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
1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1.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具体如下:到战国时代,执政着主要重视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礼制形式渐趋规范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儒家学说地位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礼的内容变化,保留了利于统治的礼制,其它的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可知,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形式的变化,排除;B项,统治者仍然看中祭礼和丧礼,所以不能体现宗法观念的淡化,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儒学地位的变化,排除。2.《苍颉篇》是秦汉时期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了《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苍颉篇》相似。据此可以验证秦汉时期A.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情况B.文字统一对大一统的促进2C.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史实D.西域教育发展的悠久历史【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在西域《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苍颉篇》相似,可知A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统一问题,排除;C项,内容相似不能体现管辖问题,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教育历史悠久,排除。3.宋代在官府控制的工商业承包经营以及官田的出卖、出租中实行竞争缔约法。“闹处出榜,召人承买,限两月内,并令实封投状,置历拘管。限满,据所投状开验。著价最高者,方得承买,如著价同,并与先下状人”。这样的规定A.强化了官府对工商业的控制B.体现了公正平等的契约精神C.反映了宋代法律制度的成熟D.加重了私人工商业者的负担【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官府透过“实封投状”法让所有愿意承租人都在统一标准下机会均等的竞争,对承租人一视同仁,体现了公正平等的契约精神,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并非强化了官府对工商业的控制,A选项排除。宋代法律制度的成熟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加重了私人工商业者的负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4.明中叶以后,各阶层投身于违法的海上贸易己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风气。这些人中,不仅有一般贫民百姓、流氓棍徒等失意之人,更有许多富家地主、巨姓大族,他们禁不起海上贸易中高额利润的诱惑,纷纷投资于这一新兴行业。这一现象表明A.商人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B.经济政策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3C.海外贸易促进了生产方式变革D.市场需求改变着农村经济结构【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违法的海上贸易”“新兴行业”可知明朝海禁政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变革,故A项排除;生产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并未改变,故C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5.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将近代意义的“外交”…一词引入到汉语词汇中,到19世纪80、90年代,在中国的外交话语中,交际、交邻、交涉、内政、内治、独立、平等、宗主、属国、进贡与“外交”相伴相生,新旧杂陈。这种“共生”反映出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逐渐传播B.国人对西学的认识逐渐深入C.清朝政府主动融入世界潮流D.外交体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答案】D【解析】【详解】由这些词汇的变化可从不同侧面揭示东亚朝贡体制与近代外交体制之间的“过渡相”,故D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民主平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人对西学的认识,排除;材料未体现清政府的态度,C项排除。6.20世纪初,国货运动兴起。翻开1915年的报纸,到处可见宣传国货的广告:“中国人应用中国货”“提倡国货,立在一条战线上”“欲图挽救,提倡国货”。《国货月刊》杂志还受到政府的立案保护。这表明A.民族危机促使国民意识觉醒B.近代中国经济建设成效显著C.实业救国思潮成为社会主流D.国民革命运动形势空前高涨4【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宣传标语可知A选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经济建设成就,排除;材料侧重于国货运动,未提及实业救国,排除C;D项,国民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7.《新中华报》(1937—1941年)是中共中央党报。下表为该报纪念七七事变周年的主题。报道主题的变化反映了A.统一战线政策的转变B.抗日战场形势的紧张C.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D.敌后战场地位的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巩固、反分裂、坚持全国抗战等词语”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尽力争取国民政府积极抗日,侧面反映了两党合作关系的变化,故C正确。统一战线政策并未发生改变,故A项排除;B、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8.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该画反映了5A.社会主义改造后劳动关系平等化B.人民建设工业化国家的强烈愿望C.生产关系变革提高了劳动积极性D.经济建设促进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人民群众积极学习技术文化知识,主要是为了工业化培养急需人才,故B正确。A项,社会主义改造是1956年底完成,材料未体现,排除;C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9.关于案件当事人的权力,《罗马法》规定:法律赋予被告以抗辩的权力,抗辩也可以源于大法官的职权;针对被告的抗辩,法律又赋预原告答辩的权利,同时赋予被告再答辩的权利,以对抗原告的答辩等。规定旨在A.保证案件审理程序合法B.最大限度查清事实真相C.坚持当事双方权利平等D.促成原告被告实现和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针对被告的抗辩,法律又赋预原告答辩的权利,同时赋予被告再答辩的权利,以对抗原告的答辩等”可知坚持当事双方权利平等,C正确。A项“保证”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当事人的权力,故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和解,排除。610.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A.