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T”可能表示A.皇帝宝座B.祖先牌位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答案】B【解析】由于宗是一个会意字,所以这个字的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含义,题干中说“”表示宫室屋宇,所以“”就有可能是摆在宫室屋宇内的祖先牌位,再结合我们平时所提到的祖宗、宗法制、宗庙等说法,故B项正确;皇帝出现在秦朝,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故排除AD;兵器象征战争,而战争不可能在“宫室屋宇”下进行,故排除C。点睛: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2.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这说明A.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B.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商品设计着眼于不同阶层的需求D.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2-【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和“皇室和高官”等信息可知,这是强调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的反映,故选B;A错在了百姓日常生活,题干中的等级不仅仅体现在百姓生活中,还涉及到了皇室和高官,故排除A;CD不符合题目主旨,故排除。3.《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的教化功能C.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D.儒学融合了百家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荀子·儒效》一文介绍的是儒者的作用。“《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意思是:《诗经》写的是志向、心意,《尚书》说的是政事、史事,《礼记》说的是行为,《乐经》讲的是调和,《春秋》说的是微言大义。这里强调的是儒家经典各自的教化职能而非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也没有说明儒家经典融合了百家思想,故排除AD,选B。西汉汉武帝起,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4.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答案】C-3-【解析】题干中“由中央政府人民、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是郡县制的长官,他们的职责是遵照皇帝的命令和授予的权力,负责地方的行政,C正确。选项A,“定期朝觐皇帝”是分封制下诸侯王的义务。选项B,“监督监察百官”是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故D错。5.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该时期是指秦汉时期,故B正确。商周时期没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A排除。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故C排除。隋唐时期,不符合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信息,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影响6.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就是汉宣帝的那句话。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称职的郡太守,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A-4-选项正确。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但不是说历代帝王对汉宣帝尊崇,只是推崇汉宣帝对地方吏治的高度重视,因此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方制度是不断演变的,后代并没有沿用汉代的地方制度,因此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吏治的意义7.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湛,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权选拔官员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选官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推举六名孝廉”等信息可知,这指的是汉代的察举制。依据材料“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可知,察举过程中可能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这说明察举制存在弊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察举制度是由地方官员自下而上进行推举,地方有权选拔官员;B选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不是察举制的特征;D选项错误,察举制的举荐方式是自下而上,不是自上而下。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8.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5-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科举制依据成绩;C项说法错误,不是缩小了范围,是扩大了范围。因此ABC三项均不正确。从材料可知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还不完善,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名师点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9.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一般由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严格的三省六部制可能并不存在B.宰相职务已经形同虚设C.职官设置以加强君主专制为目的D.执行为尊者避讳的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尚书令位高权大”“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一般由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反映了尚书令因“位高权大”而不再设置,以“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1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6-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官出任州郡长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以宋太祖与赵普之间的对话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北宋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A.材料中涉及的内容是武臣拥兵作乱,未涉及节度使实权削弱的有关问题,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参知政事有关信息点,故错误;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未涉及财政方面的有效内容,故错误;D.材料涉及武臣拥兵作乱的信息,因此派文臣担任知州,削弱武将的实权,故正确。故选D.11.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谣谶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故D正确。谣谶没有科学性,不可能预示历史的走向,故A排除。谣谶没有科学性,也不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故B排除。谣谶没有科学性,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建立与谣谶12.内阁成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但皇帝同时授予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由此可知-7-A.宦官掌控了决策权力B.首辅权力失控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君主专制加强【答案】D【解析】由“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可以看出,明朝内阁的权力是有所上升的,由“皇帝同时授子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说明皇帝为了防止内阁专权,而借助司礼监太监来牵制内阁,所以这反映的是皇权加强,故选D;宦官是皇帝分派的控制内阁的,故不能说A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B,故排除;这时没有丞相制度了,故C不符合史实。13.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中枢部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对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地方最高行政权力被一分为三,虽然能够相互制约,但会导致行政效率相对低下。明中叶之后,巡抚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此举集中了三司权力,最后集权到皇帝手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变化并未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机构的变化,与中枢机构的权限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对立的信息,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无从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8-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以德治淳化会风气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材料的核心观点即可,根据材料“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可知,顾炎武的目的在于通过“朝廷的教化”来淳化会风气,因此本题选B选项。A、C选项不是材料所体现的内容;D选项说法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15.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官员选拔标准制约教学内容B.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科举制形成的价值观念取向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材料“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可知,官员选拔的标准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当时的经济政策,故B项排除;科举制从隋朝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故D项错误。16.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英国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6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