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1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20世纪5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发掘出二里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大都确信夏代的存在。但1990年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一次夏文化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都否认夏朝的存在。这说明A.考古成果不足以证明历史事实B.学术论争影响历史事实的判断C.文化认同影响历史证据的运用D.文献资料缺失无法还原历史真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发掘出二里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以此证明夏朝的存在,而这一论点西方学者不认同,故C选项符合题意。考古是还原历史最直接的方式之一,A选项排除。学术争论也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选项排除。文献资料缺失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还原历史真相,D选项排除。2.春秋初期,秦、楚、燕、吴、越等国被视为夷狄。后来这些国家不仅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楚、吴、越还以自身实力主持中原会盟。该变化表明A.诸侯国间的夷夏之防逐渐淡化B.南部各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C.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D.各诸侯国实力逐渐趋向均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对时局的影响。燕国位于北方地区,秦国位于西方地区,故排除B项;题干中体现了晋、楚、吴、越都曾经主持中原会盟,说明各诸侯国的实力膨胀,争夺中原霸权,并没有体现民族融合的问题,故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2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或变法,相互间进行争霸战争,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最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全国,建立秦朝。故排除D。故选A。3.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表明明清时期A.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B.商人自治引起了基层行政体系的改变C.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D.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其中包括一些对基层的管理,故C选项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材料体现不出来,A选项排除。商人自治材料不体现,B选项排除。封建国家对基层的态度材料没有涉及,D选项排除。4.李贽曾经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但晚年又说:“我老,又信儒教,复笛须,是宜吃(荤)”。这表明李贽A.不认同孔子的主张,但信仰理学B.晚年对自己离经叛道的行为幡然悔悟C.认为人的信仰应该应时而变D.并没有跳出儒家藩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老,又信儒教”,在结合所学李贽等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发展,本身还是儒学,故D选项符合题意。不认同孔子的主张与材料又信儒教不符,A选项排除。结合所学李贽没有幡然悔悟,B选项排除。李贽的思想一直就是本身还是儒学,C选项排除。35.美国学者杜威曾说:“你无法想象未签署《巴黎和约》对中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这可说是属于公众舆论的胜利,也可说归功于这些男女学生的推动,当中国能独力做到这类的事情时,美国实在应该感到羞愧。”这表明杜威认识到A.北洋政府拒签《巴黎和约》是迫于社会舆论B.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公理战胜了强权D.五四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巴黎和约》对中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可知材料考的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故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材料本身的一部分,不是五四运动的影响,A选项排除。公理战胜了强权,与史实不符,C选项排除。五四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但不是材料想表达的影响。D选项排除。6.下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它反映了民国时期A.服饰近代化潮流B.人们生活节奏加快C.贫富分化严重D.青年人生活观念的差异4【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反应的是民国时期人们有的穿长袍马褂有的穿西装,故D选项符合题意。服饰近代化潮流与有人穿长袍马褂不符,A选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生活节奏是快还是慢,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贫富分化,C选项排除。7.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同时期,国民政府也在一些地区实施“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但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基本都停顿下来。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在于A.日军的侵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B.国统区大片沦陷C.汪伪汉奸政权推行“清乡运动”D.国共关系趋于紧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1年以后,国统区地主减租减息政策停顿下来”再结合所学国民在抗战时期的反共高潮,可知体现的是国共关系趋于紧张,故D选项符合题意。日军侵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史实不符,A选项排除。国统区大片沦陷与国民党政策调整无关,B选项排除。汪伪政权“清乡运动”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8.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指出: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这表明:A.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B.毛泽东的讲话符合中共八大的会议精神C.当时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当时的国家工业化建设遭遇了严重挫折【答案】A5【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可知体现的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看不出时间是在中共八大前还是后,B选项排除。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提出的,C选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来工业化建设是否遭遇了严重挫折,D选项排除。9.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指出:“罗马法研究的对象有两个,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事实上,它们有的造福于公共利益,有的则造福于私人。”由此可见,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的体现在A.公法领域B.私法领域C.诉讼法领域D.行政法领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有的则造福于私人”可知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私法领域,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对后世影响主要是在私法领域,A选项排除。诉讼法领域材料没有涉及,C选项排除。行政法领域材料没有涉及,D选项排除。10.近代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这表明A.当时的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B.当时的英国追求贸易入超C.当时的英国已经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D.当时的英国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答案】A6【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出口中不应只有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邻友们的必需品”可知当时的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A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英国追求的是贸易出超,B选项排除。英国当时是重商主义,还没产生自由主义,C选项排除。国家干预经济在当时英国还没有产生,D选项排除。11.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德国A.军事封建色彩浓厚B.政治体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C.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D.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德意志帝国是工业强国”“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等信息可知当时德国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D选项符合题意。军事封建色彩浓厚是材料的一方面,A选项排除。根据材料德国是工业强国,B选项排除。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和材料主旨无关,C选项排除。12.1921年苏俄政府在《关于经济工作问题的指令》中指出,“责成财政人民委员部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来减少,然后再完全停止纸币的发行,并在金本位制基础上恢复正常的货币流通。”这表明A.苏俄果断停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国家经济管理混乱C.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D.苏俄恢复了自由市场经济【答案】C7【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时间和材料“并在金本位制基础上恢复正常的货币流通”等信息可知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C选项符合题意。果断停止了战时共产主义体现不出来,A选项排除。材料还有一些战时共产主义的影子,B选项排除。苏联恢复了自由市场经济,与所学不符,D选项排除。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口过渡理论示意图材料二中国人口政策大事记①1980年9月,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②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③199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④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⑤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⑥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8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描述并解释人口过渡理论。(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特点。评析中国人口政策发展的历史意义。【答案】(1)第一阶段,工业社会之前,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和传统生育观念,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二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开始,由于健康水平的提升,死亡率下降,但是生育率变动不大,自然增长率上升,社会人口压力逐步增大。第三阶段,随着工业化的继续,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人口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逐步维持到了一个较低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第四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完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2)特点:①把人口政策作为基本国策;②重视发挥党团员执行人口政策的模范带头作用;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口政策;④把人口政策的实施纳入法治化轨道。意义:①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生存质量。③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经验。【解析】【详解】(1)理论:根据图表中的死亡率和出生率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可概括出人口过渡理论为第一阶段,工业革命开始前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二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健康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但生育率变动不大,自热增长率上升,社会人口压力逐步增大。第三阶段,随着工业化的继续,生育率下降,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人口自热增长率开始下降。第四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完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热增长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2)特点:根据材料“《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落实双独二孩政策”等信息,可得出人口政策的特点为把人口政策定为基本国策,发挥党员团员的带头作用,根据实际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把人口政策纳入法制化轨道。意义:根据人口政策的特点及所学再联系实际可得出人口政策发展的历史意义为有利于中国9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升民族素质和生存质量,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经验。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夫人不读经书,则不知自处之道。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即如吾人今日,欲知中华民国之疆域,东西南北究以何为界,便非读史不可。……至于浅见之人,谓历史比于家谱,《汉书》即刘氏之谱,《唐书》即李氏之谱,不看家谱,亦无大害。此不知国史乃以中国为一家,刘氏、李氏,不过一时之代表而已。当时一国之政,并非刘氏、李氏一家之事也。不看家谱,不认识其同姓,族谊亦何由
本文标题: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