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C.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德国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结果王权屈从于教权,故A正确;B项,材料体现了王权屈从于教权,故制衡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天主教会是西欧神权政治的支柱,排除。11.1911年英国议会通过“议会法”。法案规定,每一个财政法在经过下院议长认证后,经英王批准,上院不得加以修正或否决。其他一般法案,上院只能否决两次,若下院连续三次通过,经英王批准,即可成为法律。法案的通过A.完善了权力制衡机制B.剥夺了上院的立法权C.有利于扩大内阁权力D.扩大了国王的行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下院财政立法权,从根本上削弱了上院的权力,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权力的分配可知,内阁由下议院多数党组阁,故C正确;A项,未体现权力的制衡,排除;英国的上议院没有立法权,B项排除;18世纪中叶以后国王是“虚君”,统而不治,故D排除。712.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其成员国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体以及不同地域平衡,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反映出A.经济格局演变影响政治格局B.南北发展经济差距日益缩小C.全球化潮流取代区域集团化D.多极化促进经济秩序民主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结合材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及其作用,可知多极化促进经济秩序民主化,D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政治格局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南北经济差距,排除;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C项排除。第II卷(非选择题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43—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历史选择1题作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古以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随处可见如王村、李庄、张店等以姓氏来命名的地名。含有寺、庵、庙、观等字的村名,不胜枚举。在南方许多地方有城隍庙,“城隍”是民间宗教中护国保城的偶像神。汉文帝姓刘名恒,《史记》则将恒山改称常山,刘秀叔父叫刘良,寿良县就改成了寿张县。我国历史上与年号有关的地名大约有40个,如宋真宗景德年间改昌南镇为景德镇。杭州现有的一些地名在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例如盐桥、炭桥、莱市桥、米市巷、卖鱼街等。不少汉语地名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北京的“胡同”一词来源于蒙古语…——据《浅析汉语地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等8材料二1900年后,天津出现了社总领事路、樊主教路、维多利亚中街等:上海宝昌路更名霞飞路,以法国名将霞飞命名。辛亥革命后,北京一些地名中的“皇”字改为了“黄”字,河南新威立了博爱县、民权县;武汉命名了黄兴路和蔡锷路;甘肃平番县改勾永登县,抚彝县改为临泽县,宁夏镇戎县改为豫旺县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新地名随之大批出现,如和平路、人民路、建设路、解放路、八一路、英雄街、英雄山等。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明朝时赐名为“归化城”,1954年更名为蒙语的音译名呼和浩特(意即“青色的城”)。80年代以来,各地纷纷设立经济开发区、新区,如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滨海新区(1994年)。——据《中国地名史话》等材料三江苏省沭阳县的项家宅村,相传为项羽客庄,他在此和虞姬结婚,后虞姬随项羽出征。桑墟镇有个三兴庄,庄上原来只有沈、霍、倪三姓人家,农忙季节互相帮助,人畜两旺。后来,就有了“三兴庄”的名称。贤官镇的名称来源于一位清官,出现旱灾时,他上奏皇上减税,动员民众奋斗抗旱,后来获得粮草大丰收。沭阳县七雄乡、沂涛镇、王华村都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命名的。周集乡有个小胡庄,因刘少奇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化名胡服住在庄上指挥革命战争而得名。——摘编自《老地名的价值——以沭阳县老地名文化为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地名中所传递出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时期“新地名”寓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3)根据材料三并结台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和利用地名文化的意义。【答案】(1)现象:地名与姓氏密切相关,体现出浓厚的宗法、宗族观念;与民间宗教、佛教、道教等宗教相关,体现出民间信仰多元化;地名因避讳皇室名而改名及使用皇帝年号命名,说明具有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意识;用手工业和商业交易地点命名,反映了古代商品经济(工商业)的发展;受少数民族语音影响的地名,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2)相同:崇尚民主平等;弘扬革命传统,纪念先贤、英雄;追求民族平等。不同:近代“新地名”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80年代后呈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性。(3)意义:地名命名和演变承载着历史变革的信息,研究地名文化可了解时代变迁;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有利于发扬民族传统道德弘扬家国情怀;促进革命文化教育。【解析】【详解】(1)历史信息:主要依据材料现象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等方面逐条概括9即可。(2)相同:结合两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从民主思想,民族意识,民族传统等方面回答即可。不同:结合两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作答即可。(3)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变迁、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角度回答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6年3月5日,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说:“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拥有最大的力量,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英美)兄弟般的联合不仅要求我们两大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
本文标题: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9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