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示两区域A.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2.图示两区域的气候A.都为热带气候类型B.都以冬雨型气候为主C.都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D.都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答案】1.B2.D【解析】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尼罗河三角洲,乙为恒河三角洲,两地的外力作用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正确。故选B。【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尼罗河三角洲,乙为恒河三角洲,两区域气候分别为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原因都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正确。故选D。读某区域地图(图甲)及某国家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征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2-3.内罗毕周围地区适宜种植园艺作物,传统园艺作物以茶叶和咖啡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B.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C.河流众多,流量稳定,灌溉水源充足D.地处低纬,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多雨4.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种植园艺作物以花卉为主,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东临印度洋,海洋运输便利,便于花卉销售到国外市场B.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花卉市场需求量大C.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D.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支持【答案】3.B4.D【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结合内罗毕的气候特征图,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河流的流量不稳定,故C、D项错误;据经纬度分析,内罗毕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故A项错误;内罗毕位于低纬度地区,地势较高,对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较小,故B项正确。【4题详解】-3-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加上政策的支持,因此大量的花卉出口到欧美市场,故D项正确;该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鲜花种植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故C项错误;B项说法与题意不相符,故排除;海洋运输便利不是出口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6.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琵拉大沙丘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读图,根据沙丘移动方向,盛行西风会将海岸的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A正确。山地阻挡海洋水汽,在迎风坡会产生较多降水,不会形成沙漠,B错误。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误。沿岸有暖流经过,D错误。故选A。-4-【6题详解】该地盛行西风,从自然带来看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却出现了沙丘这种荒漠特征,该特征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A、B、D错,C对。故选C。【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7.图示②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8.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答案】7.A8.C-5-【解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②地位夏季(6-8月)降水较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12-2月)降水较多,温和多雨,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A。【8题详解】在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人口锐减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D.生态恶化10.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11.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A.甘肃玉门B.福建厦门C.辽宁鞍山D.湖北武汉【答案】9.B10.A11.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地域形成和衰落及解决措施。【9题详解】结合材料“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因此该地是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最终导致该地区工业设施废弃或半废弃,故选择C选项。【10题详解】-6-结合材料“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环境,故选择B选项。【11题详解】甘肃玉门多石油资源,辽宁鞍山多铁矿资源,结合材料“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整治的措施有回填矿坑等,成都和武汉没有矿区关闭形成的棕地,故选择B。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增加旅游景观⑤提高沙层含水量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④⑤13.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A.建材产业B.沙漠旅游休闲业C.光伏发电产业D.沙生中药材产业【答案】12.C13.A【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7-该题主要考查草方格沙障在治沙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草方格沙障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使风力减弱,阻止沙丘的移动,保护铁路线;同时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在固沙植物作用下,土壤条件逐渐改善。故答案①②⑤正确,答案选C。【13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发展方向,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可以利用自然独特的大漠风光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利用该地丰富的太阳能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展沙生中药材产业,但不是和发展建材产业,故答案选A项。【考点定位】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低,属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等内容并能够分析。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设置沙障的作用: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黏土沙障是将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m的土埂,间距1~2m,走向与风向垂直。黏土固沙施工简单,固沙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下图为澳大利亚地理事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对澳大利亚风能分布影响最大的风是A.季风B.东南信风C.西风D.极地东风15.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是A.山地广布,地形崎岖B.沙漠面积广C.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D.公路、航空发达【答案】14.C15.A-8-【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图中澳大利亚风能最丰富的位于西南,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对风力资源影响最大的是盛行西风,C正确。【15题详解】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信的是山地广部地形崎岖,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三部分,东部是山地,中部是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而不是山地广布,选A。【考点定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16.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B.区域都有明显的界线C.区域之间具有相对一致性D.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答案】D【解析】【详解】区域内部还可以划分更低级的区域,A错误;区域是有界线的,但不同区域之间的界线,有模糊的也有明确的,比如国界、省界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气候区、植被区等界线是模糊的,B错误;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C错误;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D正确。故选D。17.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D.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答案】D【解析】居民区和公园附近的交通流量都很大,将三者叠加可以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9-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19.与B区相比,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形B.水资源C.技术D.交通20.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①有利于扩大就业②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③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④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8.B19.B2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和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8题详解】由图可判断该国为智利,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容易侵入到地表下方,在其冷却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铜矿资源。因此该国铜矿资源丰富且埋藏浅。故选B。【1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在开采铜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控制粉尘,所以水资源是开采铜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图可知,B地受西风控制全年降水较多,A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和B相比河流少,水资源相对贫乏。故A去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故选B.-10-【20题详解】出口铜矿石并没有延长企业的产业链,没有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就业的影响小,①错;铁矿石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低,所以经济效益较差,②正确;铜矿石的加工生产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出口铜矿石可避免在加工过程中污染,所以减少了环境治理的费用,③正确;铜矿石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并未向第三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无较大影响,④错。故选C。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22.图二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A
本文标题: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1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