育。若纯合的长翅黑身雄虫(AABB)与纯合残-8-翅灰身雌虫(aabb)交配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2中表现型比为9:3:3:1B.F2群体中基因型有5种C.F1群体与F2群体的基因频率不同,说明发生了进化D.F2群体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以知道: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仅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该昆虫受精卵不能发育,所以能存活的基因型只有A-B-和aabb两种,据此答题。【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F2中表现型比为9:1,A错误;B、F2群体中基因型有1AABB、2AABb、2AaBB、4AaBb和1aabb共5种,B正确;C、因为F1是AaBb,而F2中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所以从群体F1到F2是自然选择导致A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进化,C正确;D、F1基因型是AaBb,F2群体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5,D正确。故选A。1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使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基因上碱基对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C.染色体组整倍增加或减少,必然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改变基因的种类,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A错误;基因上碱基对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B正确;染色体组倍增加或减少,必然会导致基因数量的变化,不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属于易位,既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错误。【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9-【名师点睛】可遗传变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7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