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试题(含解析)
1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相统一的秩序,并以此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这表明西周时期A.实现了周王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思想教化与集权政治相辅相成C.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产生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洽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相统一的秩序,并以此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等信息可知,血缘在家族秩序和社会国家秩序中发挥了联系纽带作用,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洽结构,D正确;先秦时期周王对地方尚未形成垂直管理,A错误;周朝时期没有形成集权政治,B错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产生于夏朝的“王位世袭制”,C错误。2.汉武帝时期主持“盐铁官营”事务的桑弘羊说:“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据此可知,“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A.导致了工商业技术的落后B.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C.破坏了商品经济竞争机制D.利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2【详解】据材料“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信息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抑商以建本,发展农业;且“盐铁官营”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D正确;据材料没有看到工商业技术的落后,A错误;“盐铁官营”是国家垄断行业,不能说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B错误;据材料“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信息可知,材料注重强调“将以建本抑末”,因此C片面。3.《文献通考》在评价宋代商业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宋代统治者)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A.放弃了抑商的政策B.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C.意欲规范商业活动D.通过立法减少商人的利润【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宋代统治者)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可知,宋代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B正确;据上分析,宋代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没有放弃了抑商的政策,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规范商业活动的思想,C错误;据材料“(宋代统治者)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可知,宋代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D理解片面。【点睛】重农抑商的政策,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服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黄宗羲认为:“凡章奏进呈……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这一思想A.主张恢复隋唐三省六部制B.认为君主制度阻碍国家发展C.意在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D.主张宰相与君主应地位平等【答案】C3【解析】【详解】据材料“凡章奏进呈……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等信息可知,黄宗羲主张君臣共治,制约君权,C正确;据材料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的弊端,B错误;材料内容是主张君臣共治,没有涉及地位平等问题,D错误。5.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但是当时江南地区仍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孝道观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这说明A.婚俗具有传承与变迁的特征B.理学通过婚俗强化了社会地位C.婚姻自由使社会价值观转变D.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等信息可知,婚俗具有传承与变迁的特征,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理学,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价值观转变,C错误;据材料没有看到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D错误。6.1912年孙中山曾说:“满洲专制政府倒矣,以中国史例征之,大可以本族专制政府代之;而乃不一然,帝王思想不谋而绝迹于天下,意见虽偶有参差,而无不同向于共和。”这说明A.民族主义是清朝灭亡的根源B.狭隘的民族情绪影响巨大C.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纲领D.民主共和成为了社会潮流【答案】D【解析】4【详解】据材料“……而乃不一然,帝王思想不谋而绝迹于天下,意见虽偶有参差,而无不同向于共和。”等信息可知,民主共和成为了社会潮流,D正确;据材料没有涉及清朝灭亡的根源,A错误;据材料“满洲专制政府倒矣,以中国史例征之,大可以本族专制政府代之;而乃不一然……而无不同向于共和。”等信息可知,狭隘的民族情绪说法错误,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民主义,C错误。【点睛】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7.下表是对1944年抗日战争中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据此,分析合理的是正面战场像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败,国民党损失兵力约五六十万人,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使6000万人民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共作战两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2万余人,俘获日伪军3万余人A.不同的立场记载的史实有出入B.抗战路线的不同影响了战局C.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了战争策略D.国民党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正面战场”是战败,而敌后战场反攻并取得胜利,究其原因是抗战路线的不同影响了战局,B正确;据材料看不出记载的史实有出入,A错误;据材料没有看到日本调整了战争策略,C与材料无关;国民党没有放弃正面战场抗战,D错误。【点睛】抗日战争的2条路线是: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58.《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了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同时允许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这一举措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B.使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C.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D.成功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了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同时允许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等信息并结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知是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A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就已分离,B错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就是2005年10月11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时提出来的,与时间不符,C错误;据材料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错误。9.《十二铜表法》一些条款指出“自由民与贵族享有同样的财产私有权”,还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由此规定A.推动了罗马共和制的确立B.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C.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应【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自由民与贵族享有同样的财产私有权”、“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信息可知,客观上打击了贵族的特权,因此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B正确;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据上分析客观上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没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义务,D错误。610.直到18世纪初,英国国王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乔治一世有权更换大臣、赐给称号和年金,乔治三世也保有个人选择大臣权。由此推知A.当时的英国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英国代议制的建立加速封建势力瓦解C.国王是当时英国政治制度的枚力中心D.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具有渐进性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直到18世纪初,英国国王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等信息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掌握行政权,D正确;据材料不能判断英国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代议制的建立加速封建势力瓦解,B错误;材料18世纪初,结合所学可知国王不是当时英国政治制度的枚力中心,C错误。11.马克思说:“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他们就愤怒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马克思意在强调A.资产阶级的残暴性B.阶级调和的必要性C.阶级斗争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的阶段性【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等信息可知,这是空想社会主义企图与资产阶级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马克思提出应该与资产阶级斗争,不是妥协,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的残暴性,A错误;据上分析马克思提出应该与资产阶级斗争,不是妥协,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人运动的阶段性,D错误。712.“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时把生产的各个阶段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发展中国家往往进行劳动密集型阶段的生产,发达国家主要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的生产。这反映了A.国际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计划性B.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更具有依存性C.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D.全球化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时把生产的各个阶段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发展中国家往往进行劳动密集型阶段的生产,发达国家主要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的生产”信息可知,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更具有依存性,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垂直型国际分工”的生产,与A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全球化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农民的农产品要先出售,取得货币来交租,剩余货币用于购买铁用具、食盐等资料。农业中的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城郊园圃业、林业、牧业、渔业商品化的程度较高,农业领域的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由于抑商政策和土贡政策的冲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只能依附于小农经济和地主田庄经济,难以独立发展,不占主导地位。农产品依然主要通过非市场途径分配,即缴纳租赋和留作自用。市场需求对农业商品化影响不大。农业依旧是传统农业,政府发展农业的目标是增产,农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也是增产。——摘编自郑林《试论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8材料二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在英国改造农业方面得到了典型表现。自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对商品粮的巨大需求。乔治三世在位时期(1760-1820年)国会颁布圈地法令3000个以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农村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层。农业的资本主义化,鼓励了农业投资,为技术革命和机器的应用扫清了障碍。播种机、打谷机和收割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成立了农业委员会、皇家农业协会等。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商品化的发展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英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特点:货币地租逐步普及;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主要目的是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化趋势;总体上仍受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限制,规模效应有限;依附传统自然经济,影响有限。(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代议制的确立;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的发展;圈地运动的进行;农业投资的加大;新技术的应用;专业组织的推动。影响:推动了农村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改变了农
本文标题: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4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