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非选基础练习题(五) 新人教版
1非选基础练习题(5)(一)[2019·泰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入秋以来,强冷空气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10月19日,新疆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天气过程。材料二该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1)说出该日南疆和北疆地区的天气现象。(6分)(2)试从甲、乙两地任选一处,说出未来几天内该地的天气变化。(8分)(3)据影响海南岛附近的天气系统,说出此时海南岛的风向,比较此天气系统西部与东部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8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北疆地区受冷锋控制,可能引发寒潮天气。南疆受冷锋影响,风力较大,结合南疆地理环境和图例知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第(2)题,结合甲、乙两地锋面符号知,它们分别位于冷锋和暖锋的锋前位置,据此判断未来几天内两地的天气变化。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海南岛东部有气旋分布,根据等压线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判断此时海南岛风向。结合该天气系统东、西部等压线疏密状况判断风力大小。答案:(1)北疆地区:寒潮(大风、降水、降温或冷锋过境)。南疆地区:沙尘暴。(2)甲地:由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转为大风、雨雪天气,之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乙地:由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转为持续降雨天气,之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西北风(偏北风)。西部风力大、东部风力小。理由:西部较东部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二)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1)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请各答一条。(4分)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2)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请列举两条。(6分)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从图中看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主要是山区,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是因为山间谷地地势起伏相对较小,以及山间谷地聚落较多、人口较多。第(2)题,考查现代交通运输的作用。首先明确现代交通运输线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之间的贸易和文化往来,再结合材料将高标准公路、铁路建成的作用具体化即可。答案:(1)自然:地势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社会经济:聚落较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和补给)。(4分)(2)增加了一条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系的区域)。(6分)(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3(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0分)(2)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河流、经纬度位置等特征可知,甲地位于河谷,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地带,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分析农业区位条件注意说明因果关系。第(2)题,由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夏季炎热干燥,光照、热量充足有利于葡萄生长,但降水不足;鹅卵石一方面可以保持下面土壤水分,另一方面增加昼夜温差,利于作物糖分积累。答案:(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四)[2019·福建质检]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前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4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季冬季开发前的比例61%24%15%开发后的比例38%32%30%(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4分)(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6分)(3)与新疆相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6分)(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8分)解析:(1)地势特点可以从地势起伏和倾斜方向角度回答。(2)河流径流量大小决定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从此角度分析即可。(3)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机械化、交通、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可结合两地区域特征进行分析。(4)从表中数据可知,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特别是农作物耗水量大的夏秋季节水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有利影响可结合田纳西河开发的意义回答。答案:(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4分)(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6分)(3)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6分)(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8分)(五)[2019·湖南衡阳模拟]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5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包括我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略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8分)(2)比较天津、济南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简析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8分)(3)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速铁路已经通车。该铁路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做除了可节省土地外,还有何好处?(2分)(4)调查发现,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以上两区域投资建厂,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4分)解析:(1)构筑大上海经济区的好处从降低区际协调成本、发挥上海的辐射功能、合理布局产业、发挥集群效应等方面来阐述。(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有气候、地形、河流等。(3)架桥的好处一是减少占用土地,二是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影响。(4)欧美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两区域投资建厂的原因主要是两区域在交通、人才、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优势。答案:(1)能够变外部经济为内部经济,减少区际协调的成本与难度;有利于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功能;有利于长三角产业的合理布局;能够根据产业链的要求,发挥产业集群6效应,提高经济效益。(8分)(2)天津是沿海港口城市,济南是内陆铁路枢纽城市。都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温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都位于河流沿岸。(8分)(3)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影响。(2分)(4)主要是由于两区域的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状况较好,高素质人才比较集中;符合欧美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层次的需要。(4分)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非选基础练习题(五)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8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