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
**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标准简介:通人口组2015??8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的通??知?各乡镇产业区计生办:现将《**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和实行计划生育**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本文内容:通人口组2015??8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的通??知?各乡镇产业区计生办:现将《**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和实行计划生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2015年5月31日??**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中国计生协《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示范县的通知1?》,依据**县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创建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规范。第二条推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改革创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方法,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发挥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优势,不断完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自治机制。第三条?进一步深化“两委领导负总责、协会主导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第二章?组织建设规范?第四条?健全、整合适应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要求的基层组织网络,明确职责任务。第五条?乡级计生协每三年换届一次,会长一般由主管领导担任,副会长由计生办主任担任,秘书长由分管计生协人员担任。在选好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的基础上,另选配一名专职副会长,可从退居二线的副科级以上领导中选拔。第六条村级计生协每三年换届一次。人口在千人以下的村设常务理事3-5人,理事5-9人,千人以上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明确“两个一肩挑”,即:村支书与村计生协会会长一肩挑,村计生协秘书长与村人口计生管理员一肩挑。另外选配1名专职副会长,可从退下来的村两委干部中选聘。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健全会员小组、会员联系户等网络,会员小组长可由村民小组长兼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会员小组长一般情况下均为村级协**事。会员应以群众会员为主,人数占村总人口的1?10%以上。?第三章?制度建设规范?第七条?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各项群众自治工作制度和规范,保障创建活动科学规范运行。第八条会议制度。会议制度各项内容可以在《协会活动记录薄》中显示,要求记录详实、内容明晰。1、乡级计生协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村级协会秘书长例会,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工作。2、村级协**事会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3、会员小组长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汇总收集的村情民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4、会员小组长每月组织会员召开一次会议或开展一次活动。第九条?教育培训制度。各类培训要有记录、有内容。1、县级计生协每年组织一次村级协会秘书长的知识更新培训。2、乡级计生协利用每月村级协会秘书长工作例会,以会代训,听取村计生协工作汇报、分析研究问题、有重点地安排下步工作、传达上级协会工作精神。3、乡级计生协每年开展一次综合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利益导向、孕前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避孕药具的使用与发放等。4、村级计生协每季度组织理事和会员小组长开展一次学习培训活动。第十条?工作汇报制度。1?1、村级计生协每月听取一次会员小组长工作汇报,有汇报记录,可以在协会活动记录薄中显示。2、村级计生协每月向乡级计生协和村两委汇报一次工作。第十一条?民主参与制度。建立以计生协为主的群众自治工作监督小组,开展积极有效的民主监督。1、村级计生协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会员小组长和部分会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群众对村级事务尤其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在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问题时,适时听取群众意见,并及时向村“两委”反映,为“两委”决策提供依据。3、每年组织会员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对村级重点工作特别是人口计生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内容主要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如:计划生育公约的制定与修订、党员干部及其子女亲属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情况、村“两委”对计划生育的重视情况、生育证发放情况、各项奖惩政策落实情况、人工选择胎儿性别情况等。4、设置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对国家及地方政府在人口计生方面的政策法规、村级计划生育事务,各项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等情况,分门别类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实现阳光计生。第十二条会员联系户制度。1?1、每个会员一般联系1-3户群众。2、会员和会员联系户之间要从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会员同联系户要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交流思想、互通信息、传播技术、相互帮助、增加感情,了解其生育意愿,开展经常性工作。3、会员要定期组织联系户学习人口计生基础知识,帮助他们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等。?第四章?村规民约规范?第十三条?根据法律法规、政策、形势、人口计生工作和群众自治的发展要求,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体现合法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第十四条《公约》修订原则:有标题、有时间(**年第*届村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修订通过)、有重点。1、在内容上体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大对失独老人及特殊计生家庭的帮扶和救助力度。2、在形式上坚持阳光计生、公开透明。3、在活动上坚持群众自治和诚信计生紧密结合。4、在村级优惠措施上,坚持因地制宜,将整合村集体经济资源奖励计生家庭和制约违法生育家庭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内容写进自治公约并组织实施。