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3.苏俄曾经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只有国民经济的主要控制力如银行、工厂、对外贸易和交通保持在国家手里。这些政策的实施()A.维护农民利益以巩农村的革命政权B.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以恢复发展经济C.集中一切力量支持红军在前线作战D.形成了计划经济和新型工业的发展模式-2-4.“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2家公司。斯大林承认,苏联约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严重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C.实行全面的经济对外开放政策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5.如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D.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6.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7.英国首相撒切尔(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自由主义”的她开始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A.对经济进行大力国家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C.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D.完善“人民资本主义”8.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3-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A.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B.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C.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D.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9.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A.罗斯福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10.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斯大林模式B.苏联政局的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11.如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1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4-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13.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规定:在工业品价格方面,除棉纱、棉布、呢绒、食盐、食糖、煤炭、石油等7种商品外,其他一切工业品现在所定的市场价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不恰当的,都有权加以调整.这一规定有利于()A.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B.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C.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减少国内工业产品价格的波动14.“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再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15.“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16.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17.“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亿公斤;1981年产粮亿公斤;1982年产粮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1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5-C.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D.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19.“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C.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20.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矿、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主任的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要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的措施反映了()A.战略资源有所保障B.工业布局彻底改变C.民族经济深受打击D.官僚资本迅速扩张21.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导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因素有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②辛亥革命的促进③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官僚资本主义的推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外国资本主义一直是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座大山,民族资本主义常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加剧而遭受重挫。下列可以突出证明这一观点的两个时期是()A.-战时期、一战后初期B.-战后初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一战后初期、抗日战争时期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23.如图示描绘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不正确的是-6-A.“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B.“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C.“4”阶段的萧条主要是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D.“5”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4.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25.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B.妇女地位提高C.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思想解放26.20世纪30年代有报纸报道: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同期也有作家描写: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近代上海民众时间意识增强B.上海与内地生活观念差异大-7-C.近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平衡D.新式通信工具已普及到内地27.《全球通史》中记载:“19世纪末期的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造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技术A.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适应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28.观察如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的影响是()1521-1544年间平均每年运回数量(千克)1545-1560年间平均每年运回数量(千克)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黄金29005500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白银30700246000A.确立了西班牙的世界霸主地位B.冲击了西班牙的封建生产关系C.促使西班牙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引发了西班牙的工业革命29.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30.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D.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8-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莫不仿造,穷极精巧,充塞土货。彼所需于中国者,向只丝茶两种;近年外洋皆讲求种茶、养蚕之法,出洋丝茶渐减,愈不足以相敌。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
本文标题: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5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