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 惨烈的四年战事 岳麓版选修3
-1-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A.英法对德宣战B.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C.美国宣布实施中立政策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分析能力。从“1914年6月”、“机会”等关键词分析,此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答案】B2.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A.德国和法国B.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C.意大利和法国D.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解析】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法、德、英等欧洲大国相继宣布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答案】B3.马恩河战役陷入旷日持久的堑壕战以后,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主要是因为()A.协约国军队的战斗力相对强大B.战略主动权已转到协约国一方C.俄军在东线击败奥匈帝国军队D.德国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失败【解析】马恩河战役陷入旷日持久的堑壕战,意味着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的失败,使东西两线作战的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马恩河战役中的堑壕战没有直接关系。【答案】D4.《圣诞快乐》讲述的是一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A.南线→东线→西线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D.东线→南线→东线-2-【解析】1914年战争的重心在西线,爆发了著名的马恩河战役,1915年转移到东线,到1916年战场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答案】C5.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美国参战的背景和目的。一战期间,美国参战与否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为了谋求世界和平,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美国参战的直接目的,C项是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答案】B6.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C.远离战火,借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解析】注意材料信息“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大战初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同交战双方贸易,大发战争横财。【答案】C[能力提升练]7.同盟国集团从瓦解到最后失败,其原因有()①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②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③德、奥匈军队战略上的失误④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⑤意大利倒戈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同盟国失败原因的再认与再现能力。依据教材,①②③④⑤均符合要求。【答案】C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是指()A.同盟国以失败告终B.英法在战争中损失惨重C.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D.大战给交战双方带来巨大破坏-3-【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带来了巨大破坏,面对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也失去了意义,D项正确。【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图是1914年8月德国媒体广泛宣传的海报。宣战消息发表后,德国士兵热烈欢呼,奔赴前线材料二17世纪与18世纪的战争,其战略目的多半不是摧毁敌人的军队,而是耗竭敌方的经济资源,因此打的是消耗战、疲劳战。18世纪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的最好是避免战斗。到了20世纪则改用诱敌法:发动一些进攻,但并不期望获得重大战术成功,只为了迫使敌人更快地用尽其资源。1916年德国人进攻凡尔登,正是这个意思。英国人1916、1917年在西线也是这么做的,如果不是完全一样的话,区别只在于更延长了时间。一位英国将军直率地说,钱袋最长的一方必将取胜。——《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人民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他们看来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德国人民的热诚参战说明了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你认为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战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资产阶级政府和普通民众的角度分析“德国人民热诚参战”说明的问题。第(2)问依据材料分析,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战争打的是经济实力;一战的突出特点结合材料信息“延长了时间”等归纳。【答案】(1)德国人民不清楚战争的非正义性,以为是拯救民族或保卫祖国,维护正义的战争。说明:德国人民没有认识到战争的非正义性,战争是一场掠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各国资产阶级政府用谎言欺骗人民参战,掩盖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2)原因:同盟国物资资源缺乏,即经济实力上处于劣势。特点:旷日持久的消耗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亿美元)年份同协约增长指数同同盟增长指数-4-国贸易国贸易19148.24100.001.69100.00191519.9241.00.117.00191632.14389.70.010.68——杨生茂《美国外交史》1914-1917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百万吨)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l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参加这次战争,是因为正义受到侵犯,……因此,我们在这次战争中所要求的,绝不仅是和我们本身有关的东西。我们所要求的,就是要使世界适合人类生存和安居乐业……同时,以我们本身而论,我们看得十分清楚,除非正义施及他人,否别正义也不能独施予我。因此,世界和平的方案,就是我们的方案。——1918年1月8日威尔逊总统对国会的演说《十四点计划》(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参战前的贸易状况及参战对战局的影响。(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解析】第(1)问根据表格信息美国同协约国、同盟国贸易额的变化,回答“状况”。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影响”。第(2)问从材料信息美国参战并非“是因为正义受到侵犯”,并非“使世界适合人类生存和安居乐业”回答美国参战的目的;联系一战的性质,参战前美国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往来,加入协约国集团旨在保护自己的利益等知识回答。【答案】(1)状况:大战第一年,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值大大多于同同盟国的贸易额;之后的增长指数更是大大超越同同盟国的增长指数。影响:美国参战极大地改善了协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2)目的:美国是为了扩张其国家利益,甚至在战后获取世界霸权。理由:从一战的性质看,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美国参战加入的是和其经济联系密切的协约国集团;从参战时机看,美国在大战初期保持中立,与双方都有贸易,后来在俄国退出战争后参战,一是为了确保对协约国的债权不受损失,二是想在双方筋疲力尽时,捞取最大利益。(任答两点即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 惨烈的四年战事 岳麓版选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2636 .html