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财政收入的构成1易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2、3、13易、易、中财政支出的构成4、6、7易、中、中财政的作用5、8、13、14易、中、中、难税收及其基本特征11、15易、中税收的种类和作用8、9、10、15中依法纳税12易一、选择题1.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增速较2017年放缓,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政府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加以应对。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政策有()①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赤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②上调存贷款利率,控制社会融资规模③积极推进营改增,增加税收收入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稳定增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根据题意国家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①④正确;上调存贷款利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不选②;增加税收收入,是从紧的财政政策,不选③。2.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政策性减收效应的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近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这说明()①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③国家要履行职责必定要有财力上的保证④我国的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A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说明经济发展影响财政收入,①符合题意;政策性减收使得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说明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财政与国家履行职责的关系,也没有涉及税收问题,③④与材料无关。3.(2019·福建福州模拟)下面是我国2013—2017年税收、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B.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2C.十八大后的五年间,国家收入持续增长D.扩张性财政政策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解析:C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A不选;图中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并不与经济发展同步,B不选;图中2013—2017年税收、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呈正值,这说明十八大后的五年间,国家收入持续增长,C正确;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不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D不选。4.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等多重周期叠加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增长乏力的迹象。对此,我国政府加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所带来的预期传导效应是()①对企业结构性减税→产品价格下降→提高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发国债→提高财政赤字率→投资需求增加→刺激经济发展③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④存贷款利率下降→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本题考查财政收支及其作用、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是增支减收,发行国债、提高赤字率,增加支出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②符合题意;利率下降,有利于降低存款愿望、提高贷款愿望,从而增加货币流通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④符合题意;结构性减税,主要效果是提高企业利润空间和生产积极性,排除①;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对融资成本没有影响,排除③。5.(2018·河南一诊)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投入力度,在大型客机、载人航天、可燃冰研究开发、量子通信等方面,不断刷新中国创新高度,实现了“非对称”赶超(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基础上,采取不同于传统的发展道路或技术路线,实现沿其他道路的快速赶超)。由此可见()①国家财政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③财政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④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投入力度表明财政加大科技投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故①符合题意;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大型客机、载人航天、可燃冰研究开发、量子通信等科技重大专项的投入力度,实现了“非对称”赶超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故②符合题意;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故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财政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的投入使其获得重大发展,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无关,故④排除。6.(2018·江西上饶一模)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748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税收收入136072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560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51亿元,增长15.7%;节能环保支出4506亿元,增长16.7%。由材料信息可以推断出()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②1-11月,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财政盈余③我国财政支出侧重改善民生、生态建设④1-11月,我国可能实行了紧缩性财政政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国家财政的知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74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36072亿元,可知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①正确且符合题意;由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节能环保支出情况可知,我国财政支出侧重改善民生、生态建设,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全3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748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560亿元,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②说法错误;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④。7.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对此政策理解正确的是()①加大了短期资本流动压力,导致股市波动频繁②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稳增长、保民生③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④实施结构性改革,维护我国金融安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C本题考查财政支出及其作用。财政支出,用于补短板、惠民生,②符合题意;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优化了支出结构,③符合题意;题中做法与股市波动无关,排除①;财政政策不同于金融政策,④与材料无关。8.(2018·四川雅安三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同时对享受免征购置税的乘用车、客车、货车、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分别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对国家实施这些举措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②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改善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营管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③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企业税负减轻→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增加④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①正确;改善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营管理未必能扩大企业生产规模,②不选;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针对的是消费者,并不能使新能源汽车企业税负减轻,③不选;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可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④正确。9.(2019·北京西城联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的表述备受瞩目,从民间广泛提议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一轮提高个税起征点即将启动。此次个税改革带来的影响,下列传导合理的是()A.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税种结构不断优化→扩展国家财政收入来源B.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C.个人所得税改革→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解析: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该次个税改革会增加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从而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故D传导正确。A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税种结构的变化,减税政策与扩展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无关。B错误,个人所得税改革未必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C错误,个人所得税改革未必会使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10.(2018·河南名校预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排放标准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实行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这一征收机制()①有利于引导企业改进工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②强化了税收对污染、损害环境行为的矫正力度③差别化地对待污染排放,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④减少了企业税收成本,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赢4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行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这一征收机制强化了税收对污染、损害环境行为的矫正力度,有利于引导企业改进工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①②正确;③中“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说法错误,排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因此不是所有的企业的税收成本都有所减少,④说法错误,排除。11.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将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其中洗涤用品和护肤、美发等化妆品的平均进口税率由8.4%降至2.9%。此举()①是对税率的调整,有利于加大进口、满足消费②说明税收具有无偿性,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③有利于引导消费方向,倡导绿色消费的原则④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对爱美的消费者利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B本题考查税收的特征与作用。化妆品进口关税下调,有利于促进进口、满足消费,①符合题意;税率降低,有利于降低相关消费成本,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税收的无偿性,且减税的效果不是增加财政收入,②不符合题意;化妆品消费与绿色消费无关,排除③。12.多地税务机关与商业银行签署“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协议,税务机关定期向银行提供小微企业纳税信息和纳税信用等级,银税双方建立征信互认机制和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共享机制,实现专业优势互补、信用信息共享。“征信互认、银税互动”()①有利于增强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③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提高经济效益④进一步盘活了企业的信用资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B本题考查依法纳税。“征信互认、银税互动”下,企业贷款会受其纳税情况制约,促使企业依法纳税,①符合题意;这也会使诚信纳税企业更容易获得发展资金,④符合题意;此项政策是重视了而非提高了企业信誉,排除②;此项政策下,不诚信纳税的企业贷款会更困难,③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国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了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湖南针对一些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财政支出的问题,提出要打破土地财政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公共服务制度,让取之于农村的土地出让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四川推广补助改股份、补助改基金、补助改购买服务、补助改担保、补助改贴息的“五补五改”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山东日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多地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改善乡村水电路气房信,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投入,弥合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1)结合材料,分析土地财政制度存在的弊端。(2)结合材料,说明各地是如何发挥财政作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时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7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