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二次统练试题(含解析)
1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西周的封建社会……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C正确;西周尚未形成权力集中的体制,故A错误;“家天下”取代“天下为公”在夏朝已经开始,故B错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西周时期没有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有几级的封建……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西周时期家国一体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读图据此可推知2A.布币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B.布币演进折射出中国政局趋于统一C.国家分裂与动荡导致了币形混乱D.布币的名称由来与其制作材料有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布币的形制是仿照古代的农具形状铸造的,所以布币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故选A项;布币形制的变化是从美学功能和便于携带以及计量等方面考虑的,不是折射中国政局的统一,也不是由于国家的分裂和动荡导致币形混乱,故排除B、C项;布币的名称是由其形制演化而来,而不是因为制作材料,故排除D项。3.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传统儒学的影响D.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有西汉前期“女子不厌再嫁”到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故选B;西汉前期和中后期相比,商品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发展,故排除A;传统儒学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形成汉代新儒学,才被汉武帝确立为统治思想,所以导致变化的不是传统儒学,而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影响,故排除C;整个西汉时期都是自然经济形态,所以D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点睛】这一题关键是要看到发生变化的现象是在西汉中后期,所以能够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出现在西汉前期与西汉中后期之间,再结合上述现象是关于人的婚姻与伦理道德方面的,所以自然知道是在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考点。4.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3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B.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C.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D.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面模糊【答案】B【解析】西汉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晋和南朝时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变化,排除A项;西晋陈寿和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对曹操看法不同,故B项正确;“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说法不科学,排除C项;D显然与事实不符合,排除。5.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即世家大族的成员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往京畿地区,对其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和实行科举制B.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C.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D.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唐一代士族大规模的迁徙有三次:第一次在隋唐之际;第二次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三次则在唐末及五代战乱中。迁移的原因分别为科举仕进、战争及贬谪,结合选项可知,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属于第一次士族迁徙,这和科举制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不符合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中后期,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军镇,设立节度使,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选项错误。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与士族中央化无关,C选项排除。科举制打破了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的局面,D选项排除。【点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文化繁荣;对欧美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4生较大影响。6.清代中后期,北方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的移民浪潮;南方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迁徙浪潮。这一现象A.加速了南北人口平衡B.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C.反映了地方政局动荡D.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无法体现南北人口平衡,材料现象不是由南向北移民,湖广填四川是由东向西,故A错误,人口的迁徙浪潮可以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地方政局动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四川”、“西口”不是边疆地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7.“民本”二字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democracy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历史上两者A.都排斥君主在国家中的作用B.都维护当时多数人的利益C.都是宝贵的人类政治文化遗产D.都持续影响各自社会几千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民本思想虽然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的地位,约束了君主,调和了社会关系,而西方的民主制度对统治者的约束更大,这反映出两者都是人类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A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两者的影响,故D项排除。8.马克思说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5出许多著名论断,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一论断所属的领域应该是A.物理学B.逻辑学C.伦理学D.生理学【答案】B【解析】【详解】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由材料“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可知亚里士多德由没有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得出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一论断逻辑性非常强,故B正确;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材料未体现道德问题研究,故C错误;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材料未体现生物研究,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其思想逻辑性强,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9.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平稳运行D.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即商品经济的发6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不能体现出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和经济稳定运行,故排除AC;题干没有提到当时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故D项排除。10.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提到: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但是,他又认为,要改变这一现象,不应该依靠人民,而是要祈祷出现一位开明的君主。这说明伏尔泰A.认可当时英国式的代议制政体B.反对建立人民主权的理性王国C.契合中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宣扬天赋人权的资产阶级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伏尔泰反对专制,提倡自由,祈祷出现开明君主,可知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伏尔泰反对专制,提倡自由,支持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故B项错误;伏尔泰代表中上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D项宣扬天赋人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11.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一书中说:“无论是观察家还是工人本身,都知道工厂制度是非留下来不可了。这种制度的维护者为它感到骄傲,宣称它是为未来的完全自动化开辟了可能性的一种革命制度。”这反映了A.现代工厂制适应了文明进步B.手工工场自此被历史彻底淘汰C.大企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D.经营者革命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了资产阶级需要,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大企业主要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经营者革命出现于20世纪,与工厂制度出现的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7第Ⅱ卷(本卷共3题,共56分)12.移民往往折射出特定的地域历史发展特征或某个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7世纪起,英国步西班牙的后尘,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国王的“特许状”建立了第一个北美殖民地——詹姆斯城。北美殖民地居民来自英、法、德、荷等国,他们是为了逃避政府迫害和天灾人祸,或者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和美好生活。凭借武器和物质上的优势,他们驱逐或屠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强夺其土地。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材料二闽南及粤东地区人多地狭,田少山多,所以尽管禁令森严,福建沿海的闽南人还是向台湾偷渡不绝,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被承认完全合法。移民开禁以后,大批闽粤移民纷纷来台。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居民除土著外共有232443户、1901833口,一百余年增长了近十倍。明末以来,台湾西部、东部沿海平原和中部盆地先后得到开发。台湾向大陆输出米、糖、硤黄、藤条等,由大陆输入日用百货,大洋贸易的转运经济转变为两岸贸易。——据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美为何会成为17世纪西欧的殖民对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闽粤移民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移民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有何作用?(3)从本质上说,17世纪开始的西欧移民北美较之于明清时期闽粤移民台湾,前者在经济领域的影响有哪些新特点?【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掠夺;西欧国家王室的支持;北美远离欧洲大陆的独特地理环境成为西欧移民避难的理想场所;北美土著居民军事物质落后;北美资源丰富。(2)原因:人多地少。作用:促进台湾的开发,移民给台湾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和日用商品等,促进台湾和大陆贸易的交流发展。(3)西欧移民北美属于步入近代的范畴,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增加了资本的原8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美洲,屠杀当地居民,抢掠财富,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也给美洲带去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世界,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详解】(1)根据“从17世纪起,英国……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伦敦公司依据国王的“特许状”建立了第一个北美殖民地……北美殖民地居民来自英、法、德、荷等国,他们是为了逃避政府迫害和天灾人祸,或者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和美好生活。……他们驱逐或屠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强夺其土地”可知西欧在北美建立殖
本文标题: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二次统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4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