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了解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等概念。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和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能结合自然灾害的资料,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条件、造成的影响及地区差异。自然灾害【自主学习】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自然灾害形成条件诱因:自然异变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3.4.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孕灾环境自然异变一定会形成自然灾害吗?提示:自然异变不一定会形成自然灾害,当自然异变对人类本身及其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和损失时,才构成灾害。【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1月3日22时38分许,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驾驶人赵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沿泾川县长庆桥X521线由东向西行驶至2km+500m处(泾明乡山底下村境内)时,因操作不当,碰撞路边桥梁防护墩,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材料二当地时间2017年1月,美国多地迎来降雪。据报道,冬季风暴席卷了美国多地。此外,大雪还造成航班延误和取消,南方的主要机场,包括亚特兰大和夏洛特市的机场均受到影响。除了南部地区遭遇恶劣天气之外,美国东北部和西部也遭遇冬季风暴袭击,出现雨雪天气。部分州际公路持续几日无法通行,有多起交通碰撞事故的通报。-2-(1)上面两个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2)要成为自然灾害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分析材料二中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提示:(1)材料一不属于自然灾害;材料二属于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是否以自然界异常变化为诱因;二是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资源破坏等,即对人类社会是否造成破坏。(3)材料二中的孕灾环境:大气圈、水圈;致灾因子:冬季风暴;受灾体:人员、财产和资源。【核心归纳】1.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自然灾害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图示如下:2.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同组成了自然灾害系统。其中,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判断自然灾害的方法判断一种事件或现象,是不是自然灾害,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等。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如果缺少条件②,那只可能是一种自然异变或自然现象;如果缺少条件①,那可能-3-只是一种人为灾害。图示如下:自然异变―→自然属性——自然灾害——社会属性―→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跟踪训练】2016年5月22日,印度尼西亚卡罗当地火山喷发,造成次生灾害,根据官方数据,火山喷发造成6人死亡。2016年1月27日日本御岳山突然喷发出大量火山灰,造成数人被火山灰掩埋,数十人重伤。2014年2月13日印度尼西亚克卢德火山大规模喷发,造成10万人受灾。20世纪40年代通古拉火山喷发造成了3万人死亡。据此完成(1)~(2)题。(1)材料中涉及的几次火山喷发()A.不属于自然灾害B.属于孕灾环境C.属于致灾因子D.不属于自然异变(2)材料中四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B.人口密度不同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D.太阳高度不同解析:第(1)题,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形成条件中的自然异变,是致灾因子之一。第(2)题,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致灾因子强度、人口密度和抗灾救灾投入密切相关,但与太阳高度无关,答案:(1)C(2)D自然灾害的影响【自主学习】1.灾情的衡量标准: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2.灾害表现(1)人员伤亡①伤害类型生理伤害:死亡、伤残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②群体差异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是脆弱群体青壮年男性相对不易受损伤(2)财产损失-4-类型具体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①特点②对不同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非可再生资源无法或很难恢复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①影响因素灾害强度经济发展水平防抗灾害能力②具体表现: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图表导读]1.读教材P3图1.1“等待救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示灾害的受灾体、致灾因子及孕灾环境。(2)12岁的奥梅拉的特写镜头说明了什么?提示:(1)图示灾害的受灾体主要是人员、财产、自然资源及环境;致灾因子是火山喷发的岩浆、泥石流;孕灾环境是岩石圈。(2)儿童是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脆弱群体,是救助的重点。2.读教材P5图1.8“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同一次自然灾害对不同的地区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2)自然灾害对区域造成的危害除了灾害本身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1)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防抗灾能力也不相同。(2)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防抗灾能力、人们的防灾意识、人员的构成等。【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2015年12月16日,一股强大的暴风雪猛袭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带来大雪、冰雨和强风,在冰点以下的超低温伴随下,造成上千航班取消,道路凶险,交通缓慢,-5-事故频发,同时搅乱了圣诞节前人们的购物计划。材料二美国这场暴风雪,积雪深度0.3048米,庞大暴风雪系统起自中西部,逐渐向东移动至美国东部沿岸,绵延1000余千米,从俄亥俄河谷一直延伸到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美国东部地区先降大雪,然后自14日深夜至15日降冰雨。宾夕法尼亚中部的部分地区14日晚间积雪厚0.3048米,而暴风雪正在向新英格兰地区进发。国家气象局警告说,缅因州地区在当地时间15日迎来暴风雪天气,马萨诸塞州的部分地区有6~12英寸(1英寸=0.254米)的积雪,其次是雨夹雪和冰雨。目前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死亡人数可能还会继续上升,严重影响公共交通,另外有大量的房屋倒塌。(1)根据材料一、二的描述,此次降雪是否是一次自然灾害?为什么?(2)材料二中分别体现了此次降雪造成的哪些方面的影响?其还有可能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1)是。其具备了自然异变这个诱因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这个承受灾害的客体两个条件。(2)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有可能造成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核心归纳】1.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的灾害特点人员伤亡生理伤害:人体伤亡、伤残。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受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影响,存在差异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财产损毁。间接经济损失:物资生产基地、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灾害造成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相对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影响范围更广泛,持续时间更长远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灾害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低,但防抗灾害能力强,灾害影响小;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害能力弱,灾害影响大2.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1)表现-6-(2)原因【跟踪训练】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自然灾害,其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回答(1)~(2)题。(1)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若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灾抗灾能力弱,则关于其灾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损失数量小,影响程度小D.很难确定解析:第(1)题,灾情是由受灾体的特性、灾害强度共同决定的。因此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灾害强度的差异。第(2)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灾抗灾能力弱,则灾害的危害程度高。答案:(1)D(2)A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1.自然灾害的概念。2.自然灾害形成的必备条件。3.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4.自然灾害影响的表现。5.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7-微点拨1.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异变是自然灾害的诱因,是一种自然现象。当这种自然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时,便形成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判断可从两方面分析,一看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二看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3.不同地区灾情大小的分析方法,主要从致灾因子强度和受灾体的特性来分析,受灾体的特性包括防抗灾能力和经济密度。一般致灾因子强度大、防抗灾能力弱、经济发达、经济密度大,灾情就大;反之,灾情小。4.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区分,一是从成因上,人为灾害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引起的;二是从基本属性上,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为灾害只有社会属性。[基础巩固]1.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解析:选D。灾情的产生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某一因素的强弱。另外,该题考查的是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衡量灾情大小的基本标准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大小,并不是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在审题时应把二者分清楚。2.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解析:选C。判断自然灾害的基本标准:一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人为原因导致的;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的,造成人们经济损失的。故C项符合。读下表,回答3~4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指标70年代80年代90年代1993~2015年-8-灾害数量/次1110198727422935死亡人数/万人196807953.1受影响人数/万人7.414.519.625灾害损失/亿美元13102040629065503.表中信息反映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①灾害的强度减小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③灾害数量增加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表中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降低B.减灾系统和防灾意识增强C.人口数量减少D.灾害强度减小解析:第3题,直接根据表格信息可判断,灾害的数量在增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故选B项。第4题,自然灾害次数增加,但表中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减灾系统和防灾意识增强,人们的抗灾能力增强。故选B项。答案:3.B4.B5.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发生在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B.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大解析:选A。影响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不仅与灾害强度等自然因素有关,还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年均损失数值高,是因为东部地区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地区高。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6~8题。6.赤潮属于下列哪种灾害()A.气象灾害B.洪水灾害C.海洋灾害D.地质灾害-9-7.赤潮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下海区易发生赤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2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