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一位山东潍坊的游客于3月21日清晨到天安门广场参观升旗仪式,天气晴朗,当日升旗时间为地方时6时,请问升旗手准备升旗的那一瞬间,游客手表显示的时间是()A.6:00B.5:44C.6:16D.6:06【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时差的应用。【详解】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游客手表显示的时间应为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当日升旗时间为北京的地方时6时,北京的经度为116°E,与120°E相隔4°经度,比120°E晚16分钟看到日出。因此,当北京于当地时间6时看到日出时,手表上显示的东八区的区时应为6:16。正确答案选择C。【点睛】该题注意将题目转变为:即可解答。读“某地昼长季节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22.该图反映的地点是()A.北极圈B.北极点C.南极点D.南极圈3.下列日照图所示日期与上图中B点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图中阴影处表示黑夜)()A.B.C.D.【答案】2.A3.B【解析】【分析】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题详解】根据图示材料可知,该地夏至日出现极昼,冬至日出现极夜,应为北极圈,正确答案选A。【3题详解】根据图中材料,B点所代表的日期为12月22日,根据选项中光照示意图确定日期即可作答:A.该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应为6月22日,与题意不符,A错;B.该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应为12月22日,与题意相符,B对;C.该图为南半球极地投影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应为6月22日,与题意不符,C错;3D.该图为侧视图,据图可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应为3月21日或9月23日,与题意不符,D错,故正确答案为B。【点睛】光照图的判断:下图表示某些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②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若该图示意郊区与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在a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③地更合理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C.a代表郊区D.在③地布局水泥厂比a地更合理【答案】4.D5.C【解析】4【分析】该题组立足于地理模式图,考查热力环流的概念和应用。【4题详解】据题干要求,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若为白天,山坡受热增温快,形成上升气流,山谷相对较冷,形成下沉气流,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此时②表示的是白天的山坡;若为夜晚,山坡冷却降温快,形成下沉气流,山谷相对较热,形成上升气流,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此时②表示的是夜晚的谷底;因此正确的项目为②③,正确答案为D。【5题详解】据题干要求,若此图表示的是郊区与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则可以判定,b为城市,a为郊区。那么:A.绿化带作用为防风挡沙,降低热岛效应,因此在③地建设绿化带比在a地更合理,A错;B.近地面大气市区气压低于郊区,B错;C.若此图表示的是郊区与城市之间的热力环流,则可以判定,b为城市,a为郊区,C对;D.易造成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且在热岛效应环流之外,因此③地布局水泥厂比a地不合理,D错。故正确答案为C。【点睛】2.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6.图中各地的气压值()A.乙甲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7.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D.乙地温度小于甲地8.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答案】6.B7.B8.C【解析】【分析】该题组立足等压面知识,考查对热力环流原理的运用。【6题详解】据图可知,相同海拔下,丁处等压线向高空凸出,说明丁处的气压高于丙处;由于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所以甲的气压高于乙处;近地面气压始终高于高空,因此乙的气压高于丁;故该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甲乙丁丙,正确答案为B。【7题详解】根据材料和上题可知,相对来说,甲地气压较高,乙地气压较低:A.由于甲地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相对于乙地气温较低,A错;B.由于甲地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B对;C.由于乙地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C错;6D.由于乙地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相对于甲地气温较高,D错。故正确答案为B。【8题详解】A.甲丙之间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所致,A错;B.乙丁之间气流的运动方向是垂直方向,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B错;C.四地间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对;D.水平气压梯度力不禁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还影响丙丁之间的风速,D错。故正确答案为C。【点睛】热力环流示意图:一般规律:热低压,冷高压;热上升,冷下沉上升雨,下沉晴。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9.图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建港口的是()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7【答案】9.A10.D【解析】【分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的运用。【9题详解】据图和所学知识,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沿运动方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根据第一幅图所示纬度可判断图中河流处于北半球,故②岸受河水冲刷严重,小岛最终与该河①岸相连;根据第二幅图所示纬度可判断图中河流位于南半球,故③岸受河水冲刷严重,小岛最终于该河④岸相连。因此①④符合题意,答案选择A。【10题详解】据图和所学知识,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沿运动方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港口需布局在港阔水深的区域。根据第一幅图所示纬度可判断图中河流处于北半球,故②岸受河水冲刷严重,该处水深,适合布局港口;根据第二幅图所示纬度可判断图中河流位于南半球,故③岸受河水冲刷严重,该处水较深,适合布局港口。因此②③符合题意,答案选择D。【点睛】地转偏向力示意:11.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C.以水分变化为基础D.垂直分异规律8【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详解】据题干可知,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差异,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答案选B。【点睛】非洲自然带分布:日本北海道、法国普罗旺斯和我国的伊犁河谷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的产地,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花只开一季,还没等到第二季花开,天气就冷了;而伊犁河谷薰衣草一年开两季花,夏季开花一般在6~7月,秋季开花一般在8~10月。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12.日本北海道与伊犁河谷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A.两地地形特征不同B.两地土壤肥力差异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D.两地种植技术差异13.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海面冰川多B.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C.地震多,海啸的破坏D.暖寒流交汇,能见度差14.下列有关北海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海洋影响,冬季气候温暖B.受季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C.地形以平原为主,沿海多沼泽D.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答案】12.C13.D14.B【解析】影响作物花期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热量是气候特征的要素之一,花期差异主要原因是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北海道位于暖寒流交汇处,多大雾天气,能见度差。受季风影响,冬季风经过海面,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降雪量大。【12题详解】影响作物花期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日本北海道是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较低。伊犁河谷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热量充足。热量是气候特征的要素之一,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两地气候特征差异,C对。地形、土壤、种植技术不是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A、B、D错。【13题详解】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位于暖寒流交汇处,多大雾天气,能见度差,D对。海面冰川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A错。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地震多,海啸的破坏,对航行有危害,不是影响日常航行的主要原因,B、D错。【14题详解】北海道受海洋影响,冬季多降雪,气候寒冷,A错。受季风影响,携带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冬季降雪量大,B对。地形以山地为主,C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错。15.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10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题。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C.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D.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立足四川茶叶生产,考查区域差异。【详解】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是盆地地形,北部秦巴山高成为天然屏障,冬季冷空气受到山脉阻挡,较江、浙地区春天更暖,对茶树影响小,这是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选项中只有C答案符合,故答案选C。16.2010年8月,鸭绿江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机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该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下题。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详解】具有预报、分析、评价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即GIS,具有定位功能的是GPS,具有检测功能的是RS。将GIS和GPS技术结合,能将洪水围困的市民的相关资料加以加工及起到查询功能,并准确定位受灾市民的位置及时实施救援。故正确答案为D。【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1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环境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7.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且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A.电视机厂B.造纸厂C.电镀厂D.炼油厂18.若工厂可对大气产生污染,位于湖南省洞庭湖流域的城镇布局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7.A18.D【解析】【17题详解】图中甲图居民区位于河流下游,根据图示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应不污染水源。电视机厂不污染水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18题详解】安徽省为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工业区应布局在季风垂直的郊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19.图示时间段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主要是()A.农业B.工业C.第三产业D.采矿业20.目前,郑州市不少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B.郊区环境优美C.市区劳动力短缺D.郊区地价较低【答案】19.C20.D【解析】试题分析:【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相关知识。图示前期,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均处于较低水平,在此期间,当地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处于主体地位;图示中期,当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均快速增长,属于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带动工业化阶段,此期间,第二产业比重占三大产业的主体地位;图示后期,城市化水平维持较高水平且呈继续增长态势,而工业化趋势呈明显下降趋势,表
本文标题: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8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