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1、2、3、4、5、13、15易、难、中、中、难、难、难联合国7、13中、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4、8、9、10、11、12、13、14、15中、难、中、中、难、易、难、难、中、难一、选择题1.(2018·山东菏泽一模)2017年12月15日,针对“美再次呼吁中国停建南海岛礁”一事,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回应道,中国在自己的国土上开展和平建设活动、部署必要的防卫设施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这一回应是基于()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进行国际合作的决定因素②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③我们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④《联合国宪章》规定成员国不得干涉他国的内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本题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我国部署必要的防卫设施是行使主权国家的自卫权的表现,美国呼吁中国停建南海岛礁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规定,②④符合题意。这一回应没有涉及国际合作,也没有涉及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①③。2.1946年,在东京审判法庭开场时,检察长约瑟夫·季南(Joseph·Keenan)陈词:“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审判,因为我们逐渐成为保护我们文明世界不因为战争而走向毁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正义来惩罚那些已经造成并且给文明带来巨大灾难的个人,正义本身将沦为笑柄。”这一论断强调()①国家应履行以审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②国家间的冲突应当通过国际司法的途径解决③人类必须维护正义以守护世界的和平与文明④应该以国际法为基础构建文明秩序抑制侵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义务。材料体现出人类必须维护正义与和平,并以国际法为基础构建文明秩序,③④入选;①不属于主权国家的义务,排除;国家间的冲突应当通过有效对话谈判方式解决,排除②。3.(2019·湖北八校联考)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下列符合这一全球治理观的是()①推动达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并率先交存批约文件,自觉承担国际责任②积极参与朝核问题对话谈判,维护半岛和平稳定③派工程、运输、医疗人员参与维和行动,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负责任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参加朝核问题谈判,符合我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①②正确;我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③错误;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是主导作用,④错误。4.(2018·河北石家庄二检)不久前,某国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黄岩岛12海里内海域,这违背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对中方在有关海域开展正常公务活动的船只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国海军依法对其进行了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这表明()①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正当国家利益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④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不容侵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本题以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经济力与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排除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排除③。中国海军依法对某国导弹驱逐舰进行了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体现了②④。5.(2019·广东广州测试)2017年5月,中国与东盟十国外交部高官审议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达成两个重要共识:一是坚持通过地区规则框架管控分歧,深化海上务实合作,推进“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二是“准则”不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也不是要建立争端解决机制,而是要构建冲突管控机制。“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获得通过的意义在于()①谈判解决领土纠纷,形成冲突管控机制②增进各方相互信任,奠定实质性磋商基础③化解各方核心利益分歧,彼此相向而行④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南海行为准则”不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①不符合题意。各方的核心利益分歧在短时期内很难化解,③错误。就深化海上务实合作,推进“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达成共识,说明“南海行为准则”增进了各方相互信任,奠定实质性磋商基础,有利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②④正确切题。6.(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对“21世纪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中国答案。这说明了()①中国积极引导当代国际关系由竞争走向合作②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根本利益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③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中有合作,故不选①;中国与世界各国有着共同利益,但不是根本利益一致,故排除②;③④突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7.(2018·湖北七市联考)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3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任何宣称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和行为无效,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通过谈判决定耶路撒冷的地位。由此可作出如下判断()①决议具有法律性质,高于主权国家的政策主张②联合国践行自身宗旨,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③联合国维护各国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霸权主义不得人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解析:C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虽然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但对会员国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①说法错误。联合国起不到维护“各国”利益的作用,③说法错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认定任何宣称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和行为无效,一方面说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也说明联合国践行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②④正确切题。8.(2018·山东青岛质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顺利运行,由中国提出并载入联合国文件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影响日益广泛。以下说法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是()①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推广中国的发展模式②建立政治共同体,共享我国先进的价值观③奉行主权独立平等,尊重各国的发展利益④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扩大各国利益交汇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也要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寻求共同利益,③④正确;中国尊重他国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①中“推广中国的发展模式”的说法错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等同于政治共同体,且世界各国价值观、意识形态不同,“共享”的说法错误。9.(2018·河南六市一次联考)2017年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在全球范围内邀请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等的互联网领军人物,围绕数字经济与网络空间治理和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交流。本届大会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的确立是基于()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依赖各国的密切合作②各国在网络空间领域有广泛的共同利益③我国积极维护在网络空间上的国家利益④中国已成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的主导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关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说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合作,也说明各国在网络空间领域存在共同利益,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非维护本国利益,③排除;④夸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排除。10.(2018·山西太原一模)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表明()①中国倡导建设一个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间进行合作的基础与动力③中国将主导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④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秉持“天下一家”理念,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说明中国倡导建设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并愿与世界各国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①④正确;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错误;③夸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排除。11.(2018·河北保定一模)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当选“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际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意味着()①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②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③中国追求本国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④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国家利益,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而非主导作用,①错误,应当选;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错误,应当选;③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2.(2018·河北唐山五校联考)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制的完善与变革,逐步由旁观者、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引领者……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①保障世界各国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②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在增强③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④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理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制的完善与变革,由旁观者、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引领者,体现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话语权以及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的增强,②③正确;单靠我国并不能保障各国的平等权,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尊重他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④排除。二、非选择题13.2017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据介绍,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2020年要求的目标,大熊猫、东北虎、藏羚羊等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开幕式上说,当前各方需要形成合力来解决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问题,“如果美国、墨西哥和中国等国通力合作,我们就能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就像已经达成的《巴黎协定》那样”。结合材料,运用“走近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国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解析:本题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背景,结合中国的成就与贡献,要求学生回答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国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从知识范围来看,“走近国际社会”涉及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国际关系,因而可以从主权国家、中国、国际组织、国家间的合作等角度作答。答案:(1)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2)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在应对生物多样性问题上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3)主权国家应积极行使权利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课时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8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