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核心素养专练 素养3 科学探究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素养3科学探究考点10教材实验创新1.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开始后的4个时间点a~d测得细胞液相对浓度(P值)如下图所示(实验期间细胞均存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时间内,液泡体积逐渐增大B.c→d时间内,P值不再增大主要受细胞壁的限制C.b→c时间内,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水分子运出细胞D.c→d时间内,洋葱表皮细胞可能并未发生质壁分离解析:选D。由图示可知,a→b时间内,P值不断增大,说明该过程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液泡体积逐渐变小,A项错误。c→d时间内,P值不再增加,说明此时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一样多,细胞内外浓度相等,此过程中P值变化不受细胞壁的限制,B项错误。无论在哪个过程中都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水分子进出细胞,C项错误。c→d时间内,P值不再增加,可能是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但也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稍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发生失水,但并没有发生质壁分离,D项正确。2.将Ⅰ、Ⅱ两种物质混合,在t1时加入酶α,Ⅰ、Ⅱ两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Ⅰ、Ⅱ两种物质浓度相等时的时间点为t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α可与物质Ⅰ形成酶—底物复合物B.若t1时增加酶α的量,则t2值减小C.若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t2值变大D.t3后物质Ⅱ增加缓慢与物质Ⅰ浓度有关解析:选C。根据题图可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物质Ⅰ的分解和物质Ⅱ的生成,而且物质Ⅰ是在酶α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物质Ⅱ,酶α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与物质Ⅰ形成酶—底物复合物,A项正确。在t1时增加酶量可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酶促反应速率越大,t2值越小,B项正确。由于不知道此实验的温度是否为最适温度,故提高反应体系温2度,不能确定酶促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C项错误。图中t3后由于物质Ⅰ浓度非常小,所以其分解产物Ⅱ增加缓慢,D项正确。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致小鼠得败血症与细菌表面的荚膜有关B.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型菌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代中,大多数具有放射性D.烟草叶片被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病毒进行了逆转录解析:选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因此S型肺炎双球菌可使小鼠得败血症,A项正确。将S型菌的DNA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才能使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内,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只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分离出活的S型菌,B项错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把其遗传物质(被32P标记的DNA)注入大肠杆菌内,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没有被32P标记)来合成子代噬菌体,因此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量的噬菌体具有亲代的DNA而具有放射性,大量的噬菌体无放射性,C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但它不是逆转录病毒,无法进行逆转录,D项错误。4.(不定项)某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如下的插枝生根实验:组别枝条2,4D浓度(g/L)一定时间后根的数量甲10个,带芽5×10-8较多乙10个,带芽5×10-4几乎没有丙10个,带芽清水较少丁10个,无芽清水几乎没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的2,4D溶液能促进枝条生根B.乙组的2,4D溶液能抑制枝条生根C.丙组的芽能产生2,4D促进枝条生根D.丁组缺少激素来源导致几乎没有根解析:选ABD。丙组用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组,甲组与丙组比较,根的数量较多,说明甲组的2,4D溶液能促进枝条生根,A项正确。乙组与丙组比较,根的数量几乎没有,说明乙组的2,4D溶液浓度过高,对枝条生根起抑制作用,B项正确。2,4D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不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芽合成的是生长素,C项错误。芽能合成生长素,丁组无芽,其缺少激素来源导致几乎没有根,D项正确。5.(不定项)某小组开展探究振荡培养中转速大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3A.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还能增加酵母菌获得营养物质的机会B.不同转速下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增长速率不同,但最终的种群密度相同C.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无须进行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D.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获得本实验中酵母菌的估计的种群数量答案:AD6.(不定项)(2019·济南高三月考)某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④号家兔C.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解析:选BD。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号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号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号是对照组,②~④号是实验组,A项正确。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故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B项错误。该实验能证明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C项正确。该实验未涉及神经调节,D项错误。考点11综合探究实验1.小麦的穗发芽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验证穗发芽率的降低是发芽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降低引起的,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红、白粒小麦种子若干,蒸馏水,pH缓冲液,1%淀粉溶液,碘液,试管若干支,量筒,37℃水浴锅等。(要求与说明:pH缓冲液用于维持反应液适宜的pH;反应体系总体积控制在5mL以内;穗发芽后吸水对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1)实验思路:4①取________、________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提取液首先需要进行________处理,防止自身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绘制表格,将实验分组、步骤(试剂体积需有具体数值)及显色结果(颜色深浅用“+”的数目表示)写在表格中。(2)分析与讨论:若两种小麦种子提取液的试管中都未显色,则在重新实验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及单一变量原则,取穗发芽时间相同、等质量的红、白小麦种子,分别制成小麦种子提取液,为防止小麦种子自身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对其进行去除淀粉处理。可利用碘液与淀粉的显色反应检测提取液中淀粉酶的含量,具体操作步骤见答案。(2)若未显色,说明淀粉可能被完全水解,则应采取缩短反应时间、减少提取液的量或增加底物淀粉的含量等措施,避免淀粉被完全水解。答案:(1)①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两空可互换)去除淀粉②萌发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记录表分组步骤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A加提取液或蒸馏水0.5mL红粒小麦种子提取液0.5mL白粒小麦种子提取液0.5mL蒸馏水B加缓冲液(mL)111C加淀粉溶液(mL)111D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E加适量(几滴)碘液显色显色结果+++++++++(2)缩短保温时间(反应时间)、减少提取液的量、增大淀粉溶液浓度(量)2.草莓比较耐阴,将其栽种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生长。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遮光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材料用具:二叶期草莓幼苗若干、遮阳网(网内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照强度的1/3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实验步骤与分析: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草莓幼苗若干,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遮阳网进行处理。将两组草莓幼苗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片叶左右,测得其净光合速率如图1所示。5(1)图1中,对照组呈现“双峰”型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1分析,实验组有机物积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2)有同学推测遮光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并据此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2的结果。由图2可知,实验组利用CO2的效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遮光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推测,适当遮光可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以适应弱光环境。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简单的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上所述,欲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改变________(填“CO2浓度”或“遮光比例”)再作进一步研究。解析:(1)对照组没有进行遮光处理,在中午,温度过高,植物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分析图1可知,在实验时间内,实验组对CO2的吸收量低于对照组,故实验组有机物积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由图2可推测遮光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实验组利用CO2的效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遮光使叶片温度降低,影响了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3)可以采用纸层析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取遮光组和未遮光组草莓叶片中的叶绿素,并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通过比较两组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可推断适当遮光是否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4)由题图可知,遮光虽然能改变气孔的关闭状况,但是遮光过度可能会导致叶片温度降低,影响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若要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适当改变遮光比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6答案:(1)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在实验时间内,实验组吸收的CO2总量少(2)暗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3)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等量草莓叶片中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4)遮光比例3.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分析或讨论。(1)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绿豆芽幼根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各组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实验将结果求平均值,是为了避免________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不能证明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理由是____________。坐标曲线图中ab段与bc段,BR对主根伸长影响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未感染过肺炎双球菌的大鼠注射R型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抽取此大鼠的血液制成血浆,将这些血浆均分成两等份(甲组、乙组)。向甲组中加入R型肺炎双球菌,向乙组中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而后观察到甲组中有凝集反应而乙组中无此现象。血浆中让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凝集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乙组中无凝集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耐盐碱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植物(生长在普通土壤上)的高,现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取生长在盐碱地里的植物根的成熟区细胞和生长在普通土壤里的植物根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平行实验,观察对比两种植物细胞在每一浓度下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①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核心素养专练 素养3 科学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7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