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注国家大事读后感第一条:中国的大事观看《大市·中国》有感纪录片《大市·中国》讲述了资本市场是怎样改变着中国,改变了每一个人。《大市·中国》共分为八集,每集的主题分别是:从头开始——思想之变;大门开启——市场之变;不一样的路——进程之变;规矩方圆——规则之变;锻造蓝筹——国企之变;走出家门——民企之变;引领创新——战略之变;股市人生——民众之变。全集纪录片记录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金融业开始起步发展壮大,各项制度从无到有,草创之初到各项金融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人民观念从抗拒到接受到欢迎。通过观看《大市·中国》,让我对中国股票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股票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股市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一代改革人的艰辛的开辟之路,让我从中看到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中国人。从那些亲历者的叙述中,让我充分的体会到了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是多么的艰辛与不易,也由衷的佩服这些开拓者和参与者的勇气。纪录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两集中讲述的股份制的提出和股票的发行的先后过程和所遇到的阻力。纪录片邀请了第一个在中国提出股份制的厉以宁先生介绍了股份制是如何提出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国股份制的首次提出,原因是为了解决城市青年就业问题。由于知青返乡,大批城市青年没有工作,于是提出了让城市青年集资入股,来缓解这个压力。而正是这个“歪打”,“正着”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股份制的提出之初,遭遇了诸多压力,理论界对股份制的争论不断。有的人认为股份制是一个“早产儿”,市场经济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股份制却先提了出来。而且股份制的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这引发了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讨论。但也有人认为股份制是一种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可行的模式。邓小平同志英明的赞同了后者,在后来的南巡讲话中提出了“股份制资本主义可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伟大方针,让中国真真正正的开始发展股份制。股份制的提出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问题,北京天桥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再到工商局进行注册时就遇到了定性难的问题。企业的性质究竟是国营还是集体,让所有人为了难。工商局为此开了三天的会议,最后给天桥商场的定性也颇为奇怪:国营和集体合营。这个事件体现了当时体制的不健全,虽然提出了股份制,却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提出。中国股票的发展也是很具有戏剧性的。中国第一张股票的发行是在1980年1月1日,辽宁抚顺红砖一厂为了募集扩大生产所需的资金,发行了260万股红砖股票,但是还只是在企业内部发行。这个时候的红砖一厂,也绝没有想到这个举动对今后中国金融界的影响。1983年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第一次公开向社会发行保本付息股票。这个时候的股票还是保本付息的,但是影响力已经足够巨大,招股启示刊登在了《深圳特区报》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民众慢慢开始关注股票。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发行股票,原本只想在内部发行股票的飞乐音响集团由于《新民晚报》失误,报出飞乐音响会面向社会发行股票,飞乐音响迫于压力面向社会发行股票1000股。这1000股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民众购买股票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也正是这次事件,资本主义面纱慢慢展开。上述几个股票发展的关键事件让我体会到社会需求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社会需求,股票才得以发行并发展,并在一开始大受欢迎。上海静安营业部门前排起的长龙;深圳园岭公园活跃的私下交易;521行情爆发,文化广场开办临时交易柜台形成的股票大集;1989年到1990年一年多的时间,股票一票难求,财富效应吸引全国人民都跑深圳买股票,促使国家成立了上交所与深交所。这些事件无不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民众对股票的热情,也深深体会到,在好的政府与市场导向下,人民的意识和观念能够迅速的转变与提升。但是股票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的,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开始发行没有没有保本付息的股票,采用了诸多宣传推销方式,仍旧难以让民众接受,人民都不能相信一张不还本不保息的纸。1991年深圳交易所暴跌,股价的暴跌导致了成交量的暴跌,在1991年4月22日,出现了当天零交易量的事件。不过也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力量。政府派出专人帮忙宣传深发展的股票,在1991年暴跌情况下,政府出手救市。纪录片中提到了一句话: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调节,政府调节是高层次的调节,市场可以调节的由市场调节,市场不能调节的让政府来调节。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无论是股份制的提出,还是股票市场的起起伏伏,中国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推出的思路和相关有利政策会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前景。纵观全球资本市场的历史,“监管”能否跟上“发展”,一直是决定资本市场兴衰乃至存亡的关键问题。在中国也同样面临了这样的问题。纪录片中对中国监管体系的完善进行了特别的介绍,在中国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以国务院为主导的各级监管机构如何为维护新生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作出了艰苦努力。例如在1992年深圳发行5亿股新股,发行过程中爆出舞弊行为,8.10事件爆发。在当时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规范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立即成为了决策层议题。在1992年10月迅速成立了证券监督委员会,依法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证监会的成立,看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慢慢健全,也看出了政府面对问题,采取措施的积极性。纪录片整体以中国资本市场股票的发行发展为主线,但也并未局限在“股市”一隅,而是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中,勾勒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在纪录片中还关注了中国经济的两大力量——“国企”和“民企”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借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第五集锻造蓝筹以宝钢股份、工商银行、大秦铁路为代表进行了展示,向我们介绍了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营企业是如何通过跻身资本市场,完成改制与革新,成为中国经济支柱。