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后汉三贤”著述的叙事心态及其呈现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后汉三贤”著述的叙事心态及其呈现研究姓名:刘晓珂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韩云波20080401“后汉三贤”著述的叙事心态及其呈现研究作者:刘晓珂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相似文献(9条)1.期刊论文石冬梅.SHIDong-mei王朗思想略论-许昌学院学报2009,28(3)曹魏重臣王朗在法律、政治、哲学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反对恢复肉刑方面;政治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仁政爱民的学说,而又有所发展;在哲学上,他是一个比王充和王符更为彻底的朴素唯物主义者,他特别对相术进行了深入的批判.王朗在中国法律史和中国哲学史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2.期刊论文黄丽峰.HUANGLi-feng后汉三贤的士风批判-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王充、王符、仲长统对汉代士人唯圣人之言是听、轻信盲从以及盛交游、逐名利、阳奉阴违等行为的批判,勾勒出东汉一代士人的负面形象,重申并弘扬了士志于道的士文化精神,对后世乃至当代知识分子均有警示意义.3.期刊论文杨永泉.YangYongquan两汉经学社会批判思潮管窥-南京社会科学2008,(6)自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即把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定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问题是,在董仲舒创立的一整套学说体系里,儒家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灵魂理论仁学被抹煞了、删除了,象征孔孟一系真正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学说遣到阉割、篡改与修正,取而代之的恰恰是服务干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容,其核心是绝对权威并具有宗教色彩的君权神授论.这种僵化的扭曲的封闭型思维模式的神学经学,不仅笼罩着汉一代思想界,同时对当时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毒害均至深且钜,对两千余年中国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后果是灾难性的.4.学位论文王中杰东汉社会与三贤思想2009三贤是指东汉著名的思想家王充,王符,仲长统。之所以将其三人同称并举,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思想特征,即在思想内容上都是儒道兼综,高扬道家的旗帜,纠正弥补儒家在天人关系上的荒谬和不足。三贤的思想特色首先是批判性,但批判的重点是有所不同,王充的批判重点是学术批判,主要针对当时甚嚣尘上的今文经学和谶纬迷信,而王符,仲长统的批判重点则是社会批判,旨在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在这里,三贤的批判思想体现了在社会主题转变下的学术思想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其次是过渡性,主要体现在我国古代学术史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过渡,这主要是通过高扬道家思想来完成的,三贤不仅在思想方面信奉、崇拜道家思想,而且在行为处事乃至生活方式上也是努力践行之的,他们的实践直接开启了魏晋玄学的先河,对魏晋玄学的兴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三贤思想概述,分析了三贤思想产生的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传统文化背景,论证了东汉社会与三贤思想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了三贤的思想的第一个共同点,即在哲学领域对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继承和对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批判,以及在儒、道兼综问题上的取舍应用,他们都表现出在唯物主义哲学领域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第三部分讨论了三贤思想的第二个共同点,即是在社会领域的王霸思想。三贤基于类似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不可纯任儒术,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的社会治理思想,同时指出王霸思想的优劣短长及主次地位,做到儒法并用,重点强调了乱世宜用重刑的主张;第四部分讨论了三贤在经今古文学之争中的文化立场。三贤出于建立完整学术体系和特定政治斗争的需要,在当时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互争优劣短长的大潮中不自觉的卷入了这场论战中,三贤的共同点是对经今古文之争,有自已独特的学术倾向性而并非是纯粹的学术判断,王充、仲长统倾向于古文经学,但著作中也有神秘主义等今文经学的思想因素;王符出于规避王权的需要主要倾向于今文经学,但也为古文经学留有生存的空间和余地。5.期刊论文祁增年王充论养气自守-养生月刊2005,26(12)王充(公元27~96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对养生保健亦很有研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在论衡·自纪和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以下简称后汉书本传)之中.6.学位论文邢静欣王符《潜夫论》研究2008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终生隐居不仕,留下了36篇谈天地、说人生、针砭时弊、讨谪物情的文章,集为《潜夫论》。该书与王充《论衡》、仲长统《昌言》同被视为东汉最有影响的三部学术著作,受到人们的推崇。当今,对《潜夫论》的研究已逐渐形成热潮,出现了不少研究王符及其《潜夫论》的专著和论文。研究领域涉及王符生平、王符思想、《潜夫论》校勘笺注、民间传说等,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史料匮乏,学术界对王符的生卒年以及《潜夫论》的写作流传情况还存在着种种混乱甚至错误的说法。王符思想成就屡被云及,而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却往往被忽视,其版本源流更少有爬梳者。有鉴于此,本文力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王符生平及《潜夫论》写作流传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梳理《潜夫论》版本流传情况,论述《潜夫论》的文献价值及思想成就,以期对《潜夫论》进行全面研究。第一章,王符生平及所处时代考。这一章由四部分组成:分析归纳前人诸说,得出王符生于章和之交、卒于公元163年以后的结论;探讨王符“安定俗鄙庶孽”的卑贱身世;对王符所处的时代进行概述;通过讨论王符交友情况走进其内心世界。第二章,推究《潜夫论》写作缘起。这一章主要包括:一、对《潜夫论》的题名进行考证,探究王符的创作动机;二、运用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写作年代,得出编定于公元141年以后的结论;三、介绍《潜夫论》一书的历代评介情况。