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6题,每题2分,共72分)1.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官僚政洽开始兴起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C.分封制度已被废除D.各国关系走向和谐【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士”在西周时期,属于贵族阶层,享有很多特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权,这说明了贵族政治逐渐走向瓦解,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的一个最典型特点就是官吏是依据能力当官,而不是依据血缘关系世袭而来的,这个在材料中并未体现,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分封制的含义是天子把土地和人口授予诸侯,诸侯对天子承担一定义务的制度,诸侯可以再次分封,材料中并未体现分封制的相关制度,也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崩溃,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为“战胜强立”,诸侯之间互相征伐,战乱不断,不会走向和谐,与史实材料都不符,故D项错误。2.齐桓公在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获得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资格后,他要效仿古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但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这反映出当时A.齐国内政被卿大夫操纵B.管仲在政治上思想保守C.西周社会结构根本改变D.传统文化影响政治取向【答案】D【解析】-2-【详解】根据材料“效仿古代帝王”“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虽然逐渐瓦解,但宗法等传统文化仍然起着影响,最终导致齐桓公“未能成行”,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作用,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管仲的思想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宗法等传统文化仍然起着影响,故C项排除。3.秦国君主的继承方式在春秋初年以前以(兄死)弟及为主,自秦穆公后,秦国也采取了子继代替弟及的承继制度,但它的子继不分嫡庶,“择勇猛者而立”。秦国继承制度的变化A.确保了君主血统的纯正B.利于秦国贵族内部的稳定C.有利于树立国君的威信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子继不分嫡庶,而是“择勇猛者而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中,更能体现出君主的作用和威信。故答案为C项。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均能确保血统纯正,排除A项;这一变化与贵族内部的稳定没有关系,排除B项;这一变化没有起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4.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明确的监察职责,叫“六条问事”,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郡守的,监察王国的内容没有载入明文。据此可知,当时A.郡守势力已日益膨胀B.监管郡守成国家工作重心C.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D.国家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汉景帝和汉武帝所采取的相关措施,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王国已不能构成对巾央威胁,郡的官员成为监察工作的重点,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郡守势力没有膨胀,排除A项;仅凭对地方郡守的监察,不能得出监管郡守成国家工作重心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排除B、D两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3-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准确把握。5.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C.皇权诉诸亲缘维系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立即增加太子兵力”“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够出任太子舍人、中舍人者等基本上都是当时著名的门阀士族,或者是宗室或外戚等与皇室有密切关系者,因此可得出西晋南北朝时期皇权借助亲缘维系,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晋南北朝时期太子卫兵、舍人众多,没有体现太子掌控朝廷实权,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官僚政治是指官吏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必须受制于皇帝及中央政府和上级官吏、官吏职务不得世袭的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皇子争权夺位的现象,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6.隋初,文帝接受大臣建议,“悉废汉以来州郡辟署佐僚之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吏部在选用地方官佐时全都使用外地人。刺史、县令皆每年考核政绩,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重复任用。这一做法A.打破地方政权垄断,健全社会组织B.深化对基层官吏监察的强度C.破除宗法体制,巩固国家政权统D.强化中央集权利于制度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隋文帝对地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结束士族豪强垄断地方政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推动选官制度的改革,因此材料说明强化中央集权利于制度变革,故D项正确。健全社会组织在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基层的监察,-4-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破除宗法体制,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对隋文帝地方制度改革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7.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A.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B.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C.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D.旨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唐初三省之一的中书省负责诏书的草拟;而到了唐德宗时期,则由原只是亲信顾问的翰林学士负责军国大事诏令的草拟,而中书省的职权则有所下降,这种变化反映的是皇帝通过重用亲信来侵夺相权以加强皇权专制,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翰林学士和中书省,没有涉及尚书省和门下省,A项错误;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材料中没有涉及,C项错误;这种变化旨在加强皇权,D项错误。【点睛】三省六部制度目的是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的统治。8.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反映了宋代科举对社会价值取向和观念的较大影响,故D正确;八股取士形成于明清时期,故A排除;材料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排除;“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说法过于绝-5-对,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影响社会观念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9.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总趋势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总的来看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官吏的任期长短和吏治清明与否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前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列强施加压力,故C项错误;官吏任期制的长短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的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10.明代时,呈送皇帝的题本章奏先由内阁代拟初步处理意见,如果参考意见得到皇帝首肯,则可转到批红环节,下发执行;若皇帝不同意拟办意见,则由内阁另行拟写,直到票拟出皇帝满意的处理意见为止。这一做法A.增强了政治决策的保密性B.严重制约了皇权C.利于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6-D.难以形成正确决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内阁具有代皇帝拟定奏章处理意见的“票拟”职能,这一做法减轻了皇帝的政务负担,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内阁首辅才有资格票拟本章,遇到本章过多不能及时处理或首辅生病不能入值的情况就只能将本章送至首辅私室拟票,本章出入于私室和宫禁之间,时间过长,经手之人过多,不利于增强政治决策的保密性;B选项错误,内阁制度强化了皇权,并非制约皇权;D选项错误,内阁代拟本章与决策正确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据此判断该条约为A.《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进行居住,这是《南京条约》附件里面规定的内容,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没有材料中内容的规定。故B、C和D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所以他肯定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结果,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12.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A.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C.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7-【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并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1860年”“1895年”“1901年”“1937年”这些时间点均为战争时期,因此共同特点是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故答案为C项。ABD项,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的表述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a.排除法,找准比较角度,从同中找异或从异中求同,逐个“肯定”或“否定”。b.正误判断法,注意各备选项表述的正误,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和鉴别,得出正确答案。很多情况下是两种方法同时并用。13.史学家郭廷以说:“海运大开已三百年,中英的接触已两世纪,彼此互感不满。中国虽无调整之意,英国则已不耐,认为非变不可。”这里的“非变不可”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扩大商品市场B.诉诸法律,建立协调机制C.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D.政治结盟,实现经济互惠【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海运大开已三百年”可以看出时间是新航路开辟以后300年左右,中英之间虽然有两个世纪的接触,但中国实际上奉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能够满足当时英国对华贸易的要求,所以英国后来发动了鸦片战争,要求打开中国的市场,这就是材料中非变不可的具体意思,故选C。走私鸦片不属于国家层面的行为,排除A;BD不符合中英关系的史实,排除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背景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4.如图是1884﹣1900年中国反洋教斗争事件统计示意图(单位:次)。这反映出-8-A.民众不断抵制西方文化B.反洋教发展成全国运动C.中国渐沦为文化殖民地D.西方列强加强对华侵略【答案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2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