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4 新航路的开辟 北师大版必修2
-1-课时分层作业(十四)(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C[新航路开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但是从根本上考虑,其决定性因素应为经济根源,故选C项;A、B、D三项都是次要因素,故排除。]2.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你”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B[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及“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并没有真正到达东方,故选B项;A、C、D三项开辟新航路的时间与题干时间1492年不符,故排除。]3.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A.这支船队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B.该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D[根据题干时间“1498年”“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可以判断,材料描述的是达·伽马的航行,1497—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首先找到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人沿着旧航路到达过亚洲,故A项错误;达·伽马的航行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进行的,故B项错误;到东方寻求财富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故C项错误。]4.“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亚洲。”事实上,最先到达亚洲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2-C.达·伽马D.麦哲伦C[在新航路开辟中,最先到达亚洲的是1498年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项。]5.丝绸之路指从古代开始逐渐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新航路则是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北美等地的航路。二者同属于()A.文明交汇之路B.商贸互惠之路C.友好交往之路D.殖民扩张之路A[二者都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推动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6.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A.金银掠夺B.商品输出C.黑奴贸易D.香料贸易C[黑奴贸易,也称“三角贸易”,它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社会经济倒退,C项符合题意。]7.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进行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1570年1670年1780年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D.荷兰、英国D[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甲、乙两国商船的运载吨数从1570年到1780年分别增长了1倍和约20倍,据此可以看出甲国的发展趋于衰落,因此甲不可能是英国,故排除A、C两项。16世纪末,西班牙衰落,荷兰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叶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开始挑战荷兰的霸主地位;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8.很多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从封闭走向开放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从分散走向整体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指的是新航路的开-3-辟,它使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了密切联系的整体,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强调的是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了密切联系的整体,故B项错误;D项是指文艺复兴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材料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航路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材料二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解析]第(1)问要抓住关键词“商人们”“……运往世界各地”。第(2)问从设问本身可知,考查新航路开辟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洲、非洲及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级过关练]10.《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A.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B.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求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D.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对书中关于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故选B项。]11.“16世纪被视作黄金的时代,对西班牙尤其如此,大量的黄金、白银从美洲流入西班牙。”大量金银的流入使西班牙()A.金银贬值物价飞涨B.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资本原始积累不断扩大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走上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道路,掠夺了大量财富,使金银贬值、物价飞涨,进而引发了国内价格革命,导致地主阶级实力的削弱,故选A项;西、葡两国掠夺的财富都被统治者白白消耗掉,未相应地转化为资本,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败,故B、C、D三项错误。]-4-12.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性商业危机B.意大利经济衰退C.世界性“商业革命”D.意大利金融危机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这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而使“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故选C项。]13.阅读下面的公元1500年存在的几种交通方式的优劣及运输成本对比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方式纯粹运输成本附加运输成本陆运很高(道路修建;运载工具结实;动力需求大)很高(易于设卡,易被盗抢)海运最低(路线选择空间更大;承载量远大于其他方式)最低(周旋空间大,不易盗抢;设卡点有限)A.海运代替陆运是必然趋势B.发展海运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C.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确保安全是选择交通方式的首要因素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属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海运成本低廉,并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从而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C项。]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拢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材料三十五世纪的船只葡萄牙亨利王子材料四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5-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以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3)“美洲和东印度航路”是怎样开辟的?根据材料四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从获取黄金、《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等方面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第(2)问注意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第(3)问结合新航路的开辟说明其影响。[答案](1)为了获取亚洲的黄金,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马可·波罗行纪》吸引了西欧商人到亚洲经商,进行香料贸易。(2)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3)美洲: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东印度: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影响:欧洲的商人、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4 新航路的开辟 北师大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1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