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南通市包场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1-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5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0道小题,1-16每小题2分,17-80每小题1分,共计9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史记・晋世家》载:“(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邑大朴翼。翼,晋君都邑也。”之后,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络侯,“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当时A.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B.分封制受到较大冲击C.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D.王室与地方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邑大於翼。翼,晋君都邑也。”可知,晋昭侯分封成师于曲沃,翼城则是当时晋国的都城,可是曲沃却比翼城繁华庞大。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据材料“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缗侯,尽并晋地而有之”可知晋武公伐翼灭晋,列为诸侯,取代了原来晋国的君主,小宗驱赶大宗这也是春秋礼坏乐崩的标志,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转型,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生在晋国的内乱,没有涉及兼并战争,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生在晋国王室的内乱,没有涉及地方,D错误。【点睛】“曲沃代翼”开始说起曲沃是当时晋国小宗的文侯的弟弟城市的封地,而翼城则是当时晋国的都城,可是曲沃却比翼城繁华庞大。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2.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2-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绳愆纠缪”,意思为“改正过失,纠正错误”;联系材料“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可知,明代仁宗皇帝是要求他们四人帮助皇帝来监督官员,以纠正官员的错误及过失,由此判断D正确;据所学可知,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掌握是掌握实权的行政机关,而不是皇帝顾问机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早在秦朝就已经设立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户、兵、刑、工其他部门,更没有体现各部权力制衡,C错误。3.《新唐书·文艺列传》载:“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下列作品符合材料所描述的书法家创作风格的是A.B.-3-C.D.【答案】C【解析】【详解】草书的特点是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呼叫狂走”“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体现出书法家纵情写意的特点,材料中“张颠”是指唐朝时期草书家张旭,C属于草书,符合题意;A是行书;B是小篆;D是楷书。4.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A.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B.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C.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D.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可知西方-4-商品面粉、火腿、奶酪、饼干等涌入上海市场,故A正确;据材料是“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登载广告,而不是民族资本企业,B错误;据材料没有看出近代广告业是由此开始的,C错误;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洋商品涌入上海市场,因此D片面。5.近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此举A.复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B.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等信息可知,用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来否定清王朝的正统性,有利于动员民众参加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D正确;据上分析这是资产阶级狭隘的民族观,革命派的斗争策略,不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A错误;据材料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可知,没有明确反帝,而是斗争矛头指向了满清政府,故B表述不当;据材料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可知,没有体现民主共和观念,C错误。6.新文化运动期间,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并公开声明:“像钱先生这种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本志同人多半是不大赞成的。”这反映出当时陈独秀A.继续维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B.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C.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D.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针对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5-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这表明陈独秀肯定钱玄同反封建的热情,但认为“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的主张过激,因此可以判断,陈独秀对传统文化理性批判,B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宣传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这与当时儒家学说是不一致的,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说,C错误;材料说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涉及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错误。7.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彭湃在广东发起并组建农民协会,调解民间纠纷,处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地主劣绅的盘剥,有效维护下层民众的切身利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农民协会是工农苏维埃政权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由此开辟C.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D.实现了广大农民的当家作主【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组建农民协会,调解民间纠纷,处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地主劣绅的盘剥,有效维护下层民众的切身利益”等信息可知,这是用和平、民主的方式来解决矛盾纠纷,避免过激行为而有效维护下层民众利益,因此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提供了借鉴,C正确;据材料“国民革命时期”可知,农民协会应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不是工农苏维埃政权,A错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错误;据材料是“组建农民协会,调解民间纠纷,处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地主劣绅的盘剥,有效维护下层民众的切身利益”等信息可知,这是通过农会维护下层民众的切身利益,没有体现广大农民的当家作主,D错误。8.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B.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C.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6-D.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陈云在中共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可以看到,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但是对苏联经济模式在进行有益探索,因此D符合题意;据材料1956年9月可知,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错误;据材料中共八大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并没有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错误;据上分析可知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C错误。9.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国务院研究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表明当时A.中美关系改善迎来有利时机B.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趋于一致C.美国改变对华“孤立”政策D.在美苏对抗中美国处于劣势【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国务院研究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信息可知,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要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要支持中国来牵制苏联,故A正确;每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都应是从自身出发,因此B说法错误;据材料“美国国务院研究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可知,这是美国开始认识的问题,没有涉及执行改变,C错误;据材料不能明确显示美苏对抗中美国处于劣势,D错误。10.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7-A.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C.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D.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战役主要在华北地区,以破坏敌伪交通线为主,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战役是百团大战。通过百团大战,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抗战信心,选项D正确;百团大战发生于敌后战场,排除A;百团大战主要是游击战、运动战,而非阵地战,排除B;百团大战是八路军的军事行动,不是国共合作典范,排除C。11.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A.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根本指针B.调整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C.全面落实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8-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可知,强调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间的协作与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D正确;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根本指针就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与材料不符,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调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向,B错误;“科教兴国”的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材料不符,C错误。【点睛】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2.有学者认为,在古希腊大部分诉讼案件中“诉讼的胜负主要不是取决于案件的是非曲直,以及那些在法庭上替他们讲话的朋友的态度,看他们像不像清白无罪,看他们是否说实话,而是取决于诉讼双方及其证人,看他们的发言技巧,看他们的品行是否端正。”由此可见古希腊A.公民不再是雅典城邦的主体B.陪审法庭可随意解释法律C.案件审判有缺乏公正的一面D.保留了原始落后的习惯法【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诉讼的胜负主要不是取决于案件的是非曲直,而是取决于诉讼双方及其证人”等信息可知,诉讼的胜负不是取决案件本身,而取决于诉讼双方及其证人的态度,据此判断,C正确;据所学可知公民是雅典城邦的主体,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陪审法庭随意解释法律,B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案件的审判,D无关。13.“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9-D.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答案】B【解析】【详解】
本文标题:江苏省南通市包场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9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