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麻阳县课程改革教育质量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麻阳县课程改革教育质量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代竹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的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的官员不是世袭的而是任免的,这是官僚政治的表现,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说明社会秩序并不稳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如果失职将被免职而非失职现象十分严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官员不仅仅是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其他的职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免职、不世袭体现的是官僚政治的特点。-2-2.汉武帝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材料说明A.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B.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C.西汉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D.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答案】B【解析】汉武帝认为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意在强调汉武帝是在加强思想言论方面的控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察举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无为、有为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南宋哲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B.使宰相制度渐趋完善C.进一步确立君主专制D.对宰相权利进行约束【答案】D【解析】【详解】“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这说明统治者目的是为了制约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的设立和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无关,故A项错误;宰相制度在秦朝已经完善,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确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4.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他们共同强调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3-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提供补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干预消灭了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视国美不足而御其财物”“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政府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增加粮食生产,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的调整5.晚清王韬强调,“天道与时消息,人事与时变通……盖天道变于上,则人事不得不变于下,《易》曰:‘穷则变,变则通’。此君子所以自强不息也”。其主张A.与严复“进化论”思想一致B.折射出《易经》倍受当时民众推崇C.奠定了反清革命的思想基础D.为社会变革自强运动提供理论支撑【答案】D【解析】【详解】由早期维新派“王韬”用“《易》”和天道、人道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说明发展和改变的必要性,故D项正确。严复是用“进化论”证明维新的必要性,两者的时代和理论依据不同A项错误;王韬用《易》分析问题,是从传统文化中找变革的依据,减少顽固派的阻挠,并不能体现“民众”推崇,B项错误;从洋务到维新,王韬主张变革,并不是要推翻清朝的统治,C项不符合题意。6.1944年,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的谢伟思在报告中写道“延安民众官吏打成一片,男女平等,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重庆另一世界。”这一报告反映出A.国共发展态势呈现反差B.美国力主消除国共矛盾C.美国开始改变对华政策-4-D.敌后抗战开始成为主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延安民众官吏打成一片,男女平等,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与重庆另一世界”可知,相比重庆,中共控制区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政治氛围更好些,说明这时期国共发展态势呈现反差,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是美军观察组成员对延安和重庆的实际情况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没有体现美国力主消除国共矛盾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是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的观察结论,没有涉及到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改变问题,故C选项错误;敌后抗战成为主导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事情,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7.承包制深得企业拥护,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变得十分简单,仅是一个交租的关系,国企成为租赁工厂。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到1986年底,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承包比例已达78%,大中型企业已达80%。企业承包制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空间C.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方向D.增加了私营工商业的比重【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企业承包制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会直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城市,故A不符合题意;企业承包制的推广有利于拓展市场经济的空间,故B符合题意;承包制并不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企业承包并未改变企业所有制,不能增加私营工商业的比重,故D不符合题意。8.在古代雅典的城市酒神节上,除了献给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盛大游行,狂欢活动、酒神颂歌比赛等,还有在狄奥尼索斯剧场里举行的四种仪式:10位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来自提洛同盟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的展示。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逐渐形成-5-B.城邦政治渗透到宗教活动之中C.早期人文精神起源于宗教活动D.工商业的发展改变了城邦政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城邦制度。材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的城市酒神节上,除了进行献给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盛大游行、狂欢活动、酒神颂歌比赛等重大的宗教活动外,还举行10位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等城邦政治活动,可见古代雅典城邦政治渗透到宗教活动之中,故选B。政教合一的特点不符合雅典城邦政治的实际,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早期人文精神的内容,故C错误;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A.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C.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孟德斯鸠语言的内涵成为解题的关键,他的意思是:在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的国家里也要保证那批占人口极少数的社会上层贵族也能和平民一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力。这样才能使不同的社会人群都拥有参与民主政治的平衡。A项参议院是从15万名已选出的地方代表中间接选出,能让人口比例较少的上层贵族有更高的参与民主政治的几率,符合题意。B项和C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C项是1884年法国对1875年宪法修改后的规定,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共和制度。D项由民间普选产生众议院,难以让人数比例极少的上层贵族真正获得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10.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6-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获取良好的效果,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A项错误;材料中许多领导人都表示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满,并不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只是把它看作一个权宜之策,B项正确,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当时许多领导人的认识;正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因此才被新经济政策取代,D项错误。【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美国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这体现出亚太国家和地区对A.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B.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C.经济自由理论的推崇D.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可知体现出美国的意图是是APEC成为一个空谈性的经济组织,而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及承诺的达成则表现出他们对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和推动,B选项符合题意。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并不意味着推崇经济自由理论,C选项排除。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7-12.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平民诗人伯顿·布拉利写道:“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这句话认为“新政”A.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B.以工代赈做法大获成功C.羸得了广大民众支持D.促进美国经济迅速恢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说明政府的开支劳而无功,即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罗斯福新政羸得了广大民众支持,故C项错误;D项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中并未说明美国经济迅速恢复,故错误。【点睛】理解“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信息说明了政府的开支劳而无功,即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其中,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间媒体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材料一宋代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发行的官报,还出现了官方禁令下民间发行的“小报”,其发行人多为邸吏、使臣、书店主人等,内容有真有假。明清时期,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人员构成及运作方式与现代报社机构类似,刊发的内容需官方审核,真实性更高、更可靠。报房的大量出现,促进了报业的技术革新。作为盈利性质的商业报纸,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呈现出古代向近代过渡中的微弱新变。-8-——摘编自潘小露《宋
本文标题:湖南省麻阳县课程改革教育质量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8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