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019、04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共计2道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选择题按照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主观试题请按照要求用0.5c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第Ⅰ卷一、选择题(毎体2分,共计30题)1.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尤其是英德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展开了争夺殖民地、海外贸易的争夺及作为后盾的军备竞赛。分析选项,A、B、C正确,但不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应选D。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2.一战爆发后,美国官员在解释美国的外交政策时说:“战争看不出任何好结果。如果协约国战胜,结果将会是俄国统治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欧洲的未来几代之内都将是军国主义专制”。该官员实际上在强调2A.美国应加入正义的一方作战B.任何方都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C.美国应该保持中立获得利益D.美国应断绝与交战双方的联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如果协约国战胜,结果将会是俄国统治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欧洲的未来几代之内都将是军国主义专制”可知美国认为战争中任何一方的胜利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实际上美国主张中立,从中获得最大利益,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美国加入任何一方,故A错误;材料只是美国外交家认为战争中的任何一方的胜利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是说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故B错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在一战初期美国主张中立政策,大发战争财,以获得利益最大化,不是断绝与交战双方的联系,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美国在一战中的政策。美国为使其利益最大化,在一战中在保持中立政策,大发战争财。3.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的问题。”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答案】B【解析】据材料“1898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焦点是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故B项正确;“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说法没有突出世界性和全球性,故A项错误;“争夺非洲市场”说法过于片面,故C项错误;“争夺亚洲市场”说法也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是遍布全球的问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焦点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4.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当他到达巴黎时,法国群众面带愠色,有的人甚至喊出反英的口号。但他毫不在意,到处发表演说,宣称两国友好在他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英王“毫不在意”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与法国的矛盾,寻求与法国和解B.巩固英法两国签订的英法协约C.弘扬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D.消除英法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的矛盾【答案】A【解析】1903年英王访问法国是为了调整关系,与法国和解,应对复杂的欧洲形势。故答案为A项。英法协约签署于1904年,与题干“1903年”不符,排除B项;C项所指内容与题干材料明显矛盾,排除;20世纪初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是德国,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5.下图中的站立者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他对鹰说道:“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下列选项与这幅漫画主题一致的是A.一战中,美国奉行中立政策B.一战后期,美国对德宣战C.一战期间美国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D.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答案】B【解析】【详解】漫画中橄榄枝和鸽子象征和平,鹰是美国的象征。“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4呀”反映美国总统打着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的幌子,故排除A,选B。材料与建立国联没有关系,且美国是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排除C;美国总统沃伦·加梅利尔·哈定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排除D。6.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年到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单位:百万吨)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25日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2346355851340A.意大利倒戈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C.同盟国集团内部哗变D.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答案】B【解析】【详解】1914年即一战初期,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在生铁、钢、煤、产量方面基本持平,差距不大。而到1917年,协约国集团的生铁、钢、煤产量远超过同盟国集团,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作战导致的。正确答案为B。意大利倒戈是在一战开始时,而战略物资出现变化在1917年,不符合题意,A错误。同盟国集团内部哗变不符合历史史实,C错误。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俄国推出战争,那么正常协约国战略物资应该变少才对,实际增多,故D错误。57.下图所示是二战中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中A.双方都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对决B.日军舰队任务单一战术新颖C.美军兵力有限但作战准备充分D.美军已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和美国交战的地点应为中途岛,此战役应为中途岛战役,美军兵力有限但作战准备充分,取得战争的胜利,中途岛战役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向有利于盟军的方向发展,故C项正确。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不是双方都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对决,排除A。中途岛战役暴露了日本作战观念的落后弊端,而不是“战术新颖”,排除B。在1942年瓜岛战役中,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其军事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最终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陷入了被动的局面;而美国则通过瓜岛战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战略态势,赢得了动员人力、物力的时间,为太平洋战场上即将开始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材料不符,排除D。8.英国著名史学家惠勒·贝内特在论述二战期间某一政策时说:“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惠勒·贝内特论述的是A.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6C.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D.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可知在对待侵略的时候不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句话针对的是英法美等国在二战期间推行的绥靖政策,如慕尼黑阴谋英法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把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使绥靖政策达到顶点,故C正确;德日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两国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必须交换情报,紧密合作,与本题无关,故A错误;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领土,侵略东欧诸国,与本题无关,故B错误;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指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法国、英国、中华民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和其他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以及1941年至1945年期间提供的武器装备,与本题无关,故D错误。【点睛】英法美等国在二战期间推行绥靖政策,如慕尼黑阴谋,英法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把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使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绥靖政策严重破坏其他国家的领土和主权。9.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这次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B【解析】1943年7月在苏德战场上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即库尔斯克战役。此次战役之后,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故答案为B项。莫斯科战役发生在1941年,阿拉曼战役不是苏德战场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7月,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10.下面这幅国际政治漫画(下方骷髅边的口袋上写着“法国殖民主义”,上方骷髅边的口袋上写着“美国亚洲政策”)所描绘的热点地区是7A.朝鲜B.印度支那C.中东地区D.伊朗和伊拉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的印度支那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实现亚洲政策,遏制共产主义,将其势力延伸到此,发动侵略战争。故印度支那在那一时期受到法国殖民主义与美国亚洲政策两大势力的压制,故选B;朝鲜,中东,两伊皆是处于美国的影响下。11.学者在评论某亊件的影响时说:“加快了徳、意法西斯的勾结步伐,促成德、意法西斯联合阵线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法西斯而不利于民主进步力量的变化”。该事件最有可能是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西班牙内战C.德国吞并奥地利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一次大较量,其结果是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护下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在战争中相互勾结,并在战后正式结成同盟,使欧洲政治关系和战略格局发生有利于德、意的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1935年,法西斯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规模空前的侵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与题干无关,排除A。1938年希特勒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更加肆无8忌惮地实现它的侵略和战争计划,与题干无关,排除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英法等国靖绥政策、企图祸水东引的必然结果,条约的签署为苏联争取了更多时间备战,但也使波兰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与题干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12.1950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有关东亚情势的演说:“共产主义者在韩国所作所为,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在10年、15年和20年前所做的一样。我敢肯定,假如让南韩沦陷,共产党的领袖便会变本加厉,进而攻击我们邻近的国家。”这位总统在演讲之后随即采取了哪一种亚洲政策A.视共产中国为大国而采取强硬的围堵政策B.不待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即断然出兵南韩C.援助并借重台湾国民党军队协助南韩反攻D.为避免骨牌效应而开始军援南越对抗共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朝鲜战争暴发后,美国与日本签订安全协定(1951年),后又与南韩(1953年)、台湾(1954年)签订共同防务条约,作为围堵共产党势力在东亚扩张的防线,因此A项符合材料;美国出兵朝鲜半岛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83号决议,B项不符合史实;蒋介石政权曾试图参加朝鲜战争,为美国拒绝,C项不符合史实;D项发生在1961年,与题中“随即”不相符合;故选A项。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朝鲜战争时期的国际局势13.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
本文标题: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5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