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除夕情怀冯骥才第一部分:高二语文期中练习2初二语文期中练习2(虹口分层练习1)2012-3-9(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时中书监高允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魏书〃列传第七十》,有删改)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与“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中“止”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口技》七上).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八下).C.技止此耳(《黔之驴》八下).D.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孔孟论学》八上).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好学耽书,以昼继夜。14.文中高度评价祖莹的句子是“”(3分)15.请为短文拟一个标题《》(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除夕情怀冯骥才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时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们怎么珍惜它,它还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烟消云散。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记得有人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其实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只不过先前中国人太穷,便把平时稀罕的美食当做一种幸福,加入到这个人间难得的团聚中。现在鸡鸭鱼肉司空见惯了,团圆却依然是人们的愿望、年的主题。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啊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⑥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吃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噼噼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楼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几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乎乎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而着急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1除夕是中国人用共同的生活理想创造出来——并以各自的努力实现的现1○实。21.基础知识与积累。(5分)(1)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诗句分别描述了我国传统的节和节。(2分)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3分)22.文中具体体现“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的事例是:(6分)(1)(2)23.结合前后文,谈谈你对第⑦段“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一句中..“温暖”一词的理解。(4分)24.请结合文章内容,为第⑨段的问句填上恰当的答句。(2分)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体现了作者对于以除夕为代表的我国年文化的热爱。B.表现了作者对于除夕含有的某种感情,某种心境。C.抒发了作者对于除夕夜的喜爱之情。D.表现了作者对“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的“除夕”所体现出的生命时间易逝的深切留恋。26.结合我国过年的习俗,谈谈你对过年最深切的体会。(8分)三、写作(60分)27.请以“告诉我”为题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填写完整。(2)写一篇六范例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虹口区二0一一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中考练习(2012年2月)答题思路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18分,一句3分,错1字扣1分,扣完为止)1.为伊消得人憔悴2.却道天凉好个秋3.沾衣欲湿杏花雨4.人面桃花相映红5.夜阑卧听风吹雨6.惟吾德馨(二)阅读宋词,完成第7—8题(4分)7.(2分)A8.(2分)D(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9.(共4分)(1)观赏(2分)(2)众多,多(2分)10.(2分)A11.(2分,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12.(3分)C13.(共3分,补出省略成份1分,关键字:好1分,以昼继夜1分)(祖莹)喜爱学习迷恋书本,夜以继日(地读书)【或:白天连着黑夜不间断地(读书)】14.(3分,多抄扣1分)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15.(3分)祖莹好学(或勤学)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16.(2分)zài17.(共5分)举例子(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1分)小米手机在通信系统上的优势(2分,写“小米手机通话功能较出色的原因”也得2分)。18.(共6分)(1)特点:MIUIHOME核心功能(1分)底部的“米键”(1分)性价比超高的便宜价格(1分,只写价格便宜得0.5分)(2)不足:没有前置摄像头(1分)发热现象没有彻底解决(1分)摄像头拍照不尽人意(1分)19.(3分)B20.(共4分,写出一点给2分)(1)LOGO是汉字“米”的汉语拼音“mi”(2)LOGO倒过来是一个汉字“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让用户省一点心。(意对即可。)(3)LOGO的“M”是英文“Mobile”的打头字母;“I”是英文“Internet”的打头字母,连起来是“MobileInternet”,意思是“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4)LOGO的“M”还是英文“mission”的打头字母;“I”是英文“impossible”的打头字母,连起来是“missionimpossible”意思是“小米手机”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21.(共5分)(1)中秋重阳(1分一格,多写字不得分。写“老人节”或“敬老节”不得分,因为那是1989年以后,政府的新提法。)(2)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除夕夜”要陪伴生养自己的父母过年的意义。(2分)体现出除夕“团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最后一句不答不扣分)22.(共6分,3分一格,必须写出前后的变化。)(1)原本已经歇业准备过年的老人(1分)为急于买酒过年的我(1分)破例开窗营业(1分)。(2)原本严格执法的站台工作人员(1分)破例把急于回家过年团聚的年轻人推上了车。(2分)23.(共4分,答到一点给2分)“温暖”一词写出了“酒瓶”已被我的体温捂热,表现出我对好不容易买到的“果酒”的珍爱(2分);“温暖”一词还写出了老人理解、友善的举动给我带来的内心的“感动”。(2分)24.(共2分)就是为了帮他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团圆)。(关键词“团圆”或“团聚”,意对即可。)篇二:《守岁冯骥才》阅读答案守岁冯骥才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守岁其实是
本文标题:除夕情怀冯骥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8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