第六集走出家门以新希望集团、用友软件、苏宁电器、新和成集团等杰出民营企业为代表,介绍了这些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创始人的创业和发展思路,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利用有利的资源,资本市场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家族企业的转型等。第七集引领创新,把目光引向如今中国资本市场最具活力的新军——创业板。以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吉峰农业为代表,展示了资本市场对这些中小型创业企业的有力支持。在这三集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和苏宁集团的创业发展之路。新希望和苏宁电器在发展之初都经历了许多困难,两个企业在做后能够做大做强都离不开企业创世人的思维与决策。新希望的成功我认为是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积极的利用资本市场。1993年有人愿用3亿美金收购希望集团股份并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而新希望集团由于拿不出出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报表和管理规则,错失了这次良机。这时的大多数民营企业都跟新希望集团一样,符合国际惯例的财报和管理规则都拿不出来。而只经过了短短5年时间,1998年,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成为了少数以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公司。只经过5年就让一家极具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管理体系上走规范治理的道路,可以看出刘永好在这五年中认真的总结了企业的失败教训,克服了很多家族企业的弊端,利用大环境的支持,促成了企业的成功转型。而苏宁电器的成功归功于对经营模式、市场竞争的深入思考,提出了“淡季打款旺季进货”的方针政策,在1993年与南京8家国有商场的空调大战中以低价优势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经销商。苏宁电器的成功让人民认识到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最大优点是让消费者受益,用最低价买到空调,让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纪录片的最终的落脚点,放在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参与方——投资者上。第八集股市人生,介绍了赵善荣、牛长卫、王铁珊等几位投资者在20年间的经历。他们几位投资者都经历了股市的大起大落,在股市中一夜暴富,又在股市中负债累累。但也正是这些起伏,让他们开始总结经验,开始关注宏观经济和政府政策。面对股票市场的暴跌,政府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中小投资者。中国证监会提出了管理层、上市公司、全体投资者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股改让股市重新焕发了光彩。股市人生这一集向我们展示了企业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企业依赖中小投资者进行筹资,而中小投资者也通过投资来获得个人利益。这一集向我们展现了投资者群体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通过普通投资者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纪录片通过录制的一百多位当事人、亲历者的介绍与感受,真实的向我们展现了社会不同不同阶层的人民思想的变化。应该讲记录片是客观公正的,里面有有对发展过程中经验成就的总结,也没有回避问题与教训,让我对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纪录片中讲述的这些人和事,感受到了当时市场参与者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感悟到了中国资本市场成长与成熟之路的不易。但也正是这样,激励了我们要不断的去开拓,去创新,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要不断的努力。篇二:小学生要关心国家大事小学生要关心国家大事机场路小学三四班付钧汇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借此机会和老师、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小学生要如何关心国家大事。小学生该不该关心国家大事呢?我认为小学生当然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大事,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也都有权利和义务关心国家大事。小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这不仅能培养我们的爱国之心,而且能感受到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性,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自己的目标--要努力学习!为什么要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呢?因为人的很多品格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先来看一看历史上的伟人他们从小都关心国家大事的故事: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毛泽东主席曾在十六岁的时候写了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言志”。他联系人民的疾苦、民族的危急、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抱负写了出来。周恩来总理在十二岁看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负,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壮志,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伟人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了解关心国家大事呢?国家大事有方方面面,关心方式有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每天看电视新闻,比如《新闻联播》,或者阅读《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学习报》等,还可以上网浏览,比如《人民网》《新华网》等,从情这些渠道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许多事情。任何人都没有精力每时每刻都关心国家所有的大事;但每个人都可以也应当拿出一部分精力来关心国家的某些大事。有一些国家大事是很具体、很容易关心到的,比如已经发生的天津港大火,比如即将到来的抗战70周年阅兵。同学们,了解关心国家大事,对于我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今天起,让我们比比看,看谁是最关心国家大事的小学生。篇三:关心国家大事相关题集锦中考思想品德题例之一关心国家大事相关题集锦1.2014正在离我们而去,回顾这一年深化改革之路,我们感慨万千。以下是同学搜集到的几个有关改革的热点,请你帮她完成相关问题。2014年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伟人。(1)我们深切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必须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2)上述划线部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哪些观点?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他国家机关行使监督权;等等。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3)
本文标题:关注国家大事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