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定远县英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2018-2019学年度安徽省定远英华中学高一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罗马法作为“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对后世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很大影响。”据此可知罗马法A.体现明显的阶级性特征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保障民主制度有效实施D.确立近代欧洲行为规范【答案】A【解析】根据“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说明罗马法是私有制社会经典的法律表现,“对后世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很大影响”表明罗马法中保护私有制的原则为封建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奠定基础,可知罗马法体现明显的阶级性特征,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民主制度有效实施”,排除BC;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罗马法只是奠定了欧洲近代法律的基础,不可能确立近代欧洲行为规范,D错误。2.殷商主要把王室子弟分封到王畿之地,加强对被占领地区的控制。而到了周代,所封的同姓子弟诸侯国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沙子”。这种变化说明西周时期A.君主权力得到了某些强化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地方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D.大一统国家管理已经基本成型【答案】A-2-【解析】根据“而到了周代,所封的同姓子弟诸侯国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周王通过分封同姓子弟诸侯国强行楔入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说明君主权力得到加强,故A正确;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是间接管理,B错误;材料表明殷商、周都实行分封制,无法体现地方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C错误;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3.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为了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B.建立中华民国,反帝反封建C.反帝反封建,抗击日本侵略D.抗击日本侵略,完成祖国统一【答案】C【解析】略4.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可知,李立三认为城市是关键,再结合“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可以判断该观点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D正确;1927年中共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故A错误;中国的国情是统治力量在城市,农村反动力量薄弱,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故B错误;李立三坚持城市中心论,而农民阶级主要在乡村,故C错误。5.明洪武三十年,科举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从此明朝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相反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3-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这表明在明代A.科举制度更加公正公平B.更能有效选拔人才C.推动了教育的协调发展D.平衡南北方的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在统一参加殿试”可知,“南北线”的实行有助于平衡南北方的利益,故D正确;由材料“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相反分成了‘南北线’”可知,科举制的变化并不是为了全面的公平公正,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科举制实行“南北线”的选拔方式,没有体现更能有效选拔人才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反映实行“南北线”的内容,没有反映出推动教育发展的信息,故C错误。6.1889年日本颁布的《明治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内阁由天皇任命的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其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与此项类似的宪法是A.《美国1787年宪法》B.《德意志帝国宪法》C.《权利法案》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内阁由天皇任命的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其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可知,《大日本帝国宪法》赋予了天皇极大的权力,但在名义上仍然是君主立宪政体。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同样赋予了德意志皇帝极大的权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与材料内容不符;C选项错误,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王权受到极大的限制,与材料内容不符;D选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总统和国会的权力都很大,反映了共和派和保皇派的妥协,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4-7.北宋统治者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主要是为了解决A.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B.统治集团内部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广大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D.统治集团内部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限制相权和加强皇权,北宋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这是为了解决统治集团内部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是在中央设置的分割相权加强君权的措施,与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无关;B选项错误,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是在中央设置的分割相权加强君权的措施,与统治集团内部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无关;C选项错误,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是在中央设置的分割相权加强君权的措施,与地主阶级和广大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8.某史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不能从此材料得出的结论是A.宋代皇权进一步加强B.宋真宗受到一定的制约C.宰相李沆力求节俭D.李沆希望真宗关心民间疾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材料可知,李沆利用自己的一定权力来约束皇帝,因此不能体现宋代皇权进一步加强,故A选项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可知宋真宗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B选项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可知宰相李沆力求节俭,因此C选项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5-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可知李沆希望真宗关心民间疾苦,因此D选项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9.某书中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这说明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变化在于A.民主化、法制化B.城巿化、福利化C.工业化、专业化D.多样化、产业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可知这主要在说明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与城市化和福利化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与工业化和专业化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与多样化和产业化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下面的邮票是中国1950年发行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它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A.不结盟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B【解析】【详解】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意味着中苏实现了结盟,这是新中国初期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体现,故选B;不结盟政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与题干时间和史实均不符,故排除A;“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6-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故排除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再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也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D。【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所有的概念都需要放到特定的时空去理解,这一题的四个概念就需要结合所处的时代来理解和进行区分。11.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如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解放中国,建立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可以用开天辟地形容;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是1919年,抗日战争是1931年--1945年,不符合材料中“1921-1935”的时间要求;C选项错误,国共对峙是1927年--1936年,不符合材料中“1921-1935”的时间要求;D选项错误,解放中国即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年--1949年,建立政权即新中国建立是1949年,不符-7-合材料中“1921-1935”的时间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12.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一则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A.彻底放弃了反共主张B.根本上消除国共矛盾C.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D.组织全民族力量抗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而国民党发表这一宣言是为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进行抗战,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得以实现。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国民党并未彻底放弃了反共主张;B选项错误,“根本上消除”说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共同抗日,改善两党关系并非其主要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1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A.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愚人政治B.是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贵族政治C.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D.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
本文标题:安徽省定远县英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1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