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2.战国时代,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社会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等都注重大量养士。这主要反映了A.选贤任能成为社会共识B.士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C.世卿世禄受到极大冲击D.重视人才成为社会需求3.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A.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B.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4.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6.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是少几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A.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B.强调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C.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D.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7.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由此可见颜元A.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B.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C.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D.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8.梁启超、谭嗣同倡民权共和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2-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材料意在说明《明夷待访录》A.倡导民主制B.具有资产阶级思想C.具有普适性D.促进近代民主发展9.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10.“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材料意在说明A.中国古代教育明显优于西方教育B.汉字是维系中国统一的因素之一C.字母文字的使用造成西方的分裂D.西方国家应该普遍使用中国汉字11.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12.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禘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最后又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13.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14.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15.普罗塔哥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3-16.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表可知当时作者赋予恋人的特色但丁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彼特拉克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薄伽丘直接描写玛丽亚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A.文学日益远离教会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C.人文思想逐渐发展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17.马尔西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著名人文主义者。他认为,国家的权威含立法权和执行权两个部分,而立法权高于执行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只有全体公民才是永远的最高立法者。据此可知,马尔西略A.具有了人民主权思想B.提出了天赋人权理论C.阐释了主权国家观念D.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18.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19.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A.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C.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D.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20.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21.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A.启蒙运动更强调个人力量B.启蒙运动彻底改变了人文主义精神C.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D.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的蒙昧中-4-22.卢梭曾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卢梭的主张A.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23.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洪仁玕所著的《资政新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24.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A.全面学习西方思想B.继承中国传统文化C.彻底否定儒家学说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25.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由此表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语体改革B.教育制度改革开始走向基层社会C.新文化运动已经深入社会的下层D.胡适、陈独秀等大力提倡文学革命26.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多不提及。这表明他们A.突出民族革命目标B.重点反对列强侵略C.缺乏动员民众意识D.弱化宪政民主任务27.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湘南运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8.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D.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29.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A.从科学理论跃升为社会革命B.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妇孺皆知-5-C.从科学实验升华为理论阐述D.从自然科学影响到社会科学30.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试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8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陈独秀将中西文化冲突以及国人觉醒的过程分为“七期”:一是明之中叶的“西教西器”时期;……三是清之中世的“洋务西学”时期;四是清之末季的“康梁诸人”谋求变法时期;五是民国初元“民主共和君主立宪之讨论”时期;六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共和国体”时期;而最后的第七期,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则是众望所归的“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张宝明《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材料二我们来看看新文化派的主张:一、废除汉语,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刘半农、钱玄同);二、废除汉字,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钱玄同);-6-汉字不废,中国必亡(胡适);三、废除中国戏曲;四、废除中医中药。——张宝明《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西学”时期、“康梁诸人”谋求变法时期、“共和国体”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6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