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ú)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答案】B【解析】材料大意为成王时,周公摄政,管叔、蔡叔联合武庚作乱,周公率兵讨伐叛军,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并分封商贵族微子于宋。材料提到分封微子于宋,但不符合材料中周公平定叛乱的主旨,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史实为西周初期的三监之乱,体现了西周初期统治尚不稳定,分封制受到冲击,故B正确。材料主要讲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并不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雏形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材料表明周初政局动荡,管叔、蔡叔作乱,分封秩序受到冲击,并不是宗法秩序,且周天子的权威衰落无法体现,故D错误。2.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2-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答案】A【解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规定了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相亲相敬,从而通过宗族来稳定社会的作用,故A正确;突出社会等级的分化是分封制,故A错误;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C错误;风俗同一化显然说法绝对,故D错误。3.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A.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D.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战国时期……居于行政位置上……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主任命官僚的现象,体现了君主集权的特点,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世袭贵族特权尚未完全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选拔制度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故C项错误。故选D。4.董仲舒曾经提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3-【答案】C【解析】【详解】“立太学”“西方选官”是董仲舒推行儒学,提高儒学地位的表现,主要是思想统治服务于政治的需要。是适应汉代“大一统”社会的需要,C正确。这些主张显然不能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A错误。察举制与材料中儒学措施不符合,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对于官僚队伍的管理,D错误。5.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A.是独立于三省的议政机构B.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C.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大权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可以看出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D项正确;唐朝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故A项排除;尚书省仍然存在,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的设立是为了加强皇权的,故C项错误。【点睛】“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是关键信息。6.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在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A.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B.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C.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答案】D-4-【解析】【详解】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中,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制衡机制;宋朝的二府制进行事权分割,导致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故D项正确;皇权独大自秦朝皇帝制度的确立就已形成,故A项排除;中枢机构的职能没有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央官僚机构的膨胀,故C项排除。7.魏晋时期,各级官学普遍衰落,开馆授徒的私学也十分有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的各种家学却全面繁盛,由此造成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远远少于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这说明当时A.选官标准与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B.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C.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被关闭D.儒学的发展受到挑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官学、私学普遍衰落,而士族家学全面繁盛,导致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在社会上占据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被选拔者的门第出身,这适应了当时的教育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当时官学、私学仍然存在;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受阻而非被关闭,故C项说法绝对;材料反映不出儒学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8.元代从七品以下至从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正三品至正七品的官员,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的官员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这反映出元代A.丞相权力的削弱B.行省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C.科举制度被废止D.排斥前代汉族政权的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从七品至从九品的地方官吏必须由中央的吏部拟注,中书省审核,由此可-5-见地方的选官权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体现出相权的削弱,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科举制是1905年被废除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前朝制度的态度,故D项排除。9.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阁臣刘健等向皇帝进谏了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令再拟,后又上疏,历数政令十失,皇帝仍没有接纳,刘健此时感到自己不能施展抱负,于是请求辞职,后李东阳、谢迁也随之请辞,武宗没有办法了,勉强同意了他们的上书,由此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项符合题意;B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A项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的是皇帝,不是阁臣,表述错误。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10.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这体现出A.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B.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C.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D.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而非牧野和山林,这体现的是生产方式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道家生态伦理思想方面的信息,故B项排除;“决定了”的说法夸大了地理环境的-6-作用,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中西方的价值取向,故D项排除。11.《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战国晚期冶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因经营冶铁业而致富的大商,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晚期冶铁业的发展,并未反映当时冶铁业对生产发展的作用;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晚期出现因经营冶铁业而致富的人,并未反映当时冶铁业成为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晚期冶铁业的发展,并未反映其影响社会稳定。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战国时商鞍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A.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上C.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D.反映出“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答案】D【解析】据材料“重农抑商”、“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工商皆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代中国过于农商地位和关系的争论主要涉及“本末”的问题,故D选项正确;中国历代商业政策都是重农抑商的,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选项错误;战国时期和西汉的经济思想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故B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了积极-7-作用,故不能简单说其导致古代经济发展迟滞,故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掌握和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和作用,特别要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去理解该政策的不同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有“工商皆本”思想的产生,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3.汉代长安城的宫殿,官署、式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9/10的面积,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的宫城和皇城占长安城的1/10,而居民区约占6/10,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A.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B.君王专制中央集权弱化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汉代长安城政治性建筑物占据城市9/10面积,说明汉代长安城主要行使政治职能;而唐朝时长安城政治性建筑物仅占1/10,居民区及道路河渠占大部分面积,说明唐朝长安城的政治职能减弱经济职能增强,故A项正确;从汉到唐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故B项不符合史实,且不符合材料;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故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排除。14.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D.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答案】B【解析】-8-【详解】材料中的“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是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理念带来的结果,徽商在外赚钱后回家乡买田置地,导致徽州地区地价上涨明显,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经济的加强,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商品经
本文标题: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7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