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下能力提升(一)我们周围的环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下能力提升(一)我们周围的环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1~2题。1.下列事物属于人工环境的是()A.高山草甸B.极地苔原C.科尔沁沙地D.亚马孙的原始丛林2.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解析:1.C2.C第1题,考查对环境分类的掌握,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依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划分的。A、B、D三项中的环境受人类影响较小,故属天然环境。C项中的环境则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第2题,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利于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活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有利于改善局地气候,利于农业生产,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3.下列不是按“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组合的是()A.丘陵缓坡—梯田B.天然草地—人工牧场C.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D.原始林—人工林解析:选C自然保护区属于人工环境,不符合题意。4.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解析:选C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则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在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对立。5.解决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现状,促进两者的统一,其根本目的是()A.使人类更好地征服自然B.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生产力D.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2解析:选D解决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现状是为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使人类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B.依赖C.征服D.友好7.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解析:6.C7.B第6题,从图①中可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环境应对应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7题,图②主要突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应为采猎文明时期,图③即表现出人对环境的影响,又表现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应为后工业文明时期,即谋求人地和谐,故选B。2017年10月27日,《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7年全国卷)》发布。该报告基于学界对绿色GDP的界定之核心内核,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损耗,以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5个指标,综合呈现了全国内陆31个省自治区市的绿色发展情况。据此回答8~9题。8.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B.“绿色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9.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好处是()A.涵养水源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C.农民忙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没有时间D.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解析:8.D9.D第8题,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绿色GDP”的内涵。第9题,北3京冬春季节风大,气候干旱,易发生沙尘天气。10.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林B.常绿针叶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解析:选D林地之类的植被杀虫剂的使用量小;草地中病虫害多,杀虫剂使用量大,人工草地使用的杀虫剂量更大,而且直接接触地面,下渗较强,很容易污染地下水。二、综合题(共50分)11.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2017年4月17~19日,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新疆南疆盆地、青海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北京9个省市区出现了沙尘天气,其中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宁夏北部局地出现沙尘暴,这次涵盖我国北方大部,范围为今年以来最广。材料二据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6年,沙尘的日数呈现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规律,其中,新疆南疆盆地为沙尘发生频率最高地区,其次是内蒙古西部及甘肃河套以西地区。(1)说出材料一中我国这次沙尘、沙尘暴天气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8分)(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3分)(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呈现怎样的趋势?(3分)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形成主要与西北沙源地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多大风天气、地表沙质物质广布有关。第(2)题,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材料二体现了环境改善沙尘危害减轻,逐步减轻了与环境的对立,促进了二者的统一。第(3)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答案:(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地表沙质物质广布,冷锋南下、出现大风天气。(2)人类破坏环境,环境反过来会制约人类发展,如果人类改善环境,环境会促进人类的发展。(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12.读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4(1)20世纪末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当前,世界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什么?(6分)(3)简述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6分)解析:本题借助三条曲线分析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相关性。结合曲线图知,从1900年到2000年这一百年的时间内,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达到一定高峰后会减少,资源数量将持续减少。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应该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出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答案:(1)人口达到高峰,资源大量消耗;污染日益严重(2)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16年6月5日为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材料二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1)用线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连接起来。(8分)A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B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C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物D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的________(字母),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图5中的________(字母)有关。(4分)(3)以我国江南丘陵地区为例,说明字母C、D的具体表现。(8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箭头的指向可以得出答案。第(2)题,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人类向环境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有关。第(3)题,开放性试题,可从合理的生产活动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答案:(1)(2)AB(3)表现一C:广泛修建梯田。D: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答案合理即可)表现二C:退耕还林。D:森林增加,生物种类增多,生态环境变好。(答案合理即可)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下能力提升(一)我们周围的环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2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