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提升三 地球的历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后作业提升三地球的历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地层和化石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1~2题。1.在某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的环境是()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2.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A.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1~2.解析:珊瑚虫生活在温暖的近岸浅海中,腕足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化石可以确定地质顺序、时代及古地理环境。答案:1.A2.A3.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A.炎热干旱的环境B.温湿茂密的森林C.热带浅海环境D.湖泊或沼泽答案:D4.下列地层中的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A.大理岩B.玄武岩C.砂岩D.板岩解析:化石形成于沉积岩中。A、D两项为变质岩,B项为岩浆岩。答案:C据地球早期演变的相关知识,完成5~6题。5.为海洋生物后来登陆准备了条件的是()A.臭氧层的出现B.氧气的出现C.二氧化碳的出现D.氮气的出现6.早期火山活动喷出的气体和现代类似,主要包括()A.水汽、二氧化碳、氢气B.一氧化碳、甲烷、氨C.水汽、二氧化碳、氮-2-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5~6.解析:臭氧层的出现,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弱,为海洋生物后来登陆准备了条件。早期大气主要包含水汽、二氧化碳、氮、硫化氢和氨。答案:5.A6.C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7~8题。7.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A.20亿年前B.14亿年前C.0.7亿年前D.6亿年前8.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寒武纪D.新生代7~8.解析:特殊时期的物种变化:20亿年前,原核细胞生物演化;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全部灭亡;中生代末期,恐龙全部灭亡。答案:7.B8.B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解析:环境变迁既会导致生物灭绝,也会导致生物进化,也就是说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上不只一次,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都出现过生物大灭绝。答案:B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分别是()-3-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11.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是()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10~11.解析:第10题,根据关联图中的信息可知,“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并不会导致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等现象的发生,只能造成海进与海退;图中Ⅲ对Ⅱ产生影响,且Ⅱ受现代季风形成的影响,故Ⅱ为区域干旱化趋向、Ⅲ为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第11题,气候暖湿增加了降水量,造成黄土高原的黄土侵蚀加强,而气候冷干则有利于黄土堆积;温暖期有利于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气温降低造成我国的温度带向南移动。答案:10.B11.C如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A.地质时期的冰期B.历史时期的温暖期C.地质时期的间冰期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解析:新生代有地球历史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是继古生代、中生代之后最新的一个代,根据图示,距今2万~1.5万年前的海岸线比现在向东扩展了,说明当时由于气温低,两极冰川不融化,海平面较低,因而陆地面积较大,故A对,B、C、D错。答案:A13.该时期为()A.哺乳动物时代B.海生藻类时代C.爬行动物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4-解析:新生代(距今6千5百万年至今)也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早期是海生藻类时代;爬行动物时代是在中生代;裸子植物出现在三亿年前,材料中说是新生代,应该是哺乳动物时代,故A对,B、C、D错。答案:A二、综合题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一中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__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__。(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解析:解答该题应从掌握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答案:(1)生物化石-5-(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①沉积古生②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①海洋陆地②抬升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那利群岛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大西洋上的火山群岛,是西班牙的飞地。各岛崎岖多山,特内里费岛上的泰德峰海拔3718米,为最高峰。地处大西洋海运线上的重要十字路口,是非洲、欧洲、美洲间来往轮船的重要燃料供应站。农业是经济的主要部分,盛产香蕉、枣椰和甘蔗等。加那利群岛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许多特有物种因欧洲大陆受第三纪晚期冰期活动和撒哈拉地区干旱的影响从古地中海周围迁居到这里,并且自上岛后便开始了新的进化繁衍历程。(1)简述加那利群岛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2)试分析加那利群岛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的原因。(3)有人建议加那利群岛利用香蕉废料制作生物燃料,说出这样做的意义。(4)西班牙政府现批准在加那利群岛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对此你持何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1)据图中信息判断加那利群岛位于亚热带海中,受海洋影响强烈,气温年较差较小。(2)根据材料“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曾遭到冰川活动袭击”分析群岛上保留了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群岛中岛屿比较多,自然环境多样;结合材料中山地判断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同时该群岛与大陆相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等。(3)从提高废物利用率、节省矿物能源、增加就业、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4)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如果赞成可根据材料从市场、经济发展、就业、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等方面分析,如果不赞成则从与产油国的距离,地理位置,交通,开发对环境、旅游业、渔业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加那利群岛位于亚热带海洋,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季节变化小;受海洋影响大,所以气温年较差较小。(2)第三纪晚期冰期活动时,为欧洲大陆的物种提供了避难场所;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植物迁居加那利群岛;群岛孤悬海洋,进化缓慢,保持了物种的特有性;各岛自然环境不同,加剧了外来植物的演变;群岛内多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等。-6-(3)提高了香蕉废料利用率;节省矿物能源;增加劳动力就业;减少了废料对环境的污染。(4)赞成。加那利群岛是非洲、欧洲、美洲间来往轮船的重要燃料供应站,市场需求量大;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就业等。不赞成。加那利群岛距离非洲主要产油国近,可以运进石油;位于西亚至欧洲的石油运输线附近,便于石油的运进;沿岸有优良的港口,海运便利;当地开发石油易对环境、旅游业、渔业造成破坏等。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后作业提升三 地球的历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1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