第三章,《潜夫论》版本流传考。本章分为历代著录和版本流传两部分。通过查阅唐宋类书、古书旧注对《潜夫论》的征引,梳理归纳《潜夫论》在宋以前的流传情况,并重点对明、清乃至近现代的一些较有名的《潜夫论》版本进行全面分析,探究源流,品评优劣。第四章,探讨《潜夫论》的文献价值。本章试图从新的角度来研究它的价值与意义,将《潜夫论》与史书内容相比较,进而发现其证史、弥补史书记载之疏略、了解先秦两汉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献价值。此外,《潜夫论》形制短小、语言凝练,具有一定的明嘹性、准确性和生动性,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容,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五章,王符思想略论。这一章在充分关注东汉中期社会背景和王符个人经历的基础上,探讨王符思想的学术渊源,然后对其政治、经济、教育、伦理、军事思想进行辩析评价,考证其思想成就。总之,《潜夫论》是一部很重要的子书。但由于时代久远,该书散佚情况较为严重,这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阻力。笔者尝试通过上述考查,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潜夫论》作些综述性研究,探讨《潜夫论》的学术价值,力图揭示其本来面目。7.期刊论文中国古籍作品-决策探索2004,(2)1.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2.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的代表作作品28种.其中有:墨子閒诂(清孙诒让撰);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及门客作);新书(西汉陆贾撰);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著);盐铁论(西汉桓宽撰);论衡(东汉王充撰);潜夫论(东汉王符撰);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撰).8.期刊论文王继训两汉儒家天命思想哲学意义上的阐释-山东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1)在先秦儒学中,天命思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汉代,这一思想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有了个人意义上的天命不可知论和王朝意义上的天命可知论.王朝之命的认识不同于对个人之命的认识.一种是有意的计划,一种是下意识的结果.但不管何种倾向都已经不是道德伦理的问题,而是属于形而上的范畴.这些天命观对汉代学术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代儒家两层面的天命观的传统发展至魏晋时期,魏晋士人在王朝层面上失去了对道德主义天命观的信心,转向道家的个人意义上的天命观.这一转变的开始,是由王充、王符公然鄙视儒家道德治国的权威性为标志的.9.学位论文李沈阳汉代人性论研究2008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汉代人性论:一是对汉代主要思想家和著作的人性论进行述论,二是对汉代人性论的发展脉络、时代特色、历史地位以及现实影响进行解析。绪论主要通过对现代人性概念的辨析,指出其成就与不足,提出本文的人性论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性的来源和依据、人性的善恶及人性的改善。上篇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西汉初年的人性论主要分析贾谊、韩婴和《淮南子》的人性论,认为西汉初年的人性论既继承先秦人性论的观点:韩婴对孟子性善说的继承和发展,《淮南子》对先秦道家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又开启汉代人性论的新领域:韩婴对性情关系的认识、《淮南子》以性情为基础探讨礼的起源、贾谊和《淮南子》对社会风俗与人性关系的认识。西汉初年的人性论是对先秦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为汉代人性论的发展演变打下基础。第二章到第四章探讨西汉中期到东汉前期的人性论,这是汉代人性论确立其特色、进一步发展和分化的时期。第二章西汉中期人性论的发展主要探讨董仲舒的人性论,认为他完成从先秦到汉代儒家人性论的转折,在汉代和中国人性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盐铁论》中贤良文学则对董仲舒的人性论作了补充。第三章西汉后期人性论的演变,首先分析以刘向和扬雄为代表的汉代儒家人性论的分化,指出刘向的性情相应所和扬雄的善恶混说与官方人性论的差异与对立。其次分析《老子指归》的人性论,揭示其突出气的作用以探讨人性的来源及对人性自然平等观念的否定。第四章东汉前期人性论的继续发展与分化主要研究《白虎通》与王充的人性论,认为《白虎通》继承董仲舒的人性论,同时在性情关系及人性的依据方面发展了汉代官方人性论;王充在以气探讨人性的来源、以气的多少决定人性的善恶等方面却与儒家人性论不同,体现汉代儒家人性论的进一步分化。第五章东汉后期人性论的转变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东汉后期儒家人性论的动向分析王符、赵歧、郑玄、苟悦的人性论,认为这时期的儒家人性论既继承此前儒家人性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又提出才性问题、性情相应等新的见解,透露出汉代儒家人性论的转向;第二节分析《老子河上公注》、《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的人性论。揭示道家人性论与早期道教人性论从人性的自然平等到不平等的演变。下篇包括四章内容。第六章汉代人性论的发展脉络在上篇的基础上,对汉代人性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西汉初年是对先秦人性论的继承及开拓时期,西汉中期到东汉前期是汉代人性论的发展分化时期,东汉后期是汉代人性论的转变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又可以从两条线索来把握汉代人性论的发展演变轨迹,一是汉代儒家人性论的继承、发展、分化和转变,其中在第二个时期里还存在官方与非官方人性论的相互影响:二是汉代道教道教人性论的发展演变。三个阶段、两条线索是本文把握汉代人性论的基本思路。第七章汉代人性论的时代特色在上篇和第六章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与分析汉代人性论的特色,认为汉代人性论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色:人性来源的宇宙论探讨、性善情恶的价值判断、人性论与政权性格之间的互动、性三品说的流行。本章同时对汉代人性论的这些特色进行辨析。第八章汉代人性论的历史地位,首先对先秦人性论的基本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通过对比汉代人性论与对先秦都涉及但作出不同回答的问题——本性的同异、性善的前景、礼义的起源和性情的关系——揭示汉代汉代人性论与先秦人性论的相通和演变之处。其次简要概括汉代之后人性论的发展状况,从三个方面——人性来源的宇宙论探讨、性三品说的传播与修正、性情观的传承——分析汉代人性论对后世人性论的影响,最后认为汉代人性论在中国人性论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用承前、发展与开拓、启后来界定汉代人性论的历史地位是可以的。第九章汉代人性论的现实影响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汉代礼的功能逐渐从稳定社会秩序到节制个人性情转换,礼成为性情的对立面,造成东汉后期士人循礼抑情和任情废礼的分化;汉代思想家认为德教与刑
本文标题:“后汉三贤”著述的叙事心态及其呈现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