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课件生理学-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Senseorgan第九章感受器神经传入通路大脑皮层感觉主要内容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躯体感觉眼的视觉功能耳的听觉功能前庭器官的功能嗅觉和味觉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Sensoryreceptor)体表或组织内部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结构或装置※定义感觉器官(Senseorgan)感受细胞+非神经性附属结构※分类按分布部位分:按所接受的刺激分:内感受器(interoceptor)外感受器(exteroceptor)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1.适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最敏感、最易接受的刺激2.换能作用(transducerfunction)刺激能量→感受器(发生器)电位→AP局部电位3.编码功能(Codingfunction)(1)感受器(发生器)电位的幅度(2)传入神经纤维AP频率(3)参与传输信息的神经纤维数目4.适应现象(Adaptation)概念:持久不变的刺激AP↓分类:1.快适应2.慢适应第三节眼的视觉功能2.感光换能系统1.折光系统眼的折光系统(refractionlenssystem)(一)组成和特点组成:空气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特点:主焦点的位置正好在视网膜上(二)简化眼(Reducedeye)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的与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更简单的光学系统或模型(三)调节1.晶状体的调节———变凸反射弧:视网膜模糊物像视觉皮层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缩瞳核睫状肌环形肌收缩晶状体变凸意义?老视(presbyopia):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弱调节能力下降甚至消失2.瞳孔调节——缩小瞳孔近反射(nearreflexofthepupil)物体移近视觉皮层中脑动眼神经缩瞳核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意义?3.双眼会聚(Convergence)概念:物体移近双眼直视目标向鼻侧会聚辐辏反射(Convergencereflex)意义?眼视近物的调节?视疲劳的成因及解除办法?眼的折光能力异常?小结眼的感光换能系统(一)视网膜结构1.色素上皮细胞功能:支持作用2.视杆细胞(rods)和视锥细胞(cones)3.双极细胞4.神经节细胞外段(膜盘)内段(细胞器)核终足ConeRod(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1.视杆系统(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scotopicvision)2.视锥系统(昼光觉或明视觉系统photopicvision)生理特点视杆系统视锥系统对光敏感性较高较差色觉无有分辨力较差较高分析其结构基础(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视蛋白+11-顺-视黄醛)光照全反型视黄醛还原酶色素上皮细胞11-顺-视黄醇氧化酶暗处异构酶全反型视黄醇视蛋白11-顺-视黄醛外段膜暗处:Rp=-30~-40mV机制——darkcurrent(Na+内流)光照:感受器电位(超极化慢电位)机制——Na+channelsclose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四)视锥系统的颜色视觉(colorvision)三原色学说(trichromatictheory)1.三种视锥细胞:红视锥(564nm)绿视锥(534nm)蓝视锥(420nm)2.某一波长光线→三种视锥细胞不同程度兴奋→中枢→某一颜色视网膜的信息处理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一)视力(二)暗适应和明适应(三)视野(四)视后像和融合现象(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第四节耳的听觉功能外耳内耳中耳鼓膜咽鼓管耳蜗蜗孔卵圆窗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内淋巴蜗管鼓阶前庭阶血管纹鼓阶蜗管螺旋神经节耳蜗的结构盖膜外内毛细胞基膜外淋巴外淋巴内淋巴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1.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2.感受器电位2.毛细胞静息电位:-70~-80mV顶端电位差——160mV基底部电位差——80mV3.耳蜗微音器电位1.耳蜗内电位(内淋巴电位):+80mV耳蜗的生物电现象第五节前庭器官的功能
本文标题:医学课件生理学-感觉器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2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