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B.数量的大幅度提高C.技能与素质的提升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答案】1.D2.C3.D【解析】【1题详解】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导致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D正确;城市产业未饱和,经济效益仍在增长,A错;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不是“城归”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B、C错。【2题详解】“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这些人是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技能与素质都得到极大提升,C正确。与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性别结构的均衡化无关,A、D2错;数量的大幅度提高不代表技能、素质的提升,B错。【3题详解】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广大乡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和儿童,“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正确;增加家庭收入,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环境效益,A、B错;不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错。【点睛】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人口红利“升级”关键是这些劳动力技能与素质的提升。第三题关键是区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4.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d-b-cB.a-c-d-bC.d-b-c-aD.c-d-b-a5.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6.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答案】4.B5.B6.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3【4题详解】城市化的初期,距市中心越近,则人口密度越大,但随着市中心的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则市中心人哭逐渐较少,而郊区人口逐渐上升。【5题详解】该过程即为逆城市化现象。【6题详解】由图示反映8KM处,人口密度最大,故适宜住宅区布局。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生产技术先进B.交通运输便捷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8.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答案】7.A8.B【解析】【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故A正确。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故B、C、D错误。【8题详解】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故B正确、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响。故C、D错误。【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根本目的”4下图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百年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0岁人口数)10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可知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A.2010年左右B.1990年左右C.1970年左右D.2030年左右10.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A.20年前后B.80年前后C.60年前后D.40年前后11.“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D.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答案】9.A10.D11.C【解析】本题以中国、韩三国人口负担系数为背景,考查人口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9题详解】“人口机会窗口”即人口负担系数低,故图示可知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在2010年前后达到顶点,约为40%人口负担系数最低,A正确;1970年人口负担系数为77%,1990年约为50%,2030年约为50%,均高于2010年,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根据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结合图示可知日本的人口负担系数≤50%的“人口机会窗口”期约从1985年到2025年,大约40年时间,故选D项。5【11题详解】“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50%,故人口负担较小,则劳动力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C正确;而老年人口增加,老龄化加剧,会增加人口的负担系数,养老负担加重,不利于经济发展,A错;人口负担系数是一个比重,而不能判断失业率的问题,D错;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会导致人口负担系数增加,人口机会窗口减少,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故选C。二、综合题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①商品谷物农业②季风水田农业A:________,B:________。(填序号)(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3)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美国中部平原,该地此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征有_______。(4)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技术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先进的科学技术B.人口密度C.便利的交通运输D.私人农场经营【答案】(1)①②(2)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雨热同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4)A【解析】6【分析】本题考查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等知识点。要结合教材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来回答。【详解】(1)图中A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区,五大湖的西部,属于暖温带,其农业地域类型应该是①商品谷物农业;图中B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沿海,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发展②季风水田农业。(2)图中B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沿海平原,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优势条件有: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是世界人口密集区,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美国中部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该地此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征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4)A类农业是商品谷物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其提供先进对机械、农业技术等,A正确。人口密度、便利的交通运输、私人农场经营不能为其提供机械、技术,BCD错误。故选A。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材料二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7材料三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2)描述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答案】(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并且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成为农业发展中心;紧邻长江干流,交通便利。衰落原因: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改变。(2)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该地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泥沙堆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码头的位置(城区交通中心)随之(向南)移动,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3)汉江、长江从武汉市区交汇,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解析】【分析】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河湖湿地的作用。【详解】(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从影响城市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提供水源与水运等方面分析作答。衰落原因与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的改变有关。(2)读图可知,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8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影响码头的位置随之向南移动,导致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3)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有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1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材料二武汉市城区图(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2)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9材料四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3)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4)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答案】(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上交通便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铁路枢纽,陆上交通便利。(2)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交通方式由内河航运为主,逐渐扩大到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讯事业也发展迅速。(3)特点: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省外迁入人口以周边省份为主。(4)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武汉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带来交通、住房、教育、环境压力等。【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城市区位条件、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人口迁移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图获取地理信息以及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基础知识。【详解】(1)城市区
本文标题: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9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