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合格考)
-1-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合格考)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德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刑治”、墨家主张“贤治”。其共同内涵是()A.思想自由B.重建秩序C.崇尚礼制D.回归周制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人人都有受教育资格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学思结合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将教育部变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由此可知梁启超认为孔子()A.注重美育对道德教化的作用B.注重道德,维护天理C.注重发展私立教育,有教无类D.注重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4.《庄子·天下》描述某一学派“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据此可推断()A.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确立C.教育体系十分完善D.君权神授思想观念流行6.南宋文天祥就义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当时弘扬这种气节的思想学说是()A.道家学说B.佛家思想C.程朱理-2-学D.陆王心学7.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A.道德修养B.君主专制C.科学真理D.经世致用8.元代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中有这样的情节:窦娥因冤屈被处斩,当时虽是六月,却天降大雪,此后当地三年大旱无雨。这一剧情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是()A.以民为本B.天人感应C.忠孝节义D.安土重迁9.唐代孙思邈在《丹经》中记载了一个使用硫磺、硝石、熟炭等材料的配方。与这一记载相关联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10.表1说明()表1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天文历类别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6A.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B.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C.中国古代科技在明清时期迅速转化为近代科技D.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对自然的探究11.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形式,创立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楚辞”的代表作是()A.《诗经》B.《春秋》C.《论语》D.《离骚》12.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的扩大。下列文学作品中适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3-13.明代吴承恩以前人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了一部结构优美完整的神魔小说。这部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14.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是()A.隶书B.楷书C.草书D.行书15.“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就反映了这种特点。材料反映的是()A.宫廷画B.文人画C.风俗画D.工笔画16.“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这幅对联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A.诗歌B.绘画C.书法D.戏剧17.他认为“知识即美德”。他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人物之一。马克思赞誉他为“哲学的创造者”,后人也称他是“智慧、泰然与明净的化身”。他是()A.泰勒斯B.苏格拉底C.高尔基D.达尔文18.古希腊学者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慧,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天赋人权C.美德即知识D.生而平等19.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推知,马丁·路德主张()-4-A.教会由世俗政权接管B.《圣经》由教会解释C.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D.世俗政权高于教会20.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而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通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A.马克思主义B.启蒙思想C.进化论D.基督教神学21.“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卢梭这句话体现的主张是()A.天赋人权B.三权分立C.社会契约D.权力制约与平衡22.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比较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民贵君轻”等儒家伦理赞不绝口。由此可推知,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中西文化交流B.探究儒家伦理的实质C.批判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23.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登刊标题为“科学革命”的文章,讲述了“宇宙新理论”与“牛顿观念的破产等”内容。该报所指的“科学革命”是()A.相对论B.量子论C.日心说D.进化论24.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此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A.批判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25.下列文学作品中,渴望冲破阻碍个性解放的思想藩篱,憧憬美好未来,追寻理想世界的是()A.《唐璜》B.《红与黑》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26.“印象派”描绘实现了光与色的有机结合,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5-A.《日出·印象》B.《最后的晚餐》C.《等待戈多》D.《蒙罗丽莎》27.“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位富有抗争精神的音乐家的作品被认为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这位音乐家是()A.施特劳斯B.贝多芬C.舒伯特D.莫扎特28.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这些变化说明了()A.中国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C.中国社会习俗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D.西方文明礼仪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习俗29.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演变,最早主张学习西方“器物”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康有为C.梁启超D.陈独秀30.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洋务派主张()A.“耕者有其田”B.“君民共主,设立议院”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31.19世纪末,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的人物是()A.严复B.梁启超C.谭嗣同D.康有为32.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是()A.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3.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6-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34.白话文原本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然而,20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在白话文推广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严复D.胡适35.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他旨在提倡()A.民主B.科学C.新道德D.新文学36.1905年,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表明孙中山()A.倡导无产阶级革命B.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萌发节制资本的思想3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8.1956年,陆定一在谈到中共中央的某方针时说:“提倡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该方针是()A.“批评与自我批评”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7-39.首次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显著增强的历史事件是()A.实施“863计划”B.提出“双百”方针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秦山核电站建成40.1977年,国家开始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其中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是()A.恢复高考制度B.扫除文盲教育C.通过《义务教育法》D.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41.(10分)明清时期,新的思想在孕育萌生,对社会产生了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思想家时期思想言论(部分)李贽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黄宗羲明末清初“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②明末清初“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填写出表格中序号的内容。(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纳材料中三位思想家的各自主张。(6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主张的进步意义。(2分)42.(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成就表(部分)时间主要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①(名称)发射成功-8-1973年②(人物)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成功1983年中国“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材料二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材料三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摘自《邓小平文选》(1)填写材料一中空格部分的内容。(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科教领域实施的国家战略。(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4分)43.(10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大思想理论是引领中国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思想——让中国人民站起来-9-图1图2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邓小平理论——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摘自《邓小平文选》(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并说明中国人民地位发生的变化。(4分)(2)材料二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
本文标题: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合格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1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