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的主要是下图中的哪个国家A.③B.②C.①D.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法家思想,秦国率先践行法家思想,A选项符合题意。楚国、齐国和燕国不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2.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答案】B2【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埃及开罗附近”“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发现唐宋大量瓷器,可以表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故答案选B项。A项以偏概全,且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甲午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顶上国货,金马牌香烟”等。这种现象增多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企业发展迅速B.实业救国深入人心C.政府提倡消费国货D.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答案】D【解析】我国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中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是甲午战后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体现,抵制外国货恰恰反映了外国货在华过多,所以是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的原因所致,故选D;实业救国思潮是导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民族工业发展是提倡国货运动的前提条件,AB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4.下面两幅图是甲午战争时期的漫画。这两幅漫画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清朝人绘制)《日清战争笑乐画会》(日本人绘制)①反映战争的真实情况②能作为研究战争的一手史料③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3④体现两国资产阶级改革成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清朝人绘制的威海卫大战得胜图不符史实,故①错误;这两张漫画均是战争期间绘制,对研究战争有史料价值,②正确;清人绘制的漫画宣扬清朝大胜,而日本人绘制的漫画则反映日本打败清军,可见均是站在各自立场上所绘,带有主观色彩,③正确;甲午战争发生于洋务运动后,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非资产阶级改革,对日本而言,该战争则体现了明治维新这一资产阶级改革的成果,④错误,因此,C项正确。A、B、D项均包含错误表述,均排除。5.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有识之士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B.无产阶级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的有识之士苦苦寻求强国之道,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人都是资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C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不能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尚未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6.下图显示了1950-1970年,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中国的得票数。以下对外政策或原则影响其变化的是A.“一边倒”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外交领域上的意识形态对抗色彩淡化,是新中国外交的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使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C选项符合题意。一边倒主要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利于外交的发展,A选项排除。不结盟政策的提出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B选项排除。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选项排除。7.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80年”“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材料中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故D项正确;“双百”方针主要针对文艺和科技领域,故A项排除;B项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排除;C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点睛】“1980年”“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是关键信息。8.下表可以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1878年主张赋予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1912年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1919年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1920年田纳西州成为批准该修正案的第36州,这标志着该修正案获得了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支持,最终得以通过A.共和主义原则B.平等主义原则C.联邦主义原则D.孤立主义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可知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故选C项;依所学,共和主义原则主要指总统、议员主要有选举产生,有任期,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女性选举需要通过联邦与州政府的共同立法,而未强调男女平等的选举权,排除B项;依所学,孤立主义主要指美国在外交上不干预别国事务,排除D项。9.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6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在逃离太阳系的过程中遭到木星引力的吸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选项符合题意。日心说、电磁感应现象和生物进化论与材料无关,ACD选项排除。10.二战后成立的某国际机构,以“促进汇价的稳定,维持会员国间有秩序的外汇安排”为宗旨。此机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考查的知识是国际货币组织的宗旨,根据出材料该组织是国际组织且是为了维护金融秩序,故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A选项正确;B选项的世界银行的宗旨最初是战后经济的恢复后来转为世界性的技术和发展性援助和金融秩序的关系相对较小,故错误;C选项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一个区域性的组织致力于亚太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多边贸易与国际性的金融关系较小,故错误;D选项的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致力于贸易合作而非金融秩序,故错误。11.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710枚,苏联2358枚。这一协议A.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B.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7C.说明苏联综合国力超越美国D.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710枚,苏联2358枚”,可以得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致力于限制军备竞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故答案选D项。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给双方带来巨大威胁,不符合美苏双方的国家利益,最终促成了两国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这不能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故A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以偏概全,排除。第Ⅱ卷(本卷共3题,共56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放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摘自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天下观的内涵。材料二以上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分标题(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天下观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背景。材料三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8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的努力。【答案】(1)在空间地域,中国是主体;在文明领域,华夏文明是中心,优于其他地区;在思想上,与儒学的价值观紧密相连。(2)变化: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对西方认识的加深;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逐渐了解了世界的发展形势。(3)积极融入世界,加入APEC和WTO,融入全球化进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发展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上合组织,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解析】【详解】(1)内涵:根据材料“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可知传统天下观的内涵需要从空间领域、文明领域及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2)变化:根据材料“天下的破灭”到材料“礼仪屈从近代国际体系”可知体现的是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天下观的变化背景需要从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等方面进行思考。(3)努力:根据材料“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的努力需要从对外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及加入APEC和WTO等方面进行思考。913.改革和创新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且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
本文标题: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1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