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时的劳累D.东汉时期,珠江流域使用牛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B、C、D三项可根据一般常识推测是正确的说法,而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可能看到铁农具和耕牛耕地现象。故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名师点睛】中国古代耕作方式⑴原始社会: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⑵商周时期: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⑶春秋战国以来: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男耕女织等2.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原始自然崇拜【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战国时期国家尚未实行统一,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2-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客观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私有制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其它选项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4.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A.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B.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D.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知,“第一帝国”(秦汉)时期主要是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地区。而“第二帝国”(隋唐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而造成中国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故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结构的变化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3-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多金商贾”体现尊富思想,“人家勤织”“机杼”说明追去商业利润,故D项符合题意;诗中“水乡”是指吴江县盛泽镇而非水上集市,而且宋朝时市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故A项错误;是“罗绮”而非纺织工“走中原”,这里是指丝绸贸易,故B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清朝江南经济发展。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答案】D【解析】材料的经营方式下,农民耕种“富民”即地主的土地,收货物地主和农民各得一半,由此我们得知这种耕作方式是租佃式经营,故选D。自耕农经济是指生产者自身拥有自己赖以生存的耕地,其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排除A;千耦其耘式经营是商周时期集体劳作式经济,排除B;田庄式经营指的是从东汉起,豪强地主的力量壮大起来,他们通常采用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田庄生产的出发点就是满足他们生产和享乐的需要,排除C。7.据《金华集》记载,元朝在“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据此判断,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的主要意图是A.方便军事上的控制B.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C.搜刮财富D.加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管理【答案】C-4-【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行省制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等信息可知,元朝在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经济地位重要,故选C,A、B是从军事和政治考虑,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江浙、湖广、江西地区不属于边远民族地区,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8.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材料“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可得出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属于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D项也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9.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政府手中要掌握足够的土地,宋代以后政府为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政府手中控制的土地数量减少。10.明朝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5-A.工商业发展造成农业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说明明代农业从业人口减少,农民中有许多人改为从事工商业生产和发展,明代社会人员的结构成分也因此发生很大变化,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朝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11.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说明的人们乐于与商人为友,重视商人,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社会风俗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故选A;B与材料现象无直接联系,C、D和材料现象无关。12.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青瓷、粉彩瓷器B.粉彩瓷器、白瓷C.青瓷、白瓷D.白瓷、青瓷-6-【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陶瓷业成就,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可以看出越窑生产青瓷;从材料大邑“君家白碗胜霜雪”可以看出大邑生产白瓷。综上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粉彩瓷器与题干“君家白碗胜霜雪”不符,排除A;粉彩瓷器是在清朝康熙晚期才出现了,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排除B;D项表述顺序颠倒,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进步【名师点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4)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13.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生产力的发展B.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体现了生产力发展中的具体要素即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了劳动力专业化,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不具体,范围太大,且材料只涉及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信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粮食产量增加剩余了一定的劳动力,而是强调劳动力专业化出现,排除B。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排除D。14.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7-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坊市制度的破除,极大的推动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发展,所以《坊墙倒塌以后》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答案选A,BCD三项不能直接体现出这一特点。考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宋代纸币的出现以及坊市制度的破除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活跃,但并不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峰,唐代就以出现了信用货币“飞钱”,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5.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到,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宋史》中也曾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建都汴梁(今开封),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从北宋到南宋,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但题干材料并未涉及人口和政治中心的转移,这与题意不符,故A、B项错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意思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部分要依靠东南地区,这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根本”二字指政府的财政收入,包括钱财和粮食,因此C项说法并不全面,故C项错误,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
本文标题: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3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