1?第十五条?《公约》修订步骤:1、收集村情民意。由计生协负责,组织协会会员深入到群众家中,广泛收集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公约》初稿。2、召开两委会。村党组织召开两委会和协**事会,结合本村(居)实际,对初稿进行讨论,形成本村的人口计生群众自治公约(讨论稿)。3、党员大会审议,征求意见。将讨论稿提交党员大会、计生协会员小组和村民代表进一步听取意见,对群众的建议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研究讨论,形成本村(居)的群众自治公约(征求意见稿)。4、乡级审核。各村(居)将人口计生群众自治公约(征求意见稿)上报乡(镇、办事处)政府及计生办,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体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否体现一村一约和具有本村特色,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等。如有不妥的,及时提出指导改进意见。由村级组织进一步组织群众民主讨论修订。5、召开村(居)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经过乡审核后,各村(居)要及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表决通过人口计生群众自治公约,报县、乡人口计生部门备案。1?第十六条?推进“222”工程。即各村要将新修订的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公约以及自上而下各级出台的计划生育家庭优惠政策,制作版面陈列于村室或公示于公共场所,印制成折页或小册子发放到户,做到“两上墙、两进家、两落实”,做到家喻户晓,便于群众学习、执行和监督。?第五章?决策事项规范?第十七条?协会参与计划生育主要事务,能够体现群众参与,只有重大的,可行的,法律允许评议的,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最关心的才是评议决策的主要内容。1、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公约的制订与修改。2、计生家庭享受政府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对象的审议。3、计生家庭享受村级各项优先政策措施的审议。4、计划生育特困救助、帮扶对象资格确认的审议。5、社会抚养费征收确有困难需缓期缴纳对象的审议。6、村计生专干竞聘对象的审议。7、村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公或群众反映其它问题的审议。1??第六章?会议类型规范?第十八条?以村民代表大会、村支两委会议、计生协理事会三类会议,来审议决策村级计划生育的主要事项。第十九条?村民代表大会审议事项:1、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公约的制定和修订。2、村计生管理员选聘和续聘。3、投资在三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等计划生育重大事项,如村级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舞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事项的确定、资金的筹措、预算、规模、施工等都需要群众参与,所以在评议时要具体到评议时间、参加人员、评议事项、决策内容、评议结果、监督落实等,通过群众实实在在参与决策,体现群众自治。第二十条?村支两委会议审议事项:根据计生协建议,利用本村集体经济资源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救助、帮扶和服务等事项。1、对计生家庭孩子入学给予资金助学。2、对因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中遭遇灾难的计生困难家庭发放紧急救助金。1?3、优先承包土地、坑塘、林地。4、优先划分宅基地。5、优先提供经商场地、代办营业执照、减免卫生管理费、担保小额贷款。6、优先为计划生育家庭机耕、机种、机收提供服务并减收费用。7、优先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并减收费用。8、康检对象按期参加健康检查的给予务工补助。9、无违反生育政策并自愿实施绝育手术的给予现金奖励,安排营养品慰问。10、优先安排上级拨付的扶贫款和帮扶项目,优先提供技术服务。11、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给予资金慰12、其他利用本村资源和特色确定的事项。第二十一条计生协理事会审议事项:1、奖扶对象、特扶对象资格的确认(每年元月)。2、中招加分对象资格的确认(每年5月)。3、生育关怀抚慰金发放对象资格的确认(每年5月)。4、独生子女对象资格的确认。5、申请办理二孩生育证对象资格的确认。1?6、社会抚养费征收确有困难需缓期缴纳对象资格的确认。7、其他符合上级政策的对象资格的确认等事项。?第七章?诚信计生规范?第二十二条?把诚信计生工作融入到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市的创建活动之中,以群众自治为诚信计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以诚信计生丰富群众自治内容。第二十三条?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诚信计生小组,组员向小组长签订诚信计生保证书,承诺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第二十四条诚信计生小组集体向村“两委”及乡镇计生办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诚信计生协议书明确政府为计划生育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落实奖励优惠政策等职责和群众的权利义务,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生殖健康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权以及获得规定的奖励扶助待遇的权利;明确群众遵守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履行计划生育的各项责任和义务。?第八章?档案管理规范?第二十五条?乡级计生协各种文件资料档案应按年度及时分类整理登记,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共分为8个档案盒。1、协会组织档案:(1)协会全(半)年工作报表;(2)协会活动与经费情况统计表;(3)协会组织情况统计表;(4)协会基层组织情况统计表;(5)各行政村计生协领导机构及理事名单。(注意各类表格的逻辑对照,会员每年有新增)。1?2、协会换届档案:议程、开幕词、选举办法、上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领导讲话、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建议名单、聘任新一届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3、教育培训档案:有培训计划、有教材、有培训花名册、有考试卷。4、生育关怀档案:有五支志愿者队伍:生产帮扶志愿者、技术帮扶志愿者、生殖健康志愿者、文艺宣传志愿者、亲情服务志愿者。每支队伍开展活动的要求、类型及志愿者登记表(志愿者开展的服务记录可以在协会活动记录薄中显示)。5、文件信息档案:(1)上级下发的文件和信息;(2)本级出台的文件和信息。6、协会宣传档案:(1)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2)重大节日宣传方案、活动总结(主要有“双节“、“5.29”、“7.11”等重大节日)。7、协会会员评计生档案:协会会员评计生工作表,有内容、有意见、有建议、有时间。8、协会活动记录薄:包括会议记录、汇报记录、学习记录、帮扶救助、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第二十六条?村级计生协各种文件资料档案应按年度及时分类整理登记,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本文标题:--县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5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