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课件生理学-血液(血液和血细胞)
血液生理概述血细胞生理生理性止血血型和输血原则本章内容主要功能:运输缓冲止血免疫反应体温调节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血浆血细胞第一节血液生理概述体液:人体内的液体(占成人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组织液15%血浆5%血量:全身血液的总量(占体重7-8%)循环血量储存血量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40~50%女:37~48%稀释原理,推断血量RBC(32P):1ml×C起始=xml×C稀释x=RBC总容积血量=RBC总容积RBC比容血浆蛋白的功能1.形成胶体渗透压2.与激素结合3.载体运输4.参与凝血和抗凝5.参与机体免疫6.营养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比重血浆:1.025~1.030RBC:1.090~1.092Hb全血:1.050~1.060血液的理化特性粘度以水为参照1血浆: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全血:4~5,取决于血细胞比容血液的理化特性粘度∝切率-1切率:抛物线的斜率血浆渗透压300mOsm/kgH2O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1.3渗透压与细胞容积等渗与等张溶液尿素:产生渗透压自由通过细胞膜等张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组成的等渗溶液。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主要:白蛋白作用: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白蛋白(40~48g/L):肝脏球蛋白(15~30g/L):γ-球蛋白来自浆细胞血浆pH值7.35~7.45①血液缓冲系统②肺排酸功能③肾排酸保碱功能第二节血细胞生理贫血、出血和感染白血病再障造血部位:卵黄囊肝脾肝脾↓骨髓↑骨髓胚胎早期2月胚胎4月胚胎出生后一、血细胞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干细胞多/单祖细胞可识别前体细胞成熟细胞二、红细胞(一)数量及形态:男4.0~5.5×1012/L女3.5~5.0×1012/L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贫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二)生理特性与功能1.可塑变形性(双凹圆碟形)表面积/体积↑,易变形2.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细胞与血浆间的磨擦血沉男:0~15mm/h;女:0~20mm/h※血浆成分→RBC叠连→血沉表面积/体积↓→血沉↑活动性结核、风湿热:球蛋白↑3.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低渗液NaCl0.85%:维持正常形态0.42%:开始溶血0.35%:全部溶血4.运输功能物理溶解(1.5%):形成氧分压化学结合(98.5%):氧合血红蛋白先溶解再结合O2物理溶解(5%)形成二氧化碳分压化学结合(95%)CO2HCO3-(主要)88%氨基甲酰血红蛋白7%CO2的运输RBC的其它功能免疫调节:表面有Ⅰ型补体的受体缓冲系统:缓冲对(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早-中-晚幼红细胞网质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晚幼红细胞:不分裂脱去核Hb:蛋白质、铁RBC成熟:叶酸、VitB12RBC生成:AA、VitB6、VitB2、VitC、VitECu/Mn/Co/Zn1.造血原料总铁量:人体内有3~4g,67%存在于Hb日需:20~30mg,储存于Hb的铁可供再利用,因而每日从食物摄取1mg转铁蛋白将铁运输至幼红细胞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1)铁—合成血红蛋白2)叶酸、VitB12叶酸四氢叶酸DNA合成VitB12-内因子(壁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孕妇叶酸缺乏—新生儿唇裂IL-3:白介素3CSF-GM:粒-巨集落刺激因子SCF:干细胞因子BFU-ECFU-E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早期红系祖细胞晚期红系祖细胞EPOCFU-E幼红细胞晚期红系祖细胞RBCEPO产生部位:皮质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90-95%)肾外组织(肝,5~10%)EPO=0RBC≈0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EPO促进RBC生成的作用1.刺激有丝分裂,促进CFU-E增殖2.抑制CFU-E凋亡3.激活Hb相关基因的表达4.促进网质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2)雄性激素①促进肾脏产生EPO②直接刺激骨髓,促进RBC生成雌激素抑制红系祖细胞对EPO的反应→RBC↓其他促RBC激素:TH、GH抑制RBC生成的激素:TNF、IFNγ、TGFβ(四)红细胞的破坏血管外破坏(90%)血管内破坏寿命:120d(脾、骨髓巨噬C吞噬)(血管内机械冲击)Hb(AA)FeBilirubinRecycle三、白细胞生理(一)分类及数量:(4~10)×109/L4000~10000mm3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单核细胞3-8%淋巴细胞20-40%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功能:参与机体防御功能特性:变形、游走、趋化、吞噬、分泌白细胞渗出趋化吞噬(二)生理特性和功能趋化因子(除淋巴C)血液中:循环池小血管内皮C:边缘池骨髓储存(2.5×1012)1.中性粒细胞(核呈分叶状)含大量溶酶体酶①吞噬、杀灭细菌(最早到达)②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坏死组织感染数量↑;<1×109/L易感染2.单核-巨噬细胞(体积大,核不规则)单核C→巨噬C(组织)吞噬能力强(含酯酶)①吞噬杀灭细菌能力强②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③杀灭肿瘤及感染病毒细胞④加工处理呈递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3.嗜酸性粒细胞(存在于组织中)吞噬能力弱-无杀菌作用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③释放促炎介质→哮喘①释放肝素抗凝、促脂肪分解②释放组织胺I型超敏反应(PNC)③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4.嗜碱性粒细胞(碱性染色颗粒)④参与抗寄生虫免疫应答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NK细胞:天然免疫应答数量:(100~300)×109/L功能:①维护血管壁完整性②参与生理止血四、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血小板粘附血管内皮C:胶原血液:vWF(桥梁)血小板:GPIb2.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促活化、聚集)活化检测: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四因子(PF4)第一聚集时相迅速发生,迅速解聚,可逆第二聚集时相缓慢,不能解聚,不可逆3.血小板聚集4.血小板收缩与收缩蛋白有关,血块回缩、更牢固5.血小板吸附(吸附凝血因子)二、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生成: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的具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调节:血小板生成素(TPO,肝肾产生)促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促巨核细胞成熟寿命:7~14d,最初两天有活性
本文标题:医学课件生理学-血液(血液和血细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2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