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份考试(含解析)
-1-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2018-2019学年12月份考试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强调的是()A.理论联系实际B.理论的指导性C.学习经典著作D.实践检验真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特点2.“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起源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答案】B【解析】“百戏之祖”是昆曲,不是京剧,不选A项。根据材料“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可知京剧是经融合-2-后而推陈出新的,故选B项。材料只是叙述了京剧的形成过程,并没有反映其地位,不选C项。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不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形成过程3.“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豆”为象形文字,①正确;象形即原始图画,②正确;根据材料“四升为豆”,③正确;既为礼器,根据所学,其使用当然要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④正确。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4.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术重在“尊”,这主要表现在A.提高儒学地位,禁绝其他思想学派B.将儒家经术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C.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唯一内容D.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答案】B【解析】-3-【详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是禁绝其他思想学派,排除A;汉代重在“尊”,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选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唯一内容,排除C;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用学术手段温和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排除D。5.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一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作者对“这个思想”的评价是①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②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④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作者是肯定的态度,“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可知是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而②中的目标没有体现④是指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6.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答案】A【解析】-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时仍然属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以,毛泽东旨在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也是内在吻合的。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路线7.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正确地揭示出明朝灭亡的根源B.批判理学家贬低孔孟学说地位C.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实际D.正确认识到明清儒学不适应时代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大意为(宋明理学)空谈诸子百家之道,却未得其精要,空谈误国。由“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可以判定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所抨击的是宋明理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故C项正确。材料中顾炎武只是指出了理学家空谈义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并没有提示出明朝灭亡的根源。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理学家空谈孔孟的思想,并未抛弃孔孟之说。故B项错误。顾炎武认识到宋明理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进而提倡经世致用。故D项错误。8.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这段话意在说明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5-这段材料可以见出毛泽东对农民及农民运动的重要性的阐述。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1927年,但是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提出的,故排除AD;B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著作9.“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A.研究热辐射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C.解释光电效应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答案】A【解析】普朗克在研究热辐射过程中发现了量子呈现跳跃形式,由此发明了量子论,故A正确;B是相对论的内涵;C是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解释;D是经典力学作用。【点睛】量子理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微观的粒子世界方面认识的空缺,把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推进到微观世界,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②量子理论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10.针对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用“八佾舞”,孔子表示反对,主张“克己复礼”,其实质是A.提高个人修养B.维护传统礼制C.扭转天下乱局D.规范人际交往【答案】B【解析】【详解】“八佾舞”属于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只有天子才能享用,诸侯使用天子的礼制,显然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体现,孔子是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表示强烈反对,显然是维护传统的礼制,故B项正确;提高个人修养不是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实质,故A项错误;扭转天下乱局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规范人际交往是孔子主张“仁”的思想主张,故D错误。-6-【点睛】按制度贵族舞乐时,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可是鲁国大夫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64人的大型舞乐队,与天子同礼,孔子是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表示强烈反对。《论语》中他谈到季氏此事的时候,就愤怒的说“八佾舞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意思是说:如果这件事情都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1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等信息说明人文主义者对财富的追求,故D符合题意;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与材料意思相反;C说法错误,此时还没有公开怀疑上帝。所以答案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名师点睛】文艺复兴运动意义:①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颂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②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文学艺术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然科学也因为思想解放和对实践的关注而走向近代科学。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1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7-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可见材料认为教育的功能是完善道德,故选C;A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D没有揭示材料的本质,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目的13.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未提出改变政治,排除A;C项,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涉及政治改革,但不符合题意“最早”排除C;D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要求推翻封建统治,主张民主共和,但不符合题意“最早”,排除D。B项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他们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是最早的,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4.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8-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纸;材料二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纸得到广泛应用。故A项
本文标题: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份考试(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2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