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
1章末综合检测(一)(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合肥检测)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图中P地海拔(H)为()A.100m<H<200mB.200m<H<300mC.300m<H<400mD.400m<H<500m2.图中信息显示()A.R河流向为从西北向东南B.③地为山谷C.①地比②地河流流速快D.④地为阳坡解析:第1题,P地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内部,根据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等高线的数值规律可知,如果P地外面闭合等高线数值为200,则P地的海拔为100~200m;如果P地外面闭合等高线数值为300,则P地的海拔为300~400m。再根据P地为河流发源地,可判断其海拔高于四周,所以其海拔是300~400m。故C项正确。第2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和指向标可判断R河自北向南流,故A项错误;③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说明该地为谷地,故B项正确;①地比②地等高线稀疏,说明①地比②地地势平缓,所以①地比②地的河流流速慢,故C项错误;④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故D项错误。答案:1.C2.B(2020·湖南六校联考)下图是湖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3.甲乙两地是新开垦的土地,油菜单产量乙地高于甲地,在人工指标相同的情况下,2乙地高产的原因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量大B.土壤肥沃C.降水量大D.气温高4.若在丙处速降,准备的绳子适宜的长度是()A.100米B.200米C.210米D.250米解析:第3题,乙地虽然处于阳坡,但纬度较甲地略高,故两地太阳辐射差异很小,A错;甲乙两地位于湖南省,且距离很近,因而气候条件相近,即气温和降水量差别很小,C、D错;甲乙两地地形条件不同,形成的土壤最有可能存在差异,因而乙地高产的原因最可能是土壤肥沃。第4题,利用等高线图上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S<(n+1)×d(S为等高线图上陡崖相对高度,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可计算出丙处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100≤S<200m,最大相对高度无限接近200m。速降时绳子上端需要捆绑固定,因而绳子适宜的长度应该略长于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故选C。答案:3.B4.C(2020·贵阳监测)下图示意某地区等高线。据此完成5~6题。5.甲、乙、丙、丁四条虚线中,可能是河流一部分的是()A.甲B.乙C.丙D.丁6.图示范围内最大的高差可能是()A.500米B.700米C.800米D.900米解析:第5题,甲虚线位于500米与6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山坡,该地不会形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河流,A错;乙、丁虚线经过的等高线有向低处凸出的部分,即经过山脊,B、D错;丙虚线位于两条200米等高线之间,且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最可能是河流的一部分,C对。第6题,根据等高线分布及海拔变化趋势,丙虚线处海拔最低,西北部山地海拔最高,两地之间有7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等高线图上两点间高差计算公式(n-1)×d≤S<(n+1)×d(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S为高差),可计算出两地高差大于等于600米小于800米,故选B。答案:5.C6.B3(2020·长沙模拟)国家宏观区域调控政策对经济重心演变速度和人口重心演变速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下图示意1996-2015年我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轨迹。据此完成7~9题。7.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二者空间偏离最大的年份是()A.1996年B.2004年C.2011年D.2015年8.影响1996-2004年经济重心东移的主要因素是()A.东部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中部崛起政策C.西部大开发政策D.全球金融危机9.有关我国2000-2005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重心的改变后于经济重心的改变B.人口重心的改变先于经济重心的改变C.人口重心的改变与经济重心的改变同步D.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改变在时间上无关联性解析:第7题,分别确定四个年份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经纬度,算出空间距离就可确定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二者空间偏离最大的年份。1996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纬度相差约6′,经度相差约1°41′;2004年的纬度相差约17′,经度相差约1°58′;2011年的纬度相差约18′,经度相差约1°28′;2015年的纬度相差约7′,经度相差约1°20′。易得出2004年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二者空间偏离最大的年份。第8题,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总体上是从东向西逐步展开的,1996-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东移。第9题,2000-2004年,4我国人口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2004-2005年我国人口重心又向东迁移;2000-2004年,我国经济重心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2004-2005年我国经济重心又向西南方向迁移;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的时间比经济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时间早,说明人口重心的改变先于经济重心的改变。答案:7.B8.A9.B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材料,完成10~11题。10.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RS-GISB.RS-GPS-GISC.GIS-RS-GPSD.RS-GIS-GPS11.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解析:第10题,获得农田长势影像资料用RS,系统分析用GIS,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用GPS,故选D。第11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答案:10.D11.D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20·三明测试)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5(1)图中河流在等高线400~600m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4分)(2)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①②③④中哪条更好?为什么?(6分)(3)若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M、N两条哪条更好?为什么?(6分)(4)图中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哪个更省力?为什么?(6分)解析:(1)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图中等高距为100m,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在400~600m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2)从甲村到乙村的普通公路要考虑安全,同时要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四条线路中,②跨越等高线少,坡度缓,比较安全,且穿越河流少,需建设桥梁少,建设成本低。(3)修建水渠往金矿引水,如果能够自流则引水效果更好一些,M、N中,N线路能使河水自流到金矿。(4)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甲村线路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陡路难行;乙村线路穿越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爬行较为省力。答案:(1)自西南流向东北(2)②。原因:坡度缓;过河少,修桥少。(3)N。原因:河水可以自流到金矿。(4)乙村。原因: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13.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8分)(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4分)(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6分)(4)当地拟建一座水坝,某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6分)解析:(1)从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说明地形、地势特点。结合等高线与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2)在分别读出甲聚落和朝阳峰海拔的前提下,利用交叉相减方法计算其相对高度。(3)受山脊阻挡,在朝阳峰看不到丁村。(4)分别从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面积、工程量大小及搬迁居民数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答案:(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6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800~1200米之间。(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1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