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5讲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东南沿海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3.影响(1)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增强,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打开中国大门之后,西方人运用资本主义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和原料谋取经济利益,这在客观上起到“示范”效应,洋务派所办企业中的一些经营管理人才,大都具有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历。图示明史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2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教材补缺官办洋务企业的民营化趋势(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产生(1)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2)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手工工场转变而来。(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初步发展原因(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业的发展(2)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3)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表现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数额增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意义(1)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3)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生存环境(1)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3)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图示解史近代主要经济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2)表现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宅:中国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2.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1)交通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④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唐胥铁路。(2)通信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③19世纪80年代初,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3)大众传媒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4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选修4)1.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1)崭露头角:在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詹天佑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2)修建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①艰苦勘测,确定关沟线。②设计“人”字形路线,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③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④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2.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在清朝末期支持保路运动。(2)在民国时期克服困难,主持川汉、粤汉铁路的修建。(3)在生命最后阶段,远赴海参崴,为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进行艰难斗争。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解体指封建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它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整个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依然存在,并在农村占统治地位,对西方的经济渗透也具有天然的抵抗力。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但就整体而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并没有完全解体。针对练1(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题,8)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析正确的是()项目1872年1881年棉纱5万担1224.1万匹棉布17.2万担1493.1万匹A.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5B.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C.民族工业在困境中发展D.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答案D解析材料中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织布不需要自己纺纱,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故D项正确。2.买办在中国近代史中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其职能主要是帮助洋行收购土货,销售洋货。一些买办脱离洋行独立经营,使买办资本成为民族资本,形成买办资产阶级,这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3.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18世纪60年代兴起散商贸易,随之产生外商代理行号。1840年以后,外国在华洋行日益发展,是外国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近代”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主要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主要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就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1.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2)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3)影响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了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6③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附庸。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1)经济形式:由单一的自然经济形式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元合一的经济形态。(2)生产方式: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工业产生;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工厂;轻重工业部门并存。(3)商品流通:国内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外来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效应加大。(4)阶级分化:伴随着西方经济侵略,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考点二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军事工业:目的是“自强”。性质是封建官办企业。企业经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参与市场交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大小官吏分别掌握企业的管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2)民用工业:目的是“求富”。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企业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官督商办”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产物,这种企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力。2.近代化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1.洋务运动的特点(1)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的发展过程。(3)投资形式由官办到官督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4)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72.洋务运动失败原因(1)从学习目的上,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从学习内容上,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从企业管理上,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管理制度混乱。(4)从国内环境看,在中央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洋务派对立的顽固派盲目排外,极力阻挠洋务运动。(5)从外部环境看,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针对练2(2018·武汉高三模拟,28)1866年,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准备招收30岁以下正途出身人员(翰林、进士、举人、秀才),遭到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结果,“自倭仁倡议以来,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挡,甚且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臣衙门遂无复有投考者”。材料主要反映了()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博弈B.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C.儒家纲常伦理受到挑战D.洋务派奉行“中体西用”不切实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坚决反对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说明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材料中没有提及洋务派的举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坚决反对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目的是维护儒家纲常伦理,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洋务派奉行“中体西用”的信息,故D项错误。3.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开始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家国情怀——洋务运动的爱国性8洋务运动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实践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主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因此,洋务运动既是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维护自身统治的“自救”运动,也是爱国的近代化运动。材料一旧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5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5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