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2分×25=50分)1.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这表明在秦汉时期,爵级仍以出身为基础,表明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A项正确;官僚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的设立,B项错误;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不是表明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D项错误。故选A。【点睛】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2.唐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这一做法A.表明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B.立足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C.充分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D.有利于官员综合素质提升【答案】D【解析】根据“唐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可以看出,进士考试把策论、儒家经典、历史知识和文采能综合起来考查,有利于提升官员综合素质,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抑武”,A错误;“唐初进士试时务-2-策五道”说明进士考试重视社会实际问题的策略,B“立足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的表述不恰当,排除;材料表明进士考试把策论、儒家经典、历史知识和文采能综合起来考查,无法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根据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科举制的知识分析解答。3.中国古代的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皇帝上朝与否历来被当做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志,与王朝兴衰治乱关系密切。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却延续了276年,寿命仅次于唐朝。这主要得益于A.皇权专制空前加强B.政府运行机制日益完善C.宋明理学迅猛发展D.无为而治治国模式有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明朝设内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把处理意见最后报皇帝决断,在一般情形下,相当于代皇帝处理政事,但决策权在皇帝,故皇帝不上朝而掌握一切大权,内阁在前台运作,皇帝在背后实际操纵,说明当时行政的运行机制较完善,因此B项正确;A项是实质,不是原因,排除;C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4.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A.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增加C.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D.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中说明犬牙交错划界逐渐占据上风,因为以自然地形划界是促成地方割据的重要的因素,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而采取的措施,C正确;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相互制衡的原则来划分行政区域,原因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非不同区域-3-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排除A;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政区划界的原则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区的数量的变化,故B错误;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政区划界的原则的变化,与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5.汉武帝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进献的玉璧必须以作价高昂的白鹿皮币包裹,同时规定白鹿皮币只能由宫廷机构独家经营。据此可推断,汉武帝推行白鹿皮币的目的是A.顺应市场流通的需要B.凸显皇帝独尊的权威C.消除诸侯割据的隐患D.增强中央政府的实力【答案】D【解析】由材料“白鹿皮币只能由宫廷机构独家经营”,可知属于官营手工业,排除A;BC和材料无关,排除;由材料“王侯宗室朝觐聘享,进献的玉璧必须以作价高昂的白鹿皮币包裹”可知汉武帝推行白鹿皮币的目的是增强中央政府的实力,故选D。6.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同时守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所说的田庄并不是地方割据,因此不会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部分田庄内部和谐相处,并没有激化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融合的场景,故排除D项。7.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4-化反映出A.各地区审美差异缩小B.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D.南北文化开始逐渐趋同【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结束,审美观的改变明显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故C项正确;据材料“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可知审美标准明显与地域相关,地域差异并未缩小,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以南宋为转折点审美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是强调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B项错误;依所学,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非逐渐趋同,故D项错误。8.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我国古代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B.商人地位不断提高C.商业税超过农业税D.商业政策较为灵活【答案】D【解析】【详解】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A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故C项错误;材料“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优商”“恤商”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故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优商”“恤商”,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分析解答。9.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5-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A.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B.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C.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D.佛教为当时主要宗教【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看出玄学和佛学的融合,说明佛教文化日益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思想的融合,排除A;材料也体现不出佛教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排除C;材料看不出佛教是主要的宗教,只能看出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结合所学魏晋时期佛教道教盛行的知识分析解答。10.王守仁认为土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四民异业而同道”即古代的士农工商只是从事职业不同,他们道是相同的,结合所学可知,王守仁是明朝的心学代表,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故D正确;王守仁是明朝的心学代表,仍然属于传统儒家思想,不属于近代民主思想,A错误;B项材料无法体现,也没有史实证明王守仁的观点“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排除;C项“彻底”表述绝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四民异业而同道”,联系所学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解答即可。11.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6-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中,万民和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统治,万民和臣子是君主的奴仆;在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中,君臣关系应是平等,设立学校作为监察和咨询机构,有权对君主、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学校是培养人才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故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C项正确。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排除A。黄宗羲认为君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与“和谐”不符,排除B。材料强调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而不是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排除D。12.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答案】B【解析】-7-【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尊敬老人,推动社会“尊老”之风的养成,以此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与春秋战国时期,显然不能涵盖材料中所有朝代,故A项错误。材料中朝代都重视养老风气形成,并不是等级差别的明显,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孝顺的思想来源于宗法观念,故D项错误。13.在古典时代,一个住在法国和西班牙海岸的希腊人会对远在西西里和土耳其的希腊城市居民更有亲近感,而不是希腊城邦附近的高卢土著、蛮族邻居。这可能主要得益于A.高度的文化认同B.城邦公民的平等理念C.直接民主的制度D.小国寡民的历史情结【答案】A【解析】【详解】“一个住在法国和西班牙海岸的希腊人会对远在西西里和土耳其的希腊城市居民更有亲近感”体现了希腊人对希腊文化的认同,故A正确;材料信息与平等、直接民主无关,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希腊人“小国寡民的历史情结”,排除D。14.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A.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天花、鼠疫和麻疹都属于传染病,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说明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故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和政治体制无关,排除B;两个帝国人口数量下降,不能说明两个帝国分崩离析,排除D。15.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8-点。据此可推知A.地理环境影响了法
本文标题: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3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