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第1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下列图片中,能反映早期中国政治特点的是()ABCD4.下列西周诸侯国中属于同姓封国的是①齐②鲁③燕④晋⑤宋()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5.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6.“秦……尽管昙花一现,它却能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7.对右图“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黄帝像新石器古城遗址甲骨刻辞青铜兵器-2-A.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秦朝是主张以法治国C.秦朝中央机构职责明确D.丞相位权较高8.《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因此()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10.“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1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潜在的主要矛盾之一。下列封建王朝的政治措施旨在分割宰相权利的是()①汉初分封同姓诸侯②唐代设三省六部制③宋朝设中书门下④建立中外朝制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现象出现于()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13.《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14.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3-年代地方地方地方地方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15.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16.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BCD17.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元代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A.分封制B.行中书省C.郡国并行制D.中书省1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胶澳租界条约》19.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20.《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列内容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论点依据的是年代年代年代-4-A.赔款2100万银元B.割香港岛给英国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21.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A.邓世昌B.李宗仁C.徐骧D.张自忠23.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24.“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A.淮海战役B.百团大战C.枣宜会战D.台儿庄战役25.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2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5-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二十二》是讲述关于“慰安妇”的纪录片,它不讲述历史,凭借着强大的“自来水”获得巨大成功,这说明A.亲历者的记录一定是准确可信的B.文学色彩太浓不具备史料价值C.因为是电影,所以毫无史料价值D.现存慰安妇的讲述是研究日本侵华的第一手史料28.下面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A.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30.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王朝的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清帝退位3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和约签字”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2.关于中共一大,说法正确的是①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运动②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③通过了党的最高纲领④提出进行国共合作的建议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②④3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④平均地权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4.近代中国的一首军歌歌词中写道:“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6-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这首军歌最有可能是()A.《国民革命军军歌》B.《八路军军歌》C.《中国工农红军军歌》D.《新四军军歌》35.以下对新中国建立后颁布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表述正确的是①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②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③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④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以其为新政府的施政方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36.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1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图一图二图三材料2据文献记载: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请回答:(1)材料1中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3分)-7-(2)材料1中哪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什么能产生深远影响?(7分)37.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2分)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8-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2)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2分)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3)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
本文